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18777100000113

第113章 决策参考(14)

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

在正视困难和面对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全区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

(一)中央惠农政策支农增收

一是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方面的投入,降低农民的经营成本。截至第一季度,宁夏获得中央扩大内需新增农业投资项目资金1.75亿元,比2008年增加1亿元。二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目前财政部向宁夏已下拨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资金6亿元,其中农机补贴1.45亿元,比2008年又增加1.03亿元。三是国家决定今年小麦、水稻、玉米的最低收购价格每斤提高0.11元,宁夏按每年粮食部门收购11亿公斤计算,全区农民在粮食上的收益就可以增加2.42亿元。粗略估算,今年政策性惠农支农至少可带动宁夏农民人均增收近130元,预计促农增收3个百分点。

(二)特色优势产业强农增收

目前宁夏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全区13个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养殖数量不断扩大,其中,枸杞、马铃薯、瓜菜、葡萄、红枣、苹果种植面积2008年分别增长了17.8%、19%、15.7%、27%、10.7和40%。畜牧业中牛、羊、猪、禽、水产分别增长了5%以上。新增的部分今年将会产生效益,保守估算,预计农民人均增收100元左右,约增长2.7个百分点。

(三)现代设施农业推农增收

目前,宁夏设施农业由以设施蔬菜为主,向设施瓜果、设施园艺、设施花卉、设施食用菌等高产值多样化领域拓展,绿色无公害指数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全区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64.1万亩。其中2008年新增26.1万亩,这些新增的设施农业今年将全面产生效益。按去年收益水平计算,每亩平均新增效益3750元,预计促农增收约10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90元,预计增收8个百分点。

(四)扩大内需宏观政策带农增收

一是今年国家财政要拿出千亿元资金,在全国10%的市县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财政投入增加,农民支出减少。二是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向农村基础设施、农业建设倾斜,投入资金3700亿元,将有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农民节本增效;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有效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三是国家林业局5~10年内向宁夏投入资金200亿元,用于防沙治沙、生态环境和林业重大项目建设,这些投资可以直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四是目前中央财政全额补贴地方配套资金的家电下乡政策,财政补贴13%的家电价格,相当于促进农民增收。按平均每台家电1000元计算,农民每户可得到130元的补贴,每户按4人计算,平均每人通过家电下乡补贴可增收32元,仅此项预计促农增收0.8个百分点。

(五)劳务产业继续促农增收

根据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宁夏千方百计解决农民工就业。一是在2009年实施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安排农民工就业。3月份,自治区政府与5市和有关部门签订责任书,安排农民工20万人就业,必将有力拉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二是2009年全区将建1000家以上“农家店”,可新增3000多个就业岗位。三是宁夏还将支持6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0家专业批发市场、6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公益性项目建设,培育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30个以上,这些项目势必解决更多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四是巩固宁夏已经建立的区外劳务基地,开辟新的劳务基地,力争外地用工单位使用宁夏农民工的规模不减,今年受枸杞和葡萄面积增长拉动,区内采摘枸杞、葡萄等季节性用工也不会减少,预计吸纳农民工15万人。从目前来看,宁夏农民工的就业困难可能小于预期,2009年劳务产业收入有望达到2008年水平,预计稳中有增。

通过以上初步分析,2009年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可促农增收15个百分点左右,但考虑到不确定的减收因素,预计2009年农民增收6%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如果各项措施有力,工作落实到位,农民增收的幅度会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