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18755200000043

第43章 《隋书》(3)

杨素足智多谋,率兵打仗的时候处变灵活,但是对待士兵很严厉,稍微违反军令都会被斩首。每次作战之前,他都会找出许多人的过失将其斩首,多的一次要杀一百多人,少的也有十来个。等到和敌人交战的时候,他总是先派出一两百人出战,冲进敌阵被包围住就算了,如果不能冲进去就退回来的,一律杀头,然后又派两三百人再次冲锋,仍然按照上面的方法处理。将士们都怕得不得了,怀着必死的心态打仗,所以战无不胜。虽然他很残暴,但是那些跟随他出战的人,即使有一点点小功劳也会被记下来,很快就能得到赏赐和提拔。而其他将领则不能像他那样,因此将士们仍然愿意跟他出战。

杨素的功劳越来越大,所受的信任也越来重,杨广为了夺取太子之位,就拉拢了杨素为其卖命。杨素本来就心术不正,隋文帝病重,发现杨广的劣迹,想召回杨勇,杨广赶紧和杨素商议对策。杨素假传圣旨,把东宫的卫士调进皇宫守卫,实际上控制了皇宫。直接帮助杨广杀害父亲,篡夺了皇位。

汉王杨谅起兵讨伐杨广,杨素带病前去镇压,很快就取得了胜利。返回京城后,又随从杨广到洛阳去。隋炀帝任命杨素为营造东都的监军,赏赐给他无数财物,他的儿子们也都得到了高官厚禄。

杨素虽然因为拥立隋炀帝和平定杨谅的叛乱而立下大功,但由于权力实在太大,引起了隋炀帝的猜忌,表面上对他很尊敬,但内心里对他没什么感情。杨素病重的时候,隋炀帝让名医去给他看病,并赐给他许多上等的药材。实际上却又悄悄打探病情,生怕杨素不死。杨素也知道自己的名望和地位已经到了顶峰,于是就不肯吃药,也不调养自己的身体,他对弟弟说:“我难道还需要活着吗?”干脆闭上眼睛等死。杨素身居高位,朝廷给他的赏赐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但是他却变本加厉地贪财,大肆搜刮。他在洛阳和长安盖的住宅异常奢侈华丽,全国各地都有他的房子,他名下的旅店、水碾、肥沃的田地和精美的住宅数以百千计,当时的人都对他的贪婪和卑鄙感到非常不齿。

史家评论:杨素年少就志向远大,以功名自许。高祖登帝位,对杨素寄以心腹厚望,常常委以将帅之重任。综观其平灭凶顽止息祸乱,功臣中无出其右,纵览其神奇策略高妙文章,足可称一时之杰。然而他专以智术诈巧立身,不由仁义正道,阿谀君王,随心所欲,营建离宫,使君王陷于奢侈,出谋废黜嫡长,使国家至于倾覆。

7.李浑被诬谋反——《隋书·李浑传》节选

李浑字金才,是李穆的第十个儿子。李浑风度容貌高雅壮伟,还有漂亮的长胡须。尉迟迥在邺叛乱,当时李穆在并州,隋文帝担心他被尉迟迥所迷惑,便派李浑乘驿车奔李穆驻地安抚。李穆立即指令李浑进京,捧着熨斗献于高祖,说:“希望您手持这样威严的权柄来熨平天下。”隋文帝十分欢喜。

隋文帝又派李浑访问韦孝宽,把李穆的意思转告给他。此时正赶上平定邺城,李浑因有功授上仪同三司,封安武郡公。

开皇初年,李浑升任象城府骠骑将军。晋王杨广出京前往藩国,李浑以骠骑将军职位率领亲兵,随从前往扬州。仁寿元年,李浑随左仆射杨素为行军总管,出夏州北三百里,在纳远川攻破突厥人,斩杀敌人五百名。李浑又晋升为大将军,拜任左武卫将军,统领太子近卫军。

当初,李穆孙李筠死了,高祖考虑确立继承人,李浑努力想做这个继承人,便对他的妻兄太子左卫率宇文述说:“如果能得到继承爵位,就把封国贡赋的一半每年献给您。”宇文述为利益所动,便进宫向太子说:“立嗣应当选取年岁长者,不然就选取贤明的,现在申明公绝嗣,考察他的全部子孙,都不足成事,不能承受荣誉和皇恩。只有金才对国家建有功绩,我认为除了他没有可以继承封号的。”太子认为说得对,把此意上奏隋文帝,于是封李浑为申国公,用以继承李穆的家世。

大业初年,李浑任右骁卫将军。六年,下韶追赠改封李穆焉郦国公,李潭仍然继承了这个封号。接下来,又几次加授为光禄大夫。

李浑继承父亲的家业后,一天比一天豪华奢侈,后房里穿拖地华贵长裙的人数过百。当初说好将封国贡赋的一半给宇文述,但二年以后,却不再给宇文述贡献物品。宇文述极其愤怒,在醉酒时,对友人于象贤说:“我居然被金才欺骗了,到死也不会忘了他!”李浑也知道他的这句话,从此两人结下怨仇。

后来皇帝讨伐辽东,有一个方士安伽陀,说自己通晓图谶,对皇帝说:“会有姓李的成为天子。”并劝杀尽全国姓李的人。宇文述得知此事,便在皇帝面前诬陷李浑说:“安伽陀的话,确实已出现了印证。我与金才是多年亲友,知道他的心胸志向很不一般,经常在一天内多次与李敏、李善衡等人,白天黑夜地避开人密谋,有时候整宿不睡觉。李浑是大臣,他家几代尊崇兴盛,他又统率禁卫军,不应该这样做。希望陛下明察此事。”皇帝说:“你说得对,要追究这事。”宇文述便差遣武贲郎将裴仁基上表告李浑谋反,于是立即调遣宿卫兵一千多人归宇文述指挥,抄没李浑等人的家,并指派左丞相元文都、御史大夫裴蕴共同审理。

审问调查数天,没有发现李潭等人谋反的证据,便如实报告了皇帝。皇帝不承认这份报告,改派宇文述彻底审理。宇文述来到监狱,叫出李敏妻子宇文氏并对她说:“夫人是皇帝的外甥女,还愁找不到好丈夫么?李敏、金才,名字与谶言相符,国家要杀他,已经没法挽救了。夫人应当考虑自身安全,如果能够见机行事说话,可以不连坐。”李敏妻子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做,请长辈指教。”宇文述说:“可以说李家谋反,说金才曾经告诉李敏说:‘你应了图书谶语,应当做天子。现在主上好战,劳烦扰动百姓,这是上天灭亡隋的时候了,正好与你夺取它。如果再次征伐辽东,我和你一定任大将,每军二万多人,至少有五万人了。还可以集中各个家庭出子弟,还有内外亲戚,都可以征召从军。我们家的子弟,必是军中主帅,分别统领兵马,散布在各路军中,寻找机会,前军后军相呼应。我和你在前边首先发动,直接夺取皇帝的营帐,子弟们一起响应,分别杀死军中将领。在一天之内,天下就可以平定了。”宇文述亲口传授,指令李敏妻子写成表章,封皮上注明“绝密”。

宇文述拿着表章进宫上奏,说:“已经得到了金才谋反的实证,还有李敏妻子的秘密表章。”皇帝看完哭泣道:“我的江山险些崩溃,多亏亲家公的力量才得以保全。”于是皇帝命令斩杀李浑、李敏等李氏宗族三十二人,剩下的不管老少,全部迁徙岭南。

史家评论:李穆的子孙们,尤为尊贵,乘坐豪华车子的,有数十人,被当时的人们所嫉恨,灾难很快来到。对不是正当途径得到的东西,能不戒惧吗!

8.贺若弼口舌丧命——《隋书·贺若弼传》节选

父亲贺若敦,以勇武威猛闻名,在北周做官任金州总管,宇文护因忌恨杀害了他。临刑前,叫贺若弼上前,对他说:“我立志要平定江南,然而这一心愿未能实现,你定要完成我的心志。又我因祸从口出而被杀,你不可不三思。”于是拿锥子将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警告他言语谨慎。

贺若弼少年意气风发,胸怀大志,骁勇娴熟弓马,懂得作文章,广泛阅读图书册记,在当时享有盛名。宇文宪很敬重他,任用他做了自己的记室,周武帝的时候,上柱国乌丸轨对皇帝说:“太子没有做皇帝的才能,这事我和贺若弼也谈论过。”皇帝把贺若弼叫来询问,贺若弼知道太子的地位无法动摇,害怕祸落到自己头上,于是对皇帝说:“太子的学问每天都有进步,没有看到他的缺点。”皇帝听了之后不说话。贺若弼退出来后,乌丸轨责备他背叛自己,贺若弼说:“君王的口不紧就会失信,而大臣的口不紧就连命都保不住,所以我不敢随便说话。”等到周宣帝即位后,乌丸轨被杀,而贺若弼则免去了杀身之祸。他和韦孝宽一起攻打陈朝,连战连胜,多数都是他的计策。

隋文帝即位后,一直都有吞并江南的打算,想找个可以帮助他成就大事的人。高颍说:

“朝廷里的大臣中,从文武才干上来看,没有一个可以比得过贺若弼的。”隋文帝深有同感,于是任命贺若弼为吴州总管,让他准备平定陈朝。贺若弼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并献上灭亡陈朝的10个计策,隋文帝看了很高兴,赏给他宝刀。

隋朝大军南下攻陈,任命贺若弼为行军总管。当初,贺若弼要沿江防守的士兵们在交接的时候,一定要集中在历阳,每次都在历阳树立了很多旗帜,满山都是军营帐篷。陈朝人都以为隋军大举进攻,征发了全国大部分的军队前来防守。后来才知道是隋朝的士兵在交换驻防地,所以征集来的士兵很多都撤走了。以后每次换防都是这样,陈朝人都以为这是很平常的事,也就不再动员大批人马来防御了。贺若弼由此麻痹了陈朝,率领大军渡江的时候,陈朝人根本没有任何察觉。贺若弼很快就攻下了南徐州,隋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有的士兵在民间买酒喝,被贺若弼知道后,立刻将他们抓来斩首。军队开到蒋山的时候,陈朝将领鲁广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等人率领精锐士兵前来抵抗。田瑞率军攻打贺若弼,被贺若弼打败逃跑了。鲁广达等人率领部队相继冲锋,气势非常勇猛,贺若弼的部队渐渐抵挡不住,开始败退。贺若弼估计敌人士兵已经骄傲起来,失去了戒备心,而且也陷入了疲劳状态,于是严令士兵殊死战斗,将陈军杀得大败。陈朝大将萧摩诃被俘,贺若弼下令将他拉出去斩首。萧摩诃神情自若,丝毫也不怕死,贺若弼就把他放了,并以礼相待。后来杀进陈朝皇宫,当时陈叔宝已经被韩擒虎抓住,贺若弼来了后,叫人把陈叔宝带来让他看看。陈叔宝吓得要死,冷汗流得一身都是,见到贺若弼后浑身发抖,不停地给他叩头。贺若弼对他说:

“国君面对大国的使者,按理说应该下拜,这是礼节。但你进入我朝后还是能当个归命侯的,所以也不用害怕。”

回朝后,贺若弼因为怨恨没有抓到陈叔宝,让韩擒虎抢了先,功劳也排在韩擒虎的后面,和韩擒虎争吵起来,两人把刀都拔了出来,经隋文帝调解才罢手。隋文帝下诏表扬贺若弼,杨广却因为贺若弼在事先定好的进攻时间之前就和敌人决战,违反了军令,把贺若弼交给有关官员处置。隋文帝派人把他追了回来,不但没有追究,反而厚待他,赏给他很多财物,并加官晋爵。

贺若弼立了大功,地位和名望都很高,他的兄弟都因为他而被封为郡公,担任了刺史、列将一类的官职。贺若弼家里的珍玩数不胜数,穿绫罗绸缎的婢女都有好几百人,当时的人都认为已经非常荣耀了。贺若弼认为自己的功劳和名声都超过了其他大臣,觉得自己应该能当宰相。后来杨素担任了右仆射,而自己还是个将军,心里很不平,而且这种不平还表现在了言语中,所以被免官,贺若弼怨恨得更厉害了。几年后他进了监狱,皇帝对他说:“我任命高颍和杨素为宰相,你却经常发议论,说这两个人只会吃饭,这是什么意思?”贺若弼说:“高颁是我的老朋友,杨素是我的表兄弟,我知道他们的为人所以才这么说的。”大臣们都纷纷上书说他对朝廷不满,应当处死。隋文帝觉得他功劳很大,只把他废为平民。一年多后又恢复了他的爵的时候,对他总是很优厚。有一次,突厥人入朝进贡,隋文帝让他射箭,突厥人一箭就命中靶心。皇帝说:“除了贺若弼没有人能和他们相比。”于是命令贺若弼射箭,贺若弼跪下来祈祷说:“我如果是赤心为国的,就应该一箭命中。如果不是那样的人,就射不中。”结果一箭命中红心。皇帝很高兴,回头对突厥使者说:“这人是上天赐给我的!”

隋炀帝当太子的时候,曾经问贺若弼:“杨素、韩擒虎、史万岁3个人都可以称得上是良将,但是他们之间的优劣如何呢?”贺若弼说:“杨素是个猛将,但并没有谋略;韩擒虎是善于打斗的将军,不是善于领导的;史万岁是善于骑马的将军,不是大将之才。”太子问:“那谁是真正的良将呢?”贺若弼下拜说:“这得由殿下自己选择了。”他的意思就是说自己可以当大将。结果隋炀帝即位后,贺若弼更被疏远了,最终贺若弼没有遵守父亲让他谨言的遗训,因为私自议论朝廷得失而被杀,死的时候64岁。

史家评论:贺若弼意气风发,陈奏必胜良谋;韩擒虎奋起神威,奋勇求取先进,势如奔雷。隋朝经此一战,威震四海。证验天道,或许不时有朝代兴废,考察人事,确是此二人之力。论其倜傥不群雄才大略,贺若弼为强;勇武刚毅威猛豪雄,韩擒虎居胜。比之于晋代的王浚、杜预,其功勋绰有余裕。然而贺若弼功成名就之后,骄矜夸张不留余裕。如果能念父亲临终之言,必定不会遭此凶祸。

9.元胄酒宴护主——《隋书·元胄传》节选

元胄,河南洛阳人,是魏昭成帝的六世孙。父亲元雄,封武陵王。元胄少年英武果敢,熟习多种武艺,他胡须和眉毛都很漂亮,相貌堂堂凛然不可侵犯。周齐王宇文意见到他便赞美他壮伟非凡,召他到身边,多次随从征伐,升迁至大将军。

到杨坚任丞相,元冑时时统军在皇宫中,还荐引弟弟元威一起来侍卫杨坚。周赵王宇文招知道杨坚将要改换周的社稷,便邀请杨坚到他家里去。赵王带着杨坚进入内室,随从不准跟进,只有杨弘与元胄兄弟坐在门旁边。

赵王告诉他的两个儿子宇文员、宇文贯说:“你们去送瓜,我借机杀死他。”酒酣时,赵王准备行动,用佩刀切瓜,接连请杨坚吃瓜,意图行刺。元冑上前说:“相府有事情要处理,不该长久留在这里。”赵王呵斥道:“我跟丞相说话,你是干什么的!”喝令他退后。元胄瞪圆了眼睛怒气充溢,握着刀柄闯进来保卫杨坚。

赵王问他姓名,元冑如实应对。赵王道:“我还会有别的想法吗?你何必猜疑警觉到这种程度呢?”赵王假作酒醉呕吐,想到后面屋里去,元胄恐怕他再生变故,扶住他请他坐在上面,这样重复了多次。赵王说是喉咙干渴,命元胄去取喝的东西,元冑不动。这时滕王宇文迪来了,杨坚离开座位下阶迎接,元胄对杨坚耳语道:“事情很不妙,应当快快离开。”杨坚仍然没有醒悟,说:“他这里没有兵马,能做什么事呢?”元胄说:“兵马都是他家里现成的东西,一旦先下手,大事便完结了。元胄不怕死,但死了元胄又有什么帮助呢?”杨坚重又入座。元冑听到屋后有镗甲的声音,急忙上前说:“相府的事情十分急迫,您怎能这样滞留呢?”便扶杨坚下了坐席,急忙催促离去。赵王要追赶,元冑用身体挡住门口,赵王不能出去。杨坚到丞相府门,元冑随后来到。

赵王为此极度遗憾悔恨,气愤得弹指出血。后来杀赵王,元冑得到的赏赐多得无法计数。杨坚受禅,元胄升为上柱国,封武陵郡公,食邑三千户。杨坚闲谈时曾说:“保护我的性命,完成帝王基业,是元胄的功绩。”

几年以后,元胄出任豫州刺史,历任亳、淅二州刺史。当时突厥屡次制造边患,朝廷因为元冑一向有威名,任命他为灵州总管,北方夷人十务畏惧。以后再次征还任右卫大将军,与皇帝的关系更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