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体验式教学:让思政课活起来
18740300000012

第12章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苏)瓦西留克(黄明等译).体验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6](美)杜威(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美)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8](德)伽达摩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9](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0](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16]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17]汉语大辞典编委会.现代汉语大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

[18]辞海编辑委员会.词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9](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论教育(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0](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论教育(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1]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2]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23]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5]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6]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7]袁贵仁.人的哲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28]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9]杨四耕.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0]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1]王天思.名人体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239

[3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98

[33]高慎英.体验学习论——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34]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35]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

[36]杨四耕.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7]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教育出版社,2001.

[38]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

[39]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0]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1]金生.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2]彭聆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43]王一川.审美体验论[M].上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44]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5]郑金洲主编.体验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6]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03

[47]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6.

[48]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

[49]崔红丽.充分开展体验式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50]夏俐.试论在道德教育中榜样示范的有效性[J].交通高教研究,2004:05

[51]毕明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理论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1

[52]李放滔.对体验教育的认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

[53]蒋友梅,胡弼成.论体验教育与道德内化[J].煤炭高等教育,2005::03

[54]陈建华.体验式教育的心理学分析与实践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6:02

[55]杨洁.德育的缺失与实践体验性德育活动模式的建构[J].民办教育研究,2009:05

[56]夏丽萍.德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思维逻辑支点及实施原则[J].现代教育科学,2009:03

[57]谭咏梅.高校体验式德育教学载体类型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7

[58]吴锡改.论教育的体验操作[J].现代教育科学,2004:04

[59]金琴.高校大学生体验式德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07

[60]季诚均.试论隐性德育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1997:02

[61]段庆祥.铸魂:大学一切学科教师的教学使命——大学课堂教学渗透思想教育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06

[62]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1:02

[63]石美萍.体验:道德教育之本真所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23(1).

[64]沈玲娣,陶礼光.体验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教育,2005(Z1).

[65]闫守轩.体验与体验教学[J].教育科学,2004,20(6).

[66]肖海平,付波华.体验式教学:素质教育的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研究,2004:01

[67]张蓉.体验式教学模式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6).

[68]和学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与主体性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02

[69]周杭军.论以人为本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学报,2009:11

[70]李小玲.论高校体验德育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71]王承欣.中等职业学校体验德育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72]李创斌.构建以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模式探索——生活世界关照下的一种德育实践[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5.

[73]张汉芳.论道德教育中的体验[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74]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75]王磊.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6.

[76]邱勤.析道德教育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问题[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77]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78]张宇.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D].长春:吉林大学,2006.

[79]张志泉.体验教育一当代教育的呼唤[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4.

[80]赵玉平.强化高校体验性德育模式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5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1]范清义.大学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