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二十五史故事精选大全
18755200000010

第10章 《后汉书》(1)

<;读史导读>;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范晔,生于南朝宋国一个有名望的世族家庭里。祖父范宁是东晋著名经学大师,著有《春秋谷梁传集解》,官至豫章太守。父亲范泰入宋后,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刘宋的开国功臣之一,也是刘裕的左右手。尽管范晔家学渊源,但由于范晔的母亲,不是正室,加上容不下他的嫡兄,时常在父亲面前搬弄是非。所以范晔的父亲,早早便将他过继给从伯父范弘之养育,父子两人之间关系淡漠。

或者是这段际遇的关系,年少的范晔,非常好学。范晔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还擅长隶书,通晓音律。十七岁之后,陆续担任过一些小官。宋文帝元嘉年初,官任尚书吏部郎,才开始见识到真正的官场是什么样子。不过范晔高傲的情性,并未随著官场文化流转变通,在元嘉九年(432)这年,范晔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这对当时未满三十的范晔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整日郁郁不乐的他,自此寄情修史,从中寻找寄托。后来,范晔因与鲁国孔熙先谋倾宋室,事泄被杀,就这样结束了一生。范晔遇害之时,不过四十八岁!《后汉书》连带未能撰成。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有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尤为可贵的是,《列女传》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贞女节妇,还包括并不符合礼教道德标准的才女蔡琰。

《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后汉书》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

<;故事精选>;

1.刘秀中兴汉室——《后汉书·光武纪》节选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是高祖刘邦第九代孙。刘秀身高七尺三寸, 美须眉,鼻子高高的,额角饱满,爱农业劳动。王莽天凤年间,刘秀到长安,读《尚书》, 大略通晓当中道理。

新莽年间,王莽仓促改制,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再加上水、旱等天灾不断,中原大地到处是一片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的景象。天凤年间,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股大小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顿时,海内分崩,天下大乱。作为西汉皇族后裔,刘秀也与兄在家乡舂陵乘势起兵,与众英雄并争天下。

昆阳大战后,刘秀的势力越发壮大。公元23年,西汉宗室刘玄建立了更始政权,新朝很快覆灭。更始帝对刘秀深怀疑虑,不仅杀了刘秀长兄,还要求刘秀交出兵马。至此,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

刘秀发幽州十郡突骑与占据河北州郡的铜马、尤来等农民军激战,经过激战,迫降了数十万铜马农民军,并将其中的精壮之人编入军中,实力大增,当时关中的人都称河北的刘秀为“铜马帝”。

这时众将领议论拥戴刘秀为帝。马武首先进言说:“天下无主,如果有圣人趁衰败的局面兴起,即使孔子为相,孙武为将,还要担心不能有所补益。泼出了的水是收不回的, 机会失去,后悔无及。”刘秀惊异地说:“将军怎么说这样的话? 该杀头的呀!”于是没有听从建议,反而率领部队回蓟城。

夏四月,公孙述自称天子。刘秀从蓟城返回,到达中山,诸将又奏请光武说:“大王初战昆阳,王莽溃败;后克邯郸,北方州郡得以平定;三分天下有其二,跨州据土,甲兵百万,论武力没有谁敢抗拒您,讲文德则更没有话说。臣等听说帝位不可以久久空着,天命不能谦让拒绝。”光武又没有听从。

进军到南平棘, 诸将领又坚决请光武称帝,光武说:“寇贼没有剿灭,四面受敌, 何必匆匆称帝呢? 将军们请出去吧!”耿纯却进一步说“:现在功业即将告成,天象人事相应, 而大王拖延时间,违背众人心意,不登帝位,我担心士大夫们绝望,大众一散,很难再聚。时机不可延误,群众的意愿不可违背啊!”耿纯的话十分恳切,光武深为感动,便说:“我将考虑考虑。”

行军到高阝县,光武以前在长安学习时同住一室的强华从关中拿来《赤伏符》, 其中说:“ 刘秀发兵收拾无道的人,四方各族云集,像群龙搏斗于野,高祖以来二百二十八年之际,火德为主。”群臣乘机又进言说:“接受天命符瑞,以应顺人事为大,现在万里以外的符命, 与事物正相切合,不约而同,即便是周武王的白鱼之应,又怎能和这相比呢?”光武于是命令官吏在高阝城南面千秋亭设立祭天的坛场。

六月二十二, 光武登皇帝位。烧柴祭天,祭祀水火雷风山泽六宗, 以及山林川谷诸神。祝文说:“谶记说‘刘秀发兵捉拿无道的人,卯金修德刘氏为天子。’我还是坚决推辞, 一辞再辞, 以至三次推辞。部属都说‘ 皇天的大命,不可稽延。’刘秀怎么敢不敬奉天命。”于是立年号为建武,大赦天下 改高阝县为高邑。

史家评论:有望云气预言吉凶的苏伯阿,任王莽的使者到达南阳,远远地望见舂陵城郭, 惊叹说:“云气多好啊,郁郁葱葱!”到光武刚起兵回舂陵,远望住宅南面,火光融融冲天, 很有一会儿才不见了。从前,道士西门君惠、李守等也说过刘秀一定会当天子。大概是王者承受天命,真的有祥瑞的兆头吧? 不然的话,何以能顺时乘龙主宰天下呢!

2.娶妻当娶阴丽华——《后汉书·皇后纪》节选

光烈阴皇后名丽华,南阳新野人,素以美貌著称。刘秀还是一个没落皇族之时曾到过新野,听说阴丽华长得很漂亮,心里就十分仰慕她。后光武帝到达长安,见到执金吾车马排场很壮丽,就赞叹地说:“当官就要当执金吾,娶妻子就要娶阴丽华。”

更始元年六月,刘秀就娶阴丽华于宛城当成里,阴丽华时年十九岁。光武即皇帝位后, 便派侍中傅俊迎接阴丽华和湖阳、宁平公主诸宫人都到达洛阳, 立阴丽华为贵人。光武想立她为后,但是因为郭圣通有子,阴丽华就坚决推辞,所以最后立了郭皇后。

建武四年,阴贵人跟随光武征讨彭宠,生显宗明帝于元氏。建武九年,阴贵人母亲和弟弟被匪盗截杀,光武很是伤痛,于是将其父亲和弟弟追封为侯,荣宠无比。但是这样一来,郭皇后却非常怨怒,帝后关系颇为紧张。

光武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决定废掉郭皇后而立阴贵人为皇后。诏令三公说:“郭皇后心怀怨怼,多次违反教令,不能安抚他子,教诲开导崇尚别室。宫闱之内,好像发现凶残的猛禽一样。既无《关雎》贤淑之德, 却有吕后、霍后之风,难道可以托付幼少之君、六尺之孤, 肃敬地继承神明之祀?” 刘秀对阴丽华长久的歉疚,终于得到了补偿的机会。

阴丽华当上皇后后,仍然肃敬俭朴,很少嗜好玩乐,也不喜欢戏言谑笑,性情仁厚孝顺, 多矜怜慈悯。阴皇后七岁时父亲亡故,虽然已经数十年, 然而每次提及没有不流泪抽泣的。光武见了, 也常陪着叹息。阴丽华一生谦德可风,相夫教子,主理后宫,不曾干预朝政,更能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

刘秀死后,阴丽华的儿子即位,就是汉明帝,尊阴丽华为皇太后,又过了七年,阴丽华死,享年六十岁,合葬在刘秀的原陵。

史家评论:坤为地,它的可贵之处就是载得厚重;阴是指女性,她的责任就是正位于内,《诗经》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才是君子的配偶。《易经》讲归妹之象,少阴而承长阳,悦以动之。

3.岑彭登城劝降——— 《后汉书 ·岑彭传》节选

光武帝即位后,岑彭被委任为廷尉,爵号还是归德侯,履行大将军之职责。当时,他与大司马吴汉、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祜、右将军万修、执金吾贾复、骁骑将军刘植、扬化将军坚镡、积射将军侯进、偏将军冯异、祭遵、王霸等,率军围攻洛阳已有几个月了。防守洛阳的长官朱鲔原是更始帝的大司马,由于他的坚守,光武帝的军队迟迟难以攻克这个大城。

光武帝认为岑彭曾经做过朱鲔的校尉,有旧交情,便命他前去说降。说降时,朱鲔站在城头上,岑彭站在城墙下,两人叙旧,欢声笑语,仿佛当年共事一般。岑彭趁机劝降道:“我过去有幸执鞭随从您做事,承蒙您提拔为淮阳都尉。忆起这段往事,常常想报答您的推荐。如今赤眉军已攻下长安,更始帝由于三王反叛,其政权摇摇欲坠。早先光武帝受命北征河北, 他目前已平定燕、赵之地,并占有幽州、冀州,百姓归顺,贤才云集,今天他亲率大军来攻取洛阳,天下政局就快要定下来了。而您现在还在死死困守着一座孤城,难道还在等待什么时机吗? ”

朱鲔说:“大司徒( 指刘伯升,光武之兄) 遇害时,我曾经参与此事,又曾经劝说更始帝不要派萧王(指光武)北伐,我知道自己在光武帝面前罪孽深重,恐怕不能得到他的原谅。”于是,岑彭返归军营,将劝降经过报告光武帝。光武帝说:“建立大事业的人是不会牢记微小的怨仇的。朱鲔如果肯降,他的官爵都可以保留。我也绝不会对他加以惩罚。河水在此, 我绝不食言! ”岑彭又返回洛阳城墙下,告诉朱鲔,朱鲔便从城头放下吊索说:“要让我相信,除非您拉着这个绳索爬上城来。”岑彭便很快地抓住吊索要爬上去。朱鲔看见岑彭是真诚的,便答应投降。

史家评论:中兴将帅立功名的很多啊。只有岑彭、冯异建功立业,自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两将的功劳最大。如冯异、贾复的不自居功,岑公的义信,真足以感三军而惊敌人,所以他们能够成大业,终能保全荣庆。

4.宋弘不易贱妻——— 《后汉书·宋弘传》节选

东汉初年大司空宋弘,为人正直,做官清廉,对皇上直言敢谏。曾先后为汉室推荐和选拔贤能之士三十多人,有的官至相位。光武帝刘秀对他甚为信任和器重,封他为宣平侯。

一次宋弘参加宴会,光武帝御座周围摆着新的屏风,上面有漂亮女子的图像, 光武帝忍不住多次转头去看。宋弘正色说:“没见到好德如好色一样的人。”光武帝立即下令撤去图像。笑着对宋弘说:“听到正确的就服从,可以了吗?”宋弘答道:“陛下能听进谏劝, 臣不胜欣喜。”

当时帝的姊湖阳公主刚刚死去丈夫,想要再嫁,光武帝便同她议论朝廷大臣,想从她的言谈中来探知她中意的对象。湖阳公主说:“ 宋弘这个人无论威信、容貌、道德和才能,皆在百官之上。”

不久,光武帝召见宋弘,让湖阳公主悄悄躲在屏风后偷听。光武帝对宋弘说:“民间的谚语说道,一个人地位高贵了,就会更换他队前低贱时的朋友;一个人生活富裕了,就会更换他从前贫困时的妻子。这难道是人之常情吗? ”

宋弘严肃地回答道:“我只听说,贫贱时的知己朋友是不能忘记的,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是不能休弃的。”宋弘告辞出去后,光武帝对湖阳公主叹了口气道:“你想再嫁宋弘,看来是没希望了。”

史官评论说:中兴以后居宰相台辅握国家大权的人很多啊。那些因任职就得功名的,难道不是先讲德礼,后重名法吗?君子行道义而得,谓之得;行道义而失,也可说是得。宋弘禁止繁声,戒淫色,有《关睢》进贤之意哩。

5.跋扈将军梁冀——《后汉书·梁冀传》节选

梁冀字伯卓,他的长相十分怪异,两肩耸起来像老鹰的翅膀,眼睛跟豺狼一样倒竖着,直勾勾地看人,毫无神采;说话含糊不清,学问则只能抄抄写写记个帐。但是他是皇亲国戚, 从小游手好闲,好酒贪杯,擅长射箭、弹棋、格五、六博、蹴球、意钱这类玩艺,还爱好架鹰驱犬,跑马斗鸡。起初,他担任黄门侍郎,转升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步兵校尉、执金吾等官职。

公元125年,东汉第七个皇帝汉顺帝即位,外戚梁家掌了权。梁皇后的父亲梁商、兄弟梁冀先后做了大将军。

汉顺帝死去的时候,接替他的冲帝是个两岁的娃娃,过了半年也死了。梁冀就在皇族中找了一个八岁的孩子接替,就是汉质帝。质帝年少,却很聪明。他知道梁冀骄横,曾在朝见群臣时,注视梁冀说:“这是个跋扈将军。”梁冀听了,非常愤恨,就命令亲信把毒药放到汤饼里面送给质帝吃,质帝当天就死了。

梁冀害死了质帝,又从皇族里挑了一个十五岁的刘志接替皇帝,就是汉桓帝。汉桓帝即位后,梁皇后成了梁太后,朝政全落在梁冀手里,梁冀更加飞扬跋扈。他为了自己享受,盖了不少高楼大厦,把洛阳近郊的民田都霸占下来,作为梁家的私人花园。里面亭台楼阁,应有尽有。他爱养兔子,在河南城西造了一个兔苑,命令各地交纳兔子。他还在兔子身上烙上记号,谁要是伤害梁家兔苑里兔子的,就犯死罪。有个西域到洛阳来的商人不知道这个禁令,打死了一只兔子。为了这件案子,竟株连了十多个人。

梁冀把几千个良家子女抓来作为奴婢,把这种奴婢称做“自卖人”。意思就是说,他们都是“自愿”卖给梁家的。他还派人去调查有钱的人家,把富人抓来,随便给他一个罪名,叫他拿出钱来赎罪,出钱少的就办死罪。梁冀又派人出塞,和外国联系,广泛搜求奇珍异宝。趁行路之机向各处索取歌伎僮仆,而派遣的人又倚仗权势,横行霸道,劫夺、污辱民家妇女, 殴打官吏和役卒,所到之处人人痛恨。

梁冀这样无法无天地掌了将近二十年大权,最后跟汉桓帝也闹起矛盾来。梁冀派人暗杀桓帝宠爱的梁贵人的母亲。汉桓帝忍受不了,就秘密联络了单超等五个跟梁冀有怨仇的宦官,趁梁冀不防备,发动羽林军一千多人,突然包围了梁冀的住宅。梁冀慌里慌张直发抖,等他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知道活不了,只好服毒自杀。

史家评论:顺帝之世,梁商被称为贤良辅佐,难道凭着极高的地位,能靠着质朴恭谨善终一生吗?梁商拥有回天的权势,正值国家衰弱时期,匡正朝政抚恤有难之人,但是没听说他有什么高明办法,受苦受难的呻吟之声,仍然到处可以听到。更何况随顺奸邪嬖幸之臣,宠幸传位给凶残的后继者梁冀,以至于家破国伤,这岂止是徒劳无功啊!

6.杜林以理论刑——— 《后汉书·杜林传》节选

杜林字伯山,是扶风郡茂陵人。杜林从小就好学深思,家里多有藏书, 又跟随舅舅读书求学, 以致博学多闻, 时人称其为“ 通儒”。

光武帝十四年,群臣上奏说:“古代肉刑严酷,所以人们畏俱法令,不敢为非作歹而今法律宽厚,因此行为不轨、作奸犯科之事举不胜举。应该增设严厉的法律条款,以杜绝犯罪的根源。” 光武帝便下诏令公卿们讨论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