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是相对于常规思维来说的。常规思维就是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一个人出门在外,想要与家里人联系,联系的方式可以直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来获得,如打电话、写信等等。与常规思维不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新颖性,它要求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将过去的经验更新、加以综合,而给问题以新的解决,如用明信片、用信鸽、用漂流瓶来传递信息,等等。创造性思维突出地表现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学艺术创作以及其他各种创造活动之中。
科学研究的创造性思维是科学研究人员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与其探索对象及探索过程相匹配的、独特的科学思维形式,把握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从而获得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的思维过程。我们可以把创造性思维规定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基本的含义: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的总称;狭义的创造性思维则专指提出创新思想的思维活动。
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有人认为是对信息的序化,即将无序信息有序化,或将原有的有序信息加工成新的有序信息系统;有人认为在于以新的方式,对各种思维精华进行选优组合或优选建构,产生新的思维成果;还有人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揭示潜在客体内容的探索方法,它常常表现为对思维定势的打破和对传统逻辑的超越;创造性思维是各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统一,是人类各种思维形式的系统运用,即多种思维方式的协同发挥。以上各种观点都具有各自的客观根据和理论价值。我们认为,应根据辩证原则对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作多层面的把握。
1.创造性思维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辩证统一
创造性思维的确定性,是指它本身固有的内在的本质规定,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在创造性思维的运作中,客观世界存在与发展的无限性以及联系的普遍性,主观的智力结构、知识结构、经验结构、心理素质与主观动机等,决定了创造性思维不论是作为思维过程还是作为思维成果,都具有客观的确定性。
创造性思维的不确定性,是指它具有变易性、跳跃性、偶发性。这种非确定性是对思维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肯定,是创造性思维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内在根据。创造性思维的不确定性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受制于思维对象以及思维环境的复杂性及其本质的隐秘性,同时,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主体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和认识本身的模糊性。在思维过程中,我们用以编织信息的知识体系本身,以及各种知识结构之间的界限都具有模糊性;我们用于思维的信息大都与思维主体的知识结构是相似性,而不是相等性。我们用来加工信息的思维方法与思维主体拥有的信息质量之间,常常出现失调或反差;加之创造性思维内永不停息地追索新关系、新突破的趋势,必然会把自身的不确定性扩大化,并不断转化为自身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要素。
创造性思维把不确定性作为自身的内在规定。这种规定,一方面使思维始终保持着一种破除各种现有的思维方式和固定观念的张力、一种创造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由此而比其他任何思维形式更可能遭受失败。但是,失败可以成为创造力的源泉。日本理论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认为:“从数量上来说,我认为可能有点意义而加以保存的东西比我扔掉的东西少得多,不过,我相信正是这种失败充当着创造的基础。”所以,思维的不确定性越大,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但也越能给创造性留下更大的活动自由。因此,“从客观上来看,专心从事尽可能难以成功的事业是更有意义的。这样就可能受一辈子罪,然而这仍然是值得的。”(1)
相反,创造性思维并不明显地把确定性作为规定包含在其中。确定性主要从外部制约着创造性思维。正如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瓦诺·阿瑞提所说,所谓创造就是运用早已存在的、可以利用的材料,用无法预料的方式来进行的一种活动。因此,它“超出了在处理周围环境与自身的问题时所采取的通常方式”。当然,这种不同寻常的思维方法并不能违背正常的思维方法,“它必须是某种能让正常思维迟早会理解、接受和欣赏的思维方式,否则其结果就是古怪的而不是创造的”。(2)
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创造性思维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两个规定。创造性思维,离开确定性,就会陷入扑朔迷离的非理性主义;摈弃不确定性,就会丧失其创造性的内在源泉。只有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才能将科学性与开拓性相结合,才能领略到创造性思维的奥秘。
2.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整合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寻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由于发散性思维不受已经确立的方式、方法、规则或范围等的约束,并往往能因此出现一些奇思异想,所以又被称为“求异思维”或“开放式思维”。所谓收敛性思维,则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能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系列中去,从所接收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由于收敛性思维是在已知条件下从一些事实中引出唯一的或可接受的最好的结果,所以也称为“求同思维”或“封闭式思维”。
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作为思维结构中求异和求同的两种思维形式,二者反复交织,相辅相成,优化综合,表现出了创造性思维的整合特征。发散性思维是可以使思想开放,打破旧传统,建立新传统的一种求异思维方式。它比较注重现象之间的差别,注重暴露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差异性和矛盾性,表现出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开放性,通过大胆的猜测而发挥着启迪作用。收敛性思维则是维持传统的、严格地按照已有的原则、背景和方法,沿着一定方向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求同思维方式。它是从已知的条件和目的中寻找求同的答案,表现了思维的走向集中以及一致性。
发散性思维最大的特点是灵活性,优点是多维性,缺点是盲目性。收敛性思维最大的特点是规范性,优点是方向性,缺点是保守性。在科学技术创造过程中,这两种思维方式是相互影响、相互交替的。虽然两者本身都有创造性,但只有两者的协调和统一才能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在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中,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通过互补协调,共同组成了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方面表现为只有收敛才有发散;另一方面表现为只有发散才能更好地收敛。这两种思维方式的整合,使得创造性思维能够产生具有独特性的新思路和新观念。
3.创造性思维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的协同作用
所谓显意识,是指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过程,是能够被主体直接知道和控制的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判断、推理、情感等等,是意识的完备形态。所谓潜意识,是指意识的非完备形态,即一种不为主体所感知、注意到的特殊的精神状态。潜意识是主体意识不到,没有自觉控制的心理活动。以显意识为基础的思维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受已有知识、经验、认识规范、逻辑规则以及心理定势等因素的约束,具有极大的自由创造性。创造性思维的进行正是以显意识和潜意识的协同作用作为内在机制的。它既满足了明确的目的性要求,又满足了极大的“自由”创造性的要求。
在显意识状态,主体具有集中的注意力、强烈的兴趣和明确的目标;主体面对的是可感知的、现实的信息;主体原有的经验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心理结构都处于序化信息的工作状态;最后,主体能够获得一定的信息序化结果。显意识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首先,使主体活动紧紧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的进行;其次,不但反映当前、追溯过去,而且预见未来;最后,通过指导主体的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在潜意识状态,主体的注意力、兴趣和目标极不稳定,随机迁移性很强,以至人们认为,其中根本就不存在任何注意力、兴趣和目标。在这种状态下,主体不能全面地感知信息,更不能有序地处理信息。信息只能零散地进入大脑,孤立地得到贮存;信息的提取方式也带有明显的突然性。这些同大脑前额叶及其相关部位处于幼稚、麻痹病变和抑制状态有关。实验证明,大脑发育未完善的婴儿、前额叶受损后的病人,以及进入休眠状态的常人,都有明显的潜意识活动。甚至从事单调机械活动的人,也会进入某种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潜意识状态。
潜意识亦称无意识,是人类前意识状态的一种保留。只要人类的意识作为意识到了的存在而存在着,人类的潜意识就永远陪伴人类。潜意识作为人类潜在的心理指向,以特殊方式支配着人的生命活动,同人的最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相联系。此外,潜意识的存在,很可能同人的大脑所具有的超级代偿能力有关。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有1015个神经细胞,它可贮存的信息量相当于一个人读三百万年所接受信息的总和,这正好是全世界图书馆藏书所含的信息量(每本书的平均信息量以六百万毕特计算)。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百分之四。如果我们完成了平时工作量的一倍半,也不过是利用了自己潜能的十分之一。人类脑量超剩余的事实,为潜意识的存在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充分条件。
显意识和潜意识是人脑机能在显层次和潜层次上的体现,都属人脑的机能。它们既相互区别、对立,又相互贯通、联结。显意识通常处于有规则的、稳定的集流状态;其稳定性、有序性愈强,人们思维的自由度愈小。潜意识则总处于无规则的、活动的散射状态;其无序性、活动性愈强,人们想象、直觉的自由度就愈大。人们的思维,处于潜意识状态时,显意识就被削减或抑制;反之处于显意识状态时,潜意识就被遮掩或约束。显意识和潜意识的辩证统一,是人们思维活动及生命活动中固有的。显意识与潜意识的辩证结合,扩大了信息的范围,提高了信息编排、组合的效率,协调了脑神经活动与心理活动,创造了心理意向与认识结构的整合,使主体实践的、思维的和心理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认识和自觉地把握显意识与潜意识的本质及其辩证统一规律,是创造性思维研究的重要课题。
4.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整合
创造性思维,一方面表现为逻辑思维活动,即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它综合地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这种方法不仅具有抽象性、深刻性、逻辑性和自觉性的特点,而且就人类的能动性、创造性、自觉性也都是逻辑思维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也表现为非逻辑思维活动,即通过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形式来领悟事物的本质,表现了它也具有直接性、偶然性、跳跃性和非自觉性的特点。人类的思维是逻辑与非逻辑的统一体,从人们在创造过程中所表现的整体来看,逻辑思维是取得科学认识极为重要的、基本的、并有导向作用的方法;而非逻辑思维虽然不起主导作用,但是,它也是科学认识和创造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明创造过程中,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总是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的。后者的完善化有赖于前者的发展,它不需要推理过程就能直接认识客观真理,这是由于逻辑推理过程经过练习强化和自动化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非逻辑思维是逻辑思维的产物。而逻辑思维同时也需要非逻辑思维的辅助与催化,若没有意志、信念的支持,没有灵感的思考,没有顿悟的跳跃,那是不可想象的。如果逻辑方法走不通,科学便需要用形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方法开辟新的道路,科学史上已经有无数例证证明了这一点。
可见,创造性思维离不开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两种方法交融使用,但是,其地位并不是并列的。在科学创造活动中,逻辑思维居主导地位并起主导作用。非逻辑的成果有赖于通过逻辑方法予以筛选、完善和拓展,通过逻辑加工,找出逻辑根据最终才能升华为真正的科学成果。爱因断坦强调非逻辑的直觉在创造性思维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作为物理学家最高使命的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理论创造)。然而他并没有排除逻辑的作用。例如,从公理到个别结论是通过逻辑道路推出的;经验在作为公理基础之前,必然经过逻辑整理;从直觉到理论的最后阐明,也必须经过逻辑整理。因此,在创造性活动中,只有思维的非逻辑性与逻辑性的辩证结合、共同作用,思维才能运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产生认识上的突发性飞跃,获得新思想,提出新理论和新方法。因此,创造性思维是多维构成的整体相关的动态思维形式,表现出了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整合。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我国近代著名学者、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名著《人间词话》中,对创作过程作了如下的总结: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这里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看做是寻找目标的发现问题阶段;第二阶段是不断探索、寻找答案的阶段;第三阶段是顿悟的阶段。这可以看做是对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最早描述,它适用于文学艺术的创造性思维。科学研究的创造性思维还需要在这三个阶段之后加上一个验证完善的阶段。
对科学研究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分析,最有影响的理论是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提出的四阶段理论。这个理论把创造性思维分成准备阶段、孕育构思阶段、潜伏顿悟阶段、验证完善阶段。
(1)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研究者发现和确定目标,形成问题情境,并围绕问题或目标搜集材料,获得尽可能多的关于目标的信息。这个阶段的思维属于意识活动,起作用的思维心理因素是敏锐性、果断性和目的性。研究者思维活跃,对所面临的问题经历着好奇、怀疑困惑和冲动,解决问题的欲望变成了一种强烈的内在动机,因而努力在外部和大脑中搜取各种有用的信息,为求得创造性设想的产生奠定基础。
(2)孕育构思阶段。在这个阶段,研究者围绕目标,对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各种思维加工,试图使之概括化和系统化,形成自己的认识,了解问题的性质,澄清疑难的关键。这个阶段的思维主要以意识活动为基础,间或有潜意识的参与和渗透,起作用的思维心理因素是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但所提出的各种初步设想,或是由于传统观念和心理定势的束缚而缺少创造性,或是由于缺少整体性和普遍性,而使得一些关键性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常规解决方法行不通,出现了解题的僵持状态。此阶段致力于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直到思维达到饱和为止。
(3)潜伏顿悟阶段。在这个阶段,研究者转移思考对象,使对原对象的思考从意识活动转入潜意识活动,通过不受约束的潜意识思考,来产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这样往往能够充分发挥右脑的思维功能,并摆脱习惯性思维和已有的心理定势,使思路在潜意识中得到重新整理和调整。这时,头脑中的各种知识单元和潜意识观念不断地进行自由建构和组合,一旦思路接通,就会出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顿悟,即潜意识思维成果在意识中呈现出来,最终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想。实际上,这种顿悟往往并非一次就能完成的,很可能经过多次的顿悟和选择,才最终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创造性思想。
(4)验证完善阶段。由直觉和灵感顿悟得到的知识,还要进行逻辑的加工和整理。直觉的结果本身,只是某种揣测,它们的正确性应当通过而后的研究来验证。验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从揣测引致逻辑结果,进一步还要把这些逻辑结果与科学事实相对照,并把它纳入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不进行逻辑处理,原封不动地把直觉思维产生的思想火花呈现于世,即使这是可能的,也不会有说服力。严密的科学要求人们把其成果用准确的语言、文字、公式、图形表示出来,构成系统知识,直觉的毛坯不能作为科学成品。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他梦醒后的那天晚上,余下的时间全用在逻辑的加工和整理上了。他报告于世的是苯的结构式,而不是梦中飞舞地咬住自己尾巴的蛇。在这个阶段,研究者采用逻辑思维,有时还要运用实验方法,对所得到的创造性设想进行检验、证明和修正,形成比较完善的概念、假设、模型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方法,并在理论上加以认定、确认和否定。这个阶段的思维主要以意识活动为基础。验证的标准涉及内容上的真实性、独创性和价值性,逻辑上的合理性、严密性和简单性等等。如果验证的结果是肯定的,可以使其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如果验证的结果是否定的,则需要反馈到最初的某个阶段,再开始新的思维。
在这四个阶段中,最关键的是第三阶段——潜伏顿悟阶段,亦即狭义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美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认为,新问题的表征的形成和潜伏期是顿悟产生的重要条件。
首先,顿悟与问题表征方式的转换有着根本的关联。关于问题表征方式,请参考下面的一个问题:131名运动员参加羽毛球单打比赛,比赛采用淘汰制,即前一轮比赛的胜利者进入下一轮比赛,才会决出冠军。第一轮比赛需要65场,淘汰65名,剩下的66名进入第二轮;第二轮需要33场;第三轮16场……然后将各轮比赛场次相加,共需要比赛130场。结果是正确的,但是求解过程过于繁杂。如果换一种表征方式:最后的冠军只有1人,因此需要淘汰130人,因为是淘汰赛,每场比赛要淘汰1人,因此需要130场比赛。两种问题表征方式,优劣立现。
关于问题表征方式的转变,西蒙用“残缺棋盘问题”(以下简称MC问题)作为实验任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MC问题是:有一个64格的棋盘和32个多米诺骨牌,每个骨牌可以盖住2格棋盘。如果切除棋盘左上角和右下角各一格,使棋盘只有62格(如下页图所示),能否用31个骨牌去覆盖这个残缺棋盘,为什么?
这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很多人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也不能解答它。人们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尝试各种覆盖方法,由于有成千上万种覆盖可能,多次失败后大感挫折。
实验发现:适当的知觉线索可以帮助被试很快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可提醒被试注意这一事实:当几次尝试失败后,剩下未能被覆盖的两个小格通常具有相同的颜色。此时,被试开始考虑到不管是横着放还是竖着放,每个骨牌被覆盖住一个白方块和一个黑方块。也就是说,31个骨牌应该覆盖31个白方块和31个黑方块(黑白对等性)。但是,在残缺棋盘中,白色方块有32块,黑色方块只有30块,因而不存在完全覆盖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的关键在于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问题表征方式,即从单纯地考虑“覆盖的方式”转换到同时考虑方格的数量和颜色。
按照西蒙及其同事的观点来看,人在解决问题时,往往根据题目本身所提示的方法(能不能覆盖)来表征问题并进行探索。如果长时间地找不到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就应该寻找新的问题表征方式。而潜在的可能的表征方式是很多的,这就需要仔细寻找一个恰当的表征。就MC问题而言,被试一开始在“覆盖”问题表征方式下进行探索,一旦被试发现“总是不成功”时,就可能放弃这一表征,寻找新的表征。如果被试发现“黑白对等性”表征,就会产生顿悟。表征方式的转换就是顿悟的心理机制。
其次,潜伏期的准备对于顿悟的发生是必要的。西蒙的合作者、美国著名学者卡普兰将“潜伏”定义为“中断对问题解决行为的积极影响作用”,并以一系列实验证实了:(1)中断可提高有些任务的随后成绩,说明“潜伏”是客观存在的;(2)中断后的答案与中断前答案间的差距远大于相应的没有中断的连续答案间的差距,说明中断有积极作用;(3)与线索相结合的中断中提高中断效果,线索使注意力从持续搜索转向试图改变问题表征;(4)即使被试没有明确意识到线索与问题间的关系,线索也可起作用;(5)被试低估了中断期间他们用于思考问题的时间。(3)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将顿悟理解为:在初始尝试失败以后,通过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对事物形成正确判断的过程。顿悟与直觉都涉及对事物的正确判断,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在初始的尝试中获得成功:在直觉中,一开始就成功,从而快速地获得正确的判断或形象;而在顿悟中,则经历多次的失败,然后通过改变观察的角度,突然获得正确的判断或形象。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当代美国心理学家、创造学家特丽莎·阿玛布丽认为,创造力是由专业技能(domain—relevantskills)、创造技能(ereativity—relevantskills)和任务动机(taskmotivation)三种成分构成的,而不单单强调创造技能的作用。专业技能包括领域知识、所需的专门技能、有关领域的特殊“天赋”等,这个成分说明了特定领域中的创造活动对领域知识的依赖。创造技能包括适当的认知风格、用于产生新奇观念的或隐或显的启发法知识、有益的工作方式,它依赖于训练、观念产生的经验、个性特征。任务动机包括对任务的态度、对自己完成任务的动机的知觉。这个成分说明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培养的,我们把它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直觉、灵感的培养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这种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能力,也可称之为直觉力或思维洞察力。美国认知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的创始人赫伯特·A ·西蒙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创造直觉的涵义给予了类似的说明,认为直觉是以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问题的本质所作的再认识和判断,一个人只有对非常熟悉的东西才会有直觉。通常所说的科学上的偶然发现,对专家来说却不是偶然的,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到了当前的情境。专家通过直觉能很快地找出某一情境下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是因为专家能很快地在记忆中把原来熟悉的东西组织辨认出来。直觉思维有时还伴随着被称为“灵感”的特殊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在直觉和灵感中,还包含着使问题一下子澄清的顿悟。
灵感是指主体对于反复思考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某种偶然因素或潜意识信息启发而得到突然顿悟的心理状态。灵感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高级认识阶段上的心灵受激感应活动。在这一活动中,主体为揭示研究课题之谜,运用各种思维方法从有关的专业知识和习惯思路中寻求答案,探索各种可能性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思维达到饱和,造成一触即发的态势。这种诱发态势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场,作用于偶然机遇和潜意识活动,就能敏锐地抓住偶然机遇和潜意识活动偶然提供的传统思路之外的有用信息。这种偶然、突发的有用信息一旦被吸入处于诱发态势的心理场,就如同火星落进干柴那样一触即发,刹那间就会在顿悟状态中产生创造性思路或设想,使问题迎刃而解。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的难题,往往就是在这种直觉和灵感的顿悟中,奇迹般地得到解决的。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长期研究结构化学,试图揭开有机物中碳原子之间是如何结合的谜底,可惜,久而不得其解。后来,据说是在梦中,看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突然达到创造的高潮,才终于发现苯环结构。这个发现彻底革新了有机化学。根据凯库勒本人的叙述:“事情进行得不顺时,我的心想着别的事了!我把坐椅转向炉边,进入半睡眠状态。原子在我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结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轻蔑地旋转。我如从电掣中惊醒。那晚我为这个假说的结果工作了整夜。”(4)凯库勒没有对发现过程的实质作出分析,但是对发现时的心理状态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科学发现既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严密的逻辑思考,也有一时的顿悟和戏剧性的突破。
直觉和灵感是非逻辑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发挥科学认识主体思维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直觉和灵感都是创造主体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得以集中利用的结果,是创造者日积月累地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所思考的各种线索凝聚于一点时的集中突破,是创造者显意识与潜意识的豁然贯通。灵感还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是创造主体整个身心的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依赖直觉、灵感,人们才能有所发现。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认为,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然而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因此他明确提出:“我相信直觉和灵感”(5)。
直觉思维的重要特征在于它那种直接把握对象的思维方式。在直觉思维过程中,略过了许多中间步骤,作出了许多省略,它是从总体上进行的一种非常迅速的识别和猜想,一下子得出结论。看上去,直觉思维很自由,它不是分析性的、按部就班的逻辑推理,而是没有任何逻辑的“格”约束它,表现为逻辑的中断。
虽然直觉是难以预期的,但直觉思维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这些条件是:有一个能解决的问题,问题的解决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客观条件,研究者顽强地探求问题的答案,并且经历了一段紧张的思考。机遇常常在此基础上起着触媒的作用,使人们在探索中产生新的联想,打开新思路,从而实现某种顿悟。由于直觉以凝缩的形式包含了以往社会的和人类的认识发展成果,因此,它归根结底是实践的产物,是不懈探索的结果。以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为例,产生灵感,实现顿悟,并不像表面显示的那样,完全是不可理解的梦境。我们可以约略分析当时的主客观条件。那是一个有机化学理论已经兴起,正处于大发展的阶段,凯库勒本人思考苯的结构也有12年之久。还有两件事值得注意:一是他在大学学习过建筑,建筑艺术中空间结构美的熏陶,不会不给他对分子结构的研究带来影响;二是他年轻时当过陪审员,曾经对某一刑事案件中出现的首尾相接蛇形手镯产生过深刻印象。当时,这蛇形手镯是作为有关炼金术案件的物证提出来的。可见,多年沉淀下来的所有这些“潜知”,最终统统被调动出来,才形成梦中那个环形的蛇,与苯的结构联系起来,达到顿悟式的突破。
科技工作者必须善于培养和成功地运用直觉能力。首先,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而且以良好的结构储存在大脑中,以便于面对问题或触发信息时,能迅速调动,产生“共鸣”。其次,必须积累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思维方法的经验。直觉的非逻辑性和自动性,只是说明它没有自觉的思维,但实际上,它是主体潜意识中综合进行的各种思维过程的“压缩”和“简化”的表现。它更需要主体具备丰富的思维经验,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2.形象思维的培养
形象思维是在形象地反映客体的具体形状或姿态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解释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形式。
意象,是对同类事物形象的一般特征的反映。它是从印象、表象这些还处于感性阶段关于对象的生动形象或“内心图画”中,经过形象分析和形象综合而建立起来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和综合,意象便舍弃了印象、表象中与对象本质无关的个性特征,更加集中地反映了对象的共性。这种共性,在意象中又是以形象的形式,而不是像在概念中那样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属于感性认识范畴的由知觉形象触发的印象联想,也包括属于理性认识范畴的意象和概念的联想。
想象,是在联想的基础上加工原有意象而创造出新意象的思维活动。想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和幻想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较高的“自由创造”性。它与联想的区别主要在于:联想是将头脑中的意象联系在一起,由一种已知的意象唤起另一种已知的意象,并不创造新意象;而想象则在联想的基础上加工原有的意象,从而创造出新意象。想象在原有意象的基础上经过联想,加工原有意象以创造出新意象,也要使用形象分析、形象综合等思维方法。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每一重大进展,从宏观到微观和宇观,从第一把石刀、石斧的制成到登月飞行的成功,都可以找到想象这种思维形式的踪迹。
爱因斯坦认为,在其相对论的创立过程中,形象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当我考察我自身以及自己的思维方法时,我得出结论认为,幻想的才能对于我来说要比我在知识上的才能更有意义。”爱因斯坦在一次幻想中,看见自己像一个乘客骑在一束光线上,在他面前放着一面镜子。由于光和镜子是同向同速,并且镜子稍微靠前一些,因此,光怎么也追不上镜子。镜子也反射不出任何图象,爱因斯坦也就不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爱因斯坦还幻想有一个电梯从一个很高的建筑物中自由下落,在电梯里正在做某种实验的物理学家们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从口袋中拿出硬币和钥匙让它们掉下来,结果却悬在半空中。因为它们与这个电梯以同样的速度下落。为此,爱因斯坦曾经深刻地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6)杰出的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甚至认为,科学家要有“疯狂的想象力”。可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是科技工作者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由上述可知,形象思维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方法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可以直观形象地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形象思维突出了形象,充分发挥了右脑半球运用意象进行思维加工的功能,左右脑并用,使人们似乎能够“看到”那隐藏在事物深层的本质和规律。这样就使一些高度抽象的理论也变得容易理解了。
(2)由于形象思维能在思维过程中,将意象“随意地”再生和组合,因而能突破现实的局限,抓住主要矛盾,对研究对象进行极度的纯化和简化,以利于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这突出地表现在运用理想模型方法的过程中。
(3)形象思维在技术领域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因为关于对象的意象的构造是创造任何人工自然物的先决条件之一。
总之,形象思维有着自己的特点,它与逻辑思维是有区别的:逻辑思维的“细胞”是抽象的概念,而形象思维的“细胞”则是形象的意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而形象思维是运用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形象思维的培养,主要在于排除逻辑思维对非逻辑思维的抑制,使非逻辑思维能够保持其本性并自由发展。
3.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于创造力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广泛的社会学问题,西尔瓦诺·阿瑞提首先考察了天才的出现。他认为,所谓天才就是“具有优异的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或是“为某些人类或整个人类作出新的、重大贡献的人”。(7)在介绍了某些学者关于天才出现规律性的种种看法之后,他同意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莱斯利·安·怀特的观点,即“天才是由于在一个人的心灵当中各种文化要素产生了有意义的综合”。这种“有意义的综合”就是创造过程本身。许多学者都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是伟大人物造就了文化,还是文化造就了伟大人物?对此,人们虽然有不同的、乃至相反的回答,但创造力与文化、社会之间有着某种深刻的内在联系,却是毫无疑义的。因此,我们建议把文化和社会看做是促使创造力发展的“创造基因”。
西尔瓦诺·阿瑞提认为,文化是人的基本心理要素与非心理要素之间的一种结合。人不能离开文化而生存,文化也不能没有人而存在。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亦即他所隶属的文化的产物。有些社会、有些文化能够提高创造力,而有些则抑制创造力。“一个建筑在公正合法基础上的、为所有人在心理条件与经济条件上提供最好可能性的社会似乎对创造力来说是一个好的环境。”(8)阿瑞提列举了社会—文化环境中含有创造基因的九种因素,它们是:第一个因素,文化(或一定的物质)手段的便利。一个杰出人物至少必须是在具备这些文化手段的环境中才能存在。第二个因素,对文化刺激的开放。第三个因素,注重正在生成的而不只是注重已经存在的。从人类的水平来看,生成也是存在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已经存在的和正在生成的一定都要加以体验。第四个因素,无差别地让所有的人都能自由地使用文化手段。这里讲的“所有的人”包括妇女在内。男人和女人在创造力方面的惊人差距,并不是因为女人的低劣,而是因为她们受到社会的虐待。因此,要给她们以平等的地位和机会,使她们和男人一样为社会作贡献。第五个因素,在严重压迫或专制排外之后获得自由、或者哪怕是保持着适当的差别,这对于创造来说是一种刺激因素。第六个因素,接受不同的甚至相对立的文化刺激。第七个因素,对不同观点的容纳及其兴趣。必须允许独立思考,允许抱有与社会规范不同的观点,允许以最大的可能追求不同寻常的方式。第八个因素,重要人物的相当影响。第九个因素,对鼓励和奖励的提倡。虽然在充满敌意的环境里也能产生创造者,但一个尊重创造力和提高创造力地位的社会更可能带来创造力,却是无可否认的。(9)
在列举了上述九个因素后,阿瑞提指出:第一个因素是绝对必要的条件,其他八个因素虽然重要,但也不是缺了它们就无可补救了。所有这些条件对于个人创造力的开放系统来说,都仅仅是一种输入信号,根本上还在于创造者的内在心理要素。
个体的人文修养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科学家认为,导致科学发现的选择乃是科学美感。
传统观点认为,在真、善、美这几个人类向往的目标中,科学追求真,宗教追求善,艺术追求美。这种划分尽管在概念上抓住了一定的本质特征,但非常笼统、粗糙,严格说来是不完备的。居里夫人认为,科学的探讨和研究,其本身就含着至美。即使不能说美的感受决定科学发现,也可以肯定真的东西和美的东西是一致的。
著名法国数学家阿达马认为,在我们用下意识所形成的大量组合中,大多数是乏味的和无用的,因此它们无法作用于我们的美感,它们永远不会被我们意识到;其中只有若干组合是和谐的,因而同时是美的和有用的,它们能够激起我们的特殊的几何直觉。这种几何直觉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这些组合,从而使它们得以被我们意识到。特殊的美感是一个独特的筛子,只有那些依赖自己的和谐而成为真理的东西才能通过它。特殊的科学美感也是科学创造性的一个标志,它在科学发现中,往往是有意识的证明活动的先导。没有美感的人,很难成为发明家。
当然,美并不等于知识。美感在科学发现中最大的意义,在于它给人以启迪。科学活动与艺术活动在这一点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艺术有两重性,甚至在最逼真地复现生活时,假想的方面也一刻不能或离。丧失假想的方面,艺术的审美作用就会讯无影踪。仔细考察科学发现,它也有这样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已知的原理和定律,另一方面是事实。事实迫使人们猜想可能有新的原理和定律,迫使人们相信:它们是存在的,尽管现在还不知道。首先作出发现的人生活在下述矛盾中:现有的原理和定律萦回在他的脑际,而对所要寻找的东西(新原理、新定律),他又抱有一定的现实感,这种现实感是由事实引发的。正因如此,想象力才能转到新的轨道上,以一种类似艺术创造中的审美要求,在科学创造中作出选择。
科学发现中的美感给人以启发作用,也属于下意识活动范围。关于利用和激发无意识活动,培养对科学美的敏锐感受能力,这是极为精致的发现艺术。掌握了这种艺术,就能具有很高的领悟能力,很强的鉴赏能力,唤起探索的智慧,勇敢地提出理智或许认为是不可能的观念,作出新的科学发现。
4.突破思维定势,消除判断障碍
思维定势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所要解决的问题时,思维主体可以不假思索地把问题纳入到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路和路径对其思考和处理。思维定势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稳固的形式化结构和强大的惯性。这种特征便构成了创造性思维的障碍。思维定势是原有问题表征方式的延续,当遇到新问题或者已有问题需要新的解决方法时,会形成判断障碍,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
请参考下面的一个问题: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对下列分数进行排序:
对第一个分数序列,可以统一公分母,然后可以直接比较分子大小。第二个分数序列也可以统一公分母,然后比较分子大小。解决了前两个题目,许多人就形成了思维定势,到思考第三个分数序列的时候,就直接考虑怎样统一公分母。显然,仔细观察这个序列就会发现,统一公分母远不如统一公分子简单。从这个例子中可以发现,思维定势形成后,影响了人们对新的问题的内部表征方式,使人们按照习惯的方式去表征问题,结果走进死胡同。思维定势的打破意味着问题表征方式的转换,从而为创造性思维准备了条件。
以上并不足以完全概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素和表现形式。事实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本质在于创新,不可能有完全固定的程式和要素,是很难加以完全、准确界定的。一个人有丰富的想象力,思路开阔,就能使思维摆脱传统见解的束缚,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不为权威意见所制约,敢于开创新的道路;思路明确,思维集中,就能善于抓住要点,掌握关键,打开未知领域的大门;思路敏捷,思维灵活,就能不拘泥于一种思路,固守一种方法,而是开辟更多的途径,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创造性思维并不需要天才,而在于找出新方法。
阅读文献
1.[日]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周林东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2.[美]西尔瓦诺·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3.[德]韦特海默:《创造性思维》,林宗基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
4.周昌忠:《科学思维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5.傅世峡、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
思考题
1.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2.有人认为:“科学家只要有聪慧的头脑,只需坐着等待灵感的出现便会取得科学成就”,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试举例说明。
3.结合专业实际,说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日]汤川秀树:《创造力和直觉》,周林东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103页。
(2)[美]西尔瓦诺·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3)Kaplan C A, Simon H A. In search of insight. Cognitive Psychology, 1990, 22 (3): 374~419.
(4)转引自[英]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陈捷译,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0页。
(5)《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02、284页。
(6)《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84页。
(7)[美]西尔瓦诺·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76页。
(8)[美]西尔瓦诺·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0页。
(9)[美]西尔瓦诺·阿瑞提:《创造的秘密》,钱岗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0~4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