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平立专病论治
女性不孕问题,是个千古话题,而到了今天,此现象越来越严重。据统计,过去每10个适龄妇女,就有一人不孕,到了今天,已经上升为2~3人。其原因有污染说,有饮食说等,但人流过多和生育年龄过晚,也是许多人不孕的两大原因。调查得知,在不孕不育群体中,女性不孕占55%,男性不育占35%,男女双方共同问题占10%。
臧平立认为,女性不孕症在中医上可分5类:一是肾虚不孕;二是血虚不孕;三是血瘀不孕;四是肝郁不孕;五是痰湿不孕。他认为,关于女子不孕症,调经是孕育的先决条件。古有“调经种子”之说。《女科要旨》云:“妇人无子,皆因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因内有七情之伤,外有六淫之感,或气血偏盛,阴阴相乘所致。种子之法,即在于调经之中。”但必须肾气旺盛,任脉通,冲脉充盈,月事才得以如期来潮,从而具备孕育的功能。
月经失调,有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过多过少、崩漏、经闭、痛经等。可根椐各种原因,分别治疗,为孕育创造条件。有些病例,经事调准,随即怀孕。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部分患者常月经来时多如注,或腹部剧痛,用化瘀活血调经法,症状好转后,即受孕。因该症多宿瘀内结,在盆腔内引起生殖器官粘连和输卵管阻塞,以致运卵通道不畅或不易受精,累及卵巢则引起卵巢功能失调。故一般不受孕的发病率较高,用活血化瘀法,能使上述情况改善,对受孕很有帮助。
总而言之,生殖功能本与生俱有,因体质、器官、功能等原因造成孕育障碍,治疗应遵循自然规律。通、调、补、养,整体调节,以达到恢复人体自然生殖功能。
基于这种治病机理,臧平立依据祖传医术和临床实践经验,在这些年的治疗女性不孕过程中,作出了优异的成绩,甚至可称为奇迹。
(一)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据有关资料表明,不孕病人中输卵管不通而致不孕约占1/3。输卵管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输送精子、卵子和受精卵以及提供精子贮存、获能、顶体反应和受精场所等生理功能,如输卵管阻塞不通,那必将造成不孕。
输卵管怎么会不通呢?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和结核感染。尤其是人工流产后、分娩后、手术后的炎症感染、泌尿系统炎症感染、月经期过性生活、子宫内膜异位、严重的阑尾炎也可能波及输卵管而使其阻塞、粘连、积水而致输卵管不通。此外,先天性畸形、输卵管发育不良、扭曲、功能障碍及息肉等,都可引起输卵管不通。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对症治疗。因为输卵管的生理功能:①卵子和捡拾;②卵子的运输;③精子的运输和激活,所有这些功能必需靠输卵管黏膜纤毛活动,输卵管里蠕动和节断性收缩。进入阴道的精子经过重重关卡,才能受孕。
治疗输卵管不通的西医方法很多,如:输卵管通水、通气、宫腔内注射药物、内服药物、针灸以及外治法。对于粘连严重者,必须做“输卵管粘连松解术”、“输卵管吻合术”、“输卵管造口术”等。最后顺便提一下,不要一味用“通水”一个方法治疗,多次通水可造成输卵管积水更加严重,子宫肥大,输卵管形成水囊,使输卵管功能紊乱,使不孕症更加复杂化。还有,因为做输卵管通水患者痛苦大,使对疼痛敏感的患者极易造成假性不通。
输卵管不仅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渠道,而且还具有排卵、贮卵、输精、提供精卵结合的场所、输送孕卵至宫腔以便及时到达宫腔内膜之功能。输卵管不通,多由输卵管发生炎症所致。在急性炎症期,管壁红肿增厚,未能及时有效治疗,管腔内积有渗出液或脓液,形成输卵管积水或积脓。如治疗失当,则成慢性炎症,黏膜粘连,而致管腔阻塞。也可由于急性炎症期不明显,开始发现即成慢性炎症期,而致输卵管不通。但管腔内轻度粘连,或部分阻塞者,亦常有之。现代医学认为,引起不孕之输卵管疾病有先天性输卵管发育不良,功能性输卵管痉挛,炎症性输卵管阻塞,结核性输卵管不通,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中医根据临床表现及病因,认为可包括于症瘕、痛经、带下、无子诸门之中,其急性炎症期,与热入血室一证,又有相似之处。其病因病机,可因肝郁气滞,瘀滞胞脉或寒凝瘀阻,精卵相遇受障。
1.临床表现
临床上表现为下腹隐痛,腰痛或月经异常,但有不少患者除不孕外,并无任何自觉症状,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确诊输卵管梗阻部位及程度(完全或部分梗阻),如见输卵管细长,呈串珠或僵直状为结核性可能,治疗难度大。在判断造影结果时,还应特别注意子宫位置、大小,宫腔有否变形,边缘有否不整齐或不规则,有无充盈缺损,造影有无进入血管及宫颈管扩大或呈羽毛褶皱等征象。其他如经血的细菌培养和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亦常被用于输卵管炎的辅助诊断。
2.辨证要点
输卵管阻塞不通在祖国医学中无记载,其症散见于“无子”、“断绪”、“带下”、“痿瘕”、“月经不调”等章节中。患者多因月经不调,带下增多,腹痛且胀,腰酸痛,结婚数年不孕而来就诊。丹溪云:“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二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拙见似指此两歧而言,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输卵管。
中医认为慢性输卵管炎引起之阻塞,多因经期摄生不填,邪毒入侵胞宫,气血不调;宿血积于胞中,新血不能成孕之故。临床所见,往往虚实夹杂,且为“瘀”阻所致。如《石室秘录》所云:“任督之间倘有症瘤瘕之症,则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故临床治疗以化瘀消积为主,根据病机之不同,也可以攻补兼施。但须兼顾及肾。《素问·奇病论》云:“胞络者系于肾。”只有在肾气之作用下,才能有助于胞络通调,以利孕育。引起输卵管阻塞不通之原因很多,多因急性、慢性输卵管炎,或慢性盆腔炎,或输卵管结核等引起。慢性输卵管炎引起输卵管梗塞所致不孕,病情复杂,病程长短不同,体质强弱有明显差异,临床表现各异,且多有兼症。结核性输卵管炎绝大多数属继发性,原发病灶主要在肺,有时亦继发于结核性腹膜炎,而结核的初次感染往往发生在月经初潮年龄,因此结核性输卵管多发病在青春期。
3.体会与讨论
输卵管阻塞不通之患者,往往兼有胸闷乳胀之症,于经前及排卵期乳房胀痛尤甚。有的病例则系早年生子而夭,抑郁于怀。此类患者,证属肝气郁结,影响冲任失调,治宜养血调肝为法。故除平时服用化瘀通络除湿之剂外,当于每次月经前乳胀时服用下方,到月经来一两日停用,方以追逐散加香附、郁金、合欢皮开郁行气,则肝木条达舒畅;加路路通疏肝经气滞,消除胸腹气胀。
若此症兼有月经不畅,有块,色暗红,量少等气滞血瘀之症,则经期间服用活血化瘀药为治疗此症的最好时机,每能收到去瘀生新之捷效,尔后逐投益气补肾之品而孕。
对于肥胖型之输卵管不通患者,除了湿滞瘀阻造成不孕之外,还往往合并内分泌紊乱,性激素减少等症,此类患者,在除湿化瘀的前提下,配合养血调经,但不可漫投厚味滋腻之品,或补肾助阳药。否则滋腻助湿,壮阳损阴,体湿阂除,地道疏浚则无补虚碍邪之虞,再以补肾生精为主,使肾强精充,冲任得养,月事循常,则易受孕矣。
另外,在基础体温上升之黄体期,阳虚者可加用补肾壮阳助孕药,如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紫河车均可选用,阴虚者,可加用益精或阴阳平补之品,首乌、枸杞等可为当选之列。
本病的另一特点是临床见症以肝肾两经病变居多,临床观察表明,肝经症状之改善与妊娠率较趋一致,说明肝经馈滞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形成关系密切。
本病多为实证,故以攻为主,在治疗的适当时机,宜加入益气补血药,取攻补兼施法,有些患者,服药开始往往腹痛加剧,待粘连散后,则腹痛大减或消失,此时攻药应逐渐减少,根据患者的病情可用补肾、健脾、调经等方法选择应用之。
在临床观察中,也注意到宫腔内注射疗法对疏通输卵管较中药为快,但对治疗输卵管疤痕挛缩、输卵管周围粘连或输卵管粘连萎缩性改变,以恢复输卵管的蠕动功能不如中药治疗为佳。另外,人流后发生生殖功能障碍也应引起注意。
中医学认为,不孕与肾气、精血、冲任脉关系密切。针灸治疗输卵管不通者,取任脉经之关元、气海穴以调补冲任;阳明经太冲,配内关穴以疏胀解郁理气;三阴交以补益肝脾肾三脏,妊养冲任脉;阳引经足三里、外陵、大巨、归来、水道等穴以理气和胃,调理八脉;更配足太阳公孙穴,与冲脉相通,增其通调血海之功。
双侧输卵管完全性阻塞者,治疗光凭介入、通液等不易奏效,在内服药的同时,结合局部治疗,如理疗、热敷、灌肠等综合措施,以利炎症消散,粘连松解,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西医治疗输卵管不通还有许多问题没解决,治疗技术不成熟,而中医在几千年的治疗史的基础上,已经非常的成熟。如果经真正的传统中医师治疗,效果会非常好。
4.病案举例
案例(肝郁气滞型):赵某某,女,29岁,初诊月期:2000年7月3日。患者3年未孕,每次月经来潮,量少色淡红,腹痛尤甚,面色滞暗,烦躁易怒。妇科检查输卵管通气结果:双侧输卵管不通。腹胀,右脐尤甚,取卧位时满腔皆胀,少腹两侧不时尚有游走性隐痛。脉弦数,苔薄白。
证属:肝郁气滞,气碍血行。
治则:疏肝理气通络。
方剂:方用通络1号方,水煎服,7剂。
二诊(7月15日):药后腹胀较重,有重坠感,似月经欲行,少腹右侧有时亦痛不敢按。宜下方调治:柴胡10g,益母草12g,酒炒当归15g,川芎6g,吴萸4g,香附6g,茯苓15g,白芍10g,红花6g,砂仁10g,炙甘草6g。水煎服3剂。
三诊(7月20日):16日傍晚经水下,量较前多,色正常,腹末作痛,月经过后又服通络1号方,月经来时又服上方,连续服用3个月后检查:“左侧输卵管已畅通。”更方调治,药用通络1号方去茜草、赤芍、路路通,加仙灵脾15g,枸杞15g,菟丝子15g。半年后患者家属来告:已怀孕。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
早在1860年前Rokitansky首次发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当时并没引起重视,而现在此症与子宫肌瘤一样已成为妇科中的常见病。此症发病年龄最小15岁,最大可在66岁,密集发病年龄约在30~49岁之间,病程有2个月至28年不等。据报道,子宫内膜异位发病率占人群为10%左右,占不孕妇女中的15%、20%,在不明原因的不孕妇女中竟高达70%~80%。此症发生率之上升可能与诊断水平之提高,人工流产和放置节育环等计划生育措施有关,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发生恶变的极为罕见。
子宫内膜异位症往往发生在子宫直肠窝或阴道直肠膈的部位。其临床症状常随内膜异位部位不同而各异。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甚至牵引阴道、尾骶以及肛门直肠之间,有剧烈的坠胀痛及性交痛,也有的辐射痛至上腹部或胁肋部等处。疼痛拒按,病久则喜按。如果子宫内膜异位发生在宫体,则宫体增大,子宫收缩行经时而见经量过多,且经量过多痛愈剧。亦有些病人,无痛经史,只是在妇科检查或手术时,才发现子宫内膜异位。
中医学认为,本症多因人工流产,非时行房,或六淫侵袭等因素损伤冲任,累及胞宫,气血凝瘀,结为瘕聚,影响坐胎而致。临床以痛经为主症,且不得孕育。此症包括祖国医学“痛经”、“无子”范畴。
1.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很多,如痛经(以继发性痛经呈进行性加剧为主)、月经异常、不孕、性交痛、盆腔痛、低热以及白带增多和经期不适等。由于异位内膜存在雌、孕激素受体,因此临床症状和体征往往呈现其固有的周期性。痛经、不孕、月经异常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性交痛病史常因患者隐瞒而不易获得。妇检可发现异位结节或包块,腹腔镜和B超有助诊断。在作妇科检查时,应对子宫后壁、子宫骶骨韧带和子宫直肠窝仔细检查,如摸到1~2个豆粒大小之触痛结节即可作出诊断。不伴有子宫直肠窝病变的卵巢巧克力囊肿,内诊时和附件炎性包块十分相似,做子宫输卵管造影。若显示双侧输卵管通畅,基本上可排除炎性包块。但由于个别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累及输卵管或并发输卵管炎症。故看到积水、不通等改变,甚至完全不显影时,并不完全排除本病。
2.辨证要点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除渐进性的剧烈痛经外,常合并月经过多,不孕症,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祖国医学古籍中虽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名,但从其临床症状来看,属于痛经、月经过多及症瘕等范畴。
痛经一症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经水不利,少腹满痛。”《医学入门》云:“血滞瘀积于中,与日生新血相结搏则为疼痛。”清代王清任于《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条下云:“此方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据临床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异位不同,阶段不同,症状与体征也各不相同。本病之成因,按现代医学观点,是子宫内膜异位,它的一系列症状,主要是由于异位之内膜在女性激素周期性作用下,增生—分泌—脱落出血,而血出无路,积聚在某一部位,刺激局部组织所形成。无出路之血中医谓:“离经之血”。亦为“瘀血”,“瘀血”这个病理性产物形成以后,则又反过来成为致病因素。故“瘀”是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和体征之关键。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曾云:“痛聚令人腰痛不可俯仰,横骨下有积气,坚硬如石,少腹里急苦痛,背臂疼痛,深达腰腹,下挛阴里,若生风冷,子门僻,月水不时,乍来乍不来,此痛令人无子。”这里的血瘀症象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部分症状相似。《医学汇海》云:血症??成块而作痛也。《石室秘录》也云:“任督之间,倘有症瘕之证则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实质是血瘀,而血瘀症瘕之机理,《景岳全书》则云:“瘀血留滞作症,唯妇人有之。其证则由经期或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意怒伤肝,气逆血留;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或积劳积弱,气弱不行。总之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成症矣。??妇人久症宿痞,脾肾必亏,邪正相搏,牢固不动,气联于子脏则不孕”《女科经纶》亦云:症瘕“多兼七情亏损,五脏气滞乘违而致。”
总之,血瘀的形成在脏多为肝脾气郁所致,在邪多的寒、湿、火三气凝结瘀致,瘀血雍滞,易生他变。故据子宫内膜异位症之临床表现可看到:气滞、血瘀及寒邪收引,不通则痛,发为痛经;若肝脾统藏失司或火盛阳亢及瘀阻脉络,血不归经,即为崩漏:脾肾亏损或瘀湿阻滞胞络,即为不孕;瘀滞日积而成肿块、结节。所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证论治必须着眼于血瘀及其复杂之病理变化。
3.体会与讨论
正常内膜剥落的经血是脏腑、气血、经络作用于胞宫的产物,是胞宫藏泻功能的表现。异位组织的出血是冲任二脉和胞宫藏泻功能的异常表现,这种不正常的出血而成为瘀血,久而聚积成症瘕,导致胞脉瘀阻不通,致使两精不能相搏故令无子。故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以瘀阻为主的病变。瘀阻之因,或脏腑机能不振,阳虚内寒;或因寒湿侵袭,血遇寒凝;或因气血虚弱,气虚血凝;或因血热阴耗,血受热熬;或因痰湿搏结,均可致瘀。故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
根据中医理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血瘀”范畴,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原则。已知活血化瘀药有改善子宫微循环,促进血肿包块之吸收和刺激骨髓造血作用,抑制肿瘤生长,调整女性激素之比例,增加吞噬细胞之功能、抗炎镇痛及防止粘连之作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虽以“瘀血”为主,久而久之,也会胞脉瘀阻不通,导致肾虚,如内膜异位症病变在卵巢,会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以致不排卵和引起黄体功能不全,表现为月经不调,先后无定期,月经量过多,体温曲线呈单相或高温相持续时间短。
益肾温经活血法也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方法之一,因胞脉系于肾,肾为生殖发育的物质基础,如果肾气盛,肾阳充,自能温湿胞宫,胞脉,助孕有子。子宫内膜异位症若病变在卵巢,则卵巢内分泌功能发生障碍,基础体温表现为单相,或由低温相上升至高温相,高温相上升缓慢,高温相维持时间亦短于9天,这些均反映出卵巢内分泌功能不良。故用益肾温经活血法可改善卵巢的血液循环和卵巢的女性激素的分泌功能,使子宫内膜因黄体激素分泌欠佳所出现的分泌不良的图像,变为正常的分泌图像,这就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因而基础体温曲线逐渐恢复正常,标志患者将有孕育之希望。
月经过多通常治以止血为主,而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崩漏,如单纯用止血法则效果不显。因此症多宿瘀内结,血不归经所致,治以活血化痰为主,佐以固摄,随证兼参温、凉、攻、补诸法。化瘀止血类药可用蒲黄、花蕊石、三七、血竭等,既能化瘀,又能止血,且可定痛。在经前3~5天服药,借以搜瘀血,达到止血定痛之目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通过保守性的手术治疗,其目的是通过手术尽可能为患者保存并改善生育机能,包括切除或烧灼一切异位症的病变。术中尚需保留部分卵巢,以维持其性腺功能和生育机能,保守性手术被认为是改善受孕机能最好的方法,其效果优于孕激素和丹那唑,单独应用,术后妊娠率可达50%以上。但保守性手术的最大问题在于术后复发,其中部分病例仍需再次手术。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患者,宜从患者的年龄、病情轻重和对生育的要求选择治疗方案。若已有子女之中年患者主要是手术切除病灶和子宫;45岁以下,至少保留一侧卵巢,术后应用半年孕激素以减少复发;年轻而又渴望生育的患者,则需根据具体情况制订治疗方案。
4.病案举例
案例(肾虚血瘀型):金某某,女,28岁,已婚,初诊日期:2001年8月21日。患者月经初潮以来,经行超前,经量甚多,有血块,伴有腹痛,块下则痛减,平时性感不快,大便秘结,结婚3年未孕。妇科检查宫体中位,大小正常,后壁有结节,如黄豆大小,触痛明显,左侧附件增厚。脉弦细,舌苔薄黄,舌边有瘀点。
中医诊断:症瘕致不孕。
西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
证属:肾虚瘀阻。
治则:先宜理气活血,化瘀消瘕。
方剂:方用五灵散,服药经3个月经周期,当月痛经开始减轻,次月痛经减大半,第3个月痛经完全消失,结节缩小。继用上方加减治疗2个月,结节消失,经汛复常,续用排卵4号方加减治疗,尔后妊娠生一男孩。
(三)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
子宫是发生月经个孕胎儿之主要器官。受精卵着床需要一个发育正常之子宫,如子宫发育欠佳,受精卵难以着床发育成胚胎,即为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症,子宫发育不良者,妇检多为子宫偏小,但单纯小子宫不一定是不孕的直接原因。青春型子宫是临床上最常见之发育不良类型,主要由内分泌影响不足所致。中医学认为,子宫发育不良所致女子不孕症,多由肾气不足,精亏血少,胞宫虚寒,肝郁气滞,冲任气失调所致。肾虚血少者,多见有月经量极少,经期正常,行经1~2天,血色淡,形体瘦弱,腰酸腿痛,多年不孕,脉虚细,音质淡等症候。
1.临床表现
子宫发育不良者往往婚后多年不孕,并以月经初潮迟缓,面色晦暗,形体瘦小,性欲冷淡,月经后期色淡、量少,甚则经闭等为其临床主要特点。妇科检查:多为子宫偏小,卵巢发育不足,取子宫内膜检查为增殖症或子宫腺体分泌欠佳,或无异常发现,但其体温测定为单相性无排卵型月经。
这类患者通过妇科双合诊检查初步得到诊断。依靠B超和盆腔充气造影可以确诊。严重子宫发育不良病人往往合并内分泌功能失调及全身疾病,必要时宜测定FSE、LH、T、P、E2及进行其他脏器功能之检查。
2.辨证要点
中医学认为,子宫发育不良致不孕者,多属肾气不足和血少精亏型。《圣济总录》云:“妇人所以无子,由于冲任不足,肾气虚寒故也。”缪仲淳又云:“女子系胞于督、心胞络,皆阴贼也,虚则风寒乘袭子宫,则绝孕无子,非得温暖药,则无以去风寒而资化育之妙,加引经至下焦走肾及心胞,散风寒暖子宫为要也”。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真阴真阳,肾虚真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胞络冲任,胞宫因之不能摄精成孕,故患者往往婚后多年不孕,月经初潮推迟,经行后,经量少,色淡,形体消瘦,腹冷肢凉,冬季为甚。妇检可有子宫偏小,卵巢发育不良,也有无异常发现者。正如傅青主所云:“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今胞宫既寒,何能受孕”。
朱丹溪说,妇人无子,是由血少不足以摄精所致。患者或因先天不足,或平素体弱,或久病、失血。伤宫,或脾胃虚弱,化源不充,均能导致宫血不足,冲任空虚,胞脉失养,以致不能摄精成孕。《医宗金鉴·妇科心法》云:“治妇人瘦弱多由血少而不能受孕。”临床常因素体血枯或失血过多,以致冲任空虚,不能摄精成孕。大部分患者也因饮食失调,体质过于消瘦,血少气虚而致不孕。
另外,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症中,尚有肝郁气滞、痰阻胞宫的类型。肝郁不孕,多因阴血本亏于先,肝脉失养,复由性情不畅,善感多郁,肝气郁结而致;痰温雍阻胞宫者,亦为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原因之一。朱丹溪云,妇人肥盛者,多不能孕育,以身中有脂膜闭塞子宫,月经不行。形体肥胖,脾虚运迟,痰湿内生,雍阻胞宫,影响受精,不能成孕。总之,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乃先天禀赋不足,法当调理阴阳,重点温肾,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重在温肾又具促进生殖之作用;若为血少精亏型,治疗以大补气血为主,配以益肾化精品,充先天之不足,补后天之亏损,使阴阳并补,气血惧生;若为肝气郁结型,则以养阴理气,疏肝解郁之法而治之,使其情怀欢畅,机体阴阳得以调整而有孕育之机;而痰湿阻滞型。治宜导温化痰治其标,健脾温肾治其本。
3.体会与讨论
卵巢功能正常的子宫发育不良患者,可用人工周期疗法给予治疗。开始剂量宜大,乙烯雌酚0.1mg/d,乙茂酚1mg/d,共3~6个周期,待子宫发育后再酌情减量或停药。对子宫发育不良合并前屈者,通过扩宫颈和诊断性刮宫常能妊娠。
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症,虽系在肾及冲任,重在经血,当以温肾暖宫,益精养血为主,但分而论之,又有肾气不足、气血虚弱、痰温雍盛、寒湿凝滞种种不同。故切不可胶柱鼓瑟,一味温肾,专论暖宫,否则无孕子之功,反有伤母之过,况且,纵为宫冷不孕之症,亦勿忘养血益阻,水中补火。
痰湿雍盛也为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症之一型,此为痰湿不化,下注胞宫,阻滞胞络,以致气滞血瘀,形成经闭,痰浊是本,痰滞是标,痰浊不除,气滞难通,废血不去,专以活血行痰法无效,故以燥湿化痰,健脾调经法治之,如燥湿启宫汤之运用。
子宫发育不良者除了月经不调外,临床上又多具有血虚症状,治疗此患者,月经前以调经为主,经后以养血为主,排卵期以助孕为主。子宫发育不良而经闭者,当先投以大剂补肾养血之品,待肾壮精充之后,则又以桃红四物汤加续断、狗脊、丹参、木香等药,经汛自然而来,月经正常以后,再以益肾调经药中重点加用助孕药。
据笔者临床观察,血虚不孕者,妇科检查多属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良者,临床又以血虚为主要症状,而血虚又多兼肾虚,如经量少,色淡,周期后延,头昏心慌,肢软腰酸等。笔者用补血养宫汤:根据不同兼症,分别加减用药,而气血不调之患者,则往往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只是月经不调。若将月经调理得当,自然孕育。因此,对这类患者,每以疏肝调经为法。
根据临床观察,补肾益宫汤中菟丝子似有促进子宫发育的作用;紫河车、仙灵脾有助孕作用;而紫石英一味,具有兴奋性腺之作用,可促成发育不良性卵巢成熟排卵,故可调整妇女的生殖机能而提高疗效。
子宫发育不良者,往往因子宫内膜营养不良,或子宫内膜结核而引起月经不调,甚则经闭不孕。若兼有月经不调症,当先调经,待月经正常后,可于排卵期前后在养血固坚药中,加重峻补冲任之品,鹿角霜、紫河车等皆可选用。
子宫发育不良者中,也有无排卵性月经的患者,诊此病例,当使其做基础体温的测定和子宫内膜的检查等,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多数无排卵性月经的病理实质拟属血虚肾寒,其治疗,当先除其标症,以理血调经为主,待月经正常后,再以补血温肾固其本。补血者,顾护受孕之物质基础;温肾者,促进卵巢之排泌功能。补血以四物汤为主,笔者善减加紫河车、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能补血固肾益损,温肾助阳药并又擅用菟丝子、仙灵脾、阳起石、肉桂、鹿角霜等。
无排卵性月经患者中,除了肝肾虚损外,由于气滞血瘀伤及经络,导致冲任失调而不孕者,也不乏其人,可于补肾益宫汤内酌情伍入活血化瘀之品,如赤芍、泽兰、苏木、刘奴等。
4.病案举例
案例1(肾气不足型):崔某某,女,26岁,已婚,初诊日期:2000年3月10日。患者16岁月经初潮,经期常错后,量少色淡,2~3天干净,用纸半包许。经后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婚后4年未孕。妇科检查:子宫发育偏小,略有后倾。脉沉细,舌淡苔白。
中医诊断:无子。
西医诊断: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
证属:肾气不足。
治则:温肾养血。
方剂:补肾益宫汤,水煎服,7剂。
二诊(4月18日):药后于4月10日月经来潮,量较前多,经色转红,4天干净,用纸药1包。现仍腰痛膝软。上方续服14剂。药后月经如期而至,色量均可,以续调理数周,后即受孕。
案例2(气血虚弱型):孙某某:女,31岁,已婚。初诊日期:2001年5月5日。患者3年未孕,17岁月经初潮,经来腰腹痛,经前有头晕、恶心呕吐,月经先后不定期,量少,色淡红,经期腰腹痛,喜暖,喜按,心慌,气短,乏力,多梦。妇科检查子宫偏小,后倾。脉细缓,舌淡苔薄。
中医诊断:无子。
西医诊断: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
证属:气血虚弱,心脾不足。
治则:益气养血,补益心脾。
方剂:方用补血养宫汤,水煎服,14剂。药后月经周期正常,色正常,腰腹已不痛。继服续嗣益母丸2个月后月经延后半月来至,查妊娠免疫试验阳性,后足月分娩一女孩。
案例3(痰湿雍盛型):郭某某,女29岁。初诊日期:2000年8月12日。患者婚后4年未孕,每届月经延期10天至半月,量少色淡,无块。形体逐日丰胖,时有呕吐痰涎。妇科检查子宫小于正常,附件(一)。脉细滑,舌淡苔白腻。
中医诊断:无子。
西医诊断:子宫发育不良性不孕。
证属:痰湿雍盛,胞宫脂塞不孕。
治则:燥湿化痰,健脾调经。
方剂:方用燥湿启宫汤。服药1月余,月经趋正常,形体略减,精神振作。再拟上方加减,先后调治3个月,月经过期不行,3次晨尿妊娠试验阳性,体质尚好,未再服药,后足月顺产一男婴。
(四)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现代医学之病名,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不调,闭经,长期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不育,毛发增多,体形壮实或肥胖等症状和体征。少数患者可有多毛等男性化体征,双侧卵巢呈多囊性改变或增大,常用诊断方法为盆腔气腹造影或腹腔镜检查。
1.临床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多发生在20~40岁生育期妇女,患者常因月经不调或不孕就诊时被确诊。其临床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停经3个月以上)或无排卵型子宫出血,体形较胖、壮实、毛发浓密或轻度多毛,基础体温单相,阴道涂片提示雌激素水平偏低或正常,尿17酮正常或略高,气腹造影提示双侧卵巢增大(大于1/4宫体)。另外,患者一般均主诉腰酸、乏力、白带少、大便溏薄或怕冷等现象,舌质淡或淡红,脉细,部分尚有痰湿夹杂之症。
2.辨证要点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中医古籍中无此专论,其病因病理多与肾虚、痰湿、肝郁有关。如《圣济总录》云:“妇人所以无子,由于冲任不足,肾气虚寒放也。”临床观察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多数发病于青春期,不少患者月经初潮年龄推迟,月经失调,稀发以至闭经。因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肾气虚衰,不能化生精血为天癸,诸经之血不能汇集冲任而下,而成闭经。《丹溪心法》云:“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约半数伴有肥胖症,皆因痰湿阻滞,气机不畅,冲任不能,生化机能不足,月事不调,故不能成孕。《妇科要旨·种子篇》云:“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由内有七情之伤,外有六淫之感,或气血偏盛,阴阳相乘所致。”多囊卵巢综合征亦有与七情相关,因七情六欲纷扰,肝木失条,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月事不调,难以受孕。
另外,多囊卵巢综合征还应注意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如垂体性闭经可通过临床症状、垂体功能检查及蝶鞍部X线摄片检查;卵巢功能不足卵巢功能早衰表现为雌激素水平低,LH和FSH值均明显升高;卵巢男性化肿瘤绝大多数为单侧性,中等大小,质地偏实;有功能性子宫出血时应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鉴别。可作诊断性刮宫,尤其双侧宫角不可漏刮,注意宫腔的大小和形状,宫壁有无高低不平或软硬不一,标本应送病理检查,了解子宫内膜情况,以排除子宫内膜癌。
3.体会与讨论
本综合征之病因病机较复杂,起因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尚有争论,至今尚难以一个机制来阐明本综合征的各项变化。根据中医“肾主生殖”,“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天癸至??”等理论,结合实践中不少患者均有青春期月经失调现象,认为本病与肾气相关,与七情有关,在临床实践中,用补肾法为主的前提下,或清肝,或祛痰或化瘀,均可取得较好效果。
对本病之诊断,最好能辅以腹腔镜等多种检查,否则可能诊断不确。因具有多囊性卵巢患者,并不限于Stein—Lev—enthal综合征,不一定多毛和肥胖,因长期闭经也可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有的还能稀发排卵,且双侧卵巢增大者也不一定都是多囊性卵巢,卵巢不大者也可能是多囊性卵巢。
多囊卵巢综合征之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据有关报道认为:由于下丘脑周期中枢发育障碍,雌激素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失常,下丘脑释放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失去周期性,以致垂体释放LH与FSH的比例失常,缺乏月经中期的LH峰,导致卵泡发育和排卵受阻。也有的学者认为:该病可能是由于卵巢酶系统发生紊乱,使卵巢中雄烯二酮和睾丸酮不能合成雌酮及雌二醇,故血浆中雄激素增高。
补肾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先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而达到治疗之目的。同时,尚可辅以夏枯草、浙贝母、穿山甲、天丁、炙胆星等化“痰”软坚药物,促使多毛现象好转。
中医中药治疗本病,一般从痰湿、肾虚、肝火、血瘀治之。因双侧卵巢增大,包膜增厚,故用化痰软坚散结之品,如昆布、海藻、山甲、天丁等;或月经不调、排卵障碍和不育,从补肾着手;也有在月经周期相当于排卵时加用活血化瘀药物以促使排卵,均会取得较好疗效。同时须注意运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这也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氯羝酚胺自被应用于临床以来,常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但该药有使卵巢增大甚至使囊肿破裂之副作用,故如果中医辨证正确,先用中药提高雌激素水平,再加用其他疗法,无副作用,且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
有文献指出,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患者,有形成子宫内膜癌的高度危险,推测和性激素不平衡有一定关系。因此,治疗当中,应注意对病人内膜情况的随访。
4.病案举例
案例(肾虚痰实型):朱某某,女,28岁,已婚,初诊日期:1999年6月6日。患者13岁初潮,月经稀发,经期长短不一,继则闭经,婚后2年未孕,形体渐胖。患者有腰酸,四肢不温,怕冷,盗汗,口干等症状。检查盆腔气腹造影:双侧卵巢大于宫体1/4,双侧输卵管通而欠畅,基础体温以单相曲线为主,偶尔呈双相曲线。脉细滑,舌苔薄白。
中医诊断:无子。
西医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证属:肾虚痰阻。
治则:补肾祛痰化瘀。
方剂:方用益肾祛痰汤加减治疗。上方加减9个月后,基础体温出现双相曲线,月经基本正常,症状稳定。改五子调经汤加减,半年后妊娠。
(五)盆腔炎性不孕
盆腔炎是妇女盆腔器官发生的炎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等,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腰骶酸痛、月经不调、痛经、带多、婚后不孕等,此种疾病可局限于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同时发炎。急性盆腔炎是盆腔的急性炎症,根据发病部位有子宫内膜炎为主的子宫体炎、宫腔积脓、急性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等;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成,也有的病人失治而成慢性,常见下腹疼痛、低热、带下增多等症,病情迁延日久不愈;结核性盆腔炎是感染了结核杆菌而引起的生殖器官之炎症,也可由其他的结核病灶传播而来。病变部位以输卵管部位为多见,其次为子宫内膜。急性盆腔炎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盆腔腹膜炎或弥漫性腹膜炎,甚至造成菌毒血症,危及生命。
盆腔炎性不孕是指妇女盆腔急、慢性炎症所致之夫妇同居1年以上不能受孕而言,属祖国医学“症瘕痛经”、“带下病”、“月经不调”等范畴。由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或外邪侵袭致使胞宫瘀血阻滞而不能受孕。
1.临床表现
急性期:高热寒战,腹痛拒按,白带增多呈脓性有臭味,或伴腹膜刺激症状,阴道充血,穹隆有触痛,子宫颈充血、水肿、疼痛明显,有时可扪及肿物。化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增多。慢性期:病程长,下腹隐痛及下坠,伴腰骶骨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故以腹痛、带多、低热、神疲乏力、月经不调为特点。妇科检查可发现附件增厚或有包块触及。结核性:腹痛、低热、月经不规则,继则闭经,带多不孕等,甚至全腹痛或伴腹水。妇科检查与慢性基本相同,伴结核性腹膜炎时可触及团样肿块,诊断性刮宫或子宫输卵管碘油与气腹造影可协助诊断本病。
2.辨证要点
盆腔炎发病之因,多由分娩,流产或刮宫时,消毒不严,或月经期、产褥期不注意卫生,或经期不禁房事,或使用不洁月经垫均可引起上行性感染而成。腹腔其他脏器炎症(如阑尾炎、腹膜炎等)变化,也可直接蔓延到生殖器官而引起盆腔炎。属结核者,一是结核菌由呼吸道、肠道或阴道侵入体内,在盆腔形成炎症。
中医学认为,盆腔炎或因忧郁忿怒,气滞血瘀,阻滞脉络而致本病;或湿热蕴结,湿郁化热,气血凝滞而致本病;或气血瘀滞,瘀血滞留,聚而成症瘕;或劳倦过度,脏腑失调,气血不调而致本病。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多因湿热,湿浊邪毒未尽,蕴结胞脉而成。湿热阻遏,气机不畅,经脉不通而为气滞血瘀。无论湿遏抑或血瘀,皆因气机受阻而致,既成之后又加重气机不利。然而气机之调达,赖肝之疏解。《读医随笔》云:“肝者,贯阴阳,统血气,居贞元之间,握升降之枢者也,”“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借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因而调达肝气,启动少阳气化功能来调整脏腑盛衰、寒热偏颇,实为治疗本病之关键。临床当中,尚须辨别腹痛之性质,寒凝血瘀者,多少腹憋胀经来腹痛,少腹常冷;因热而瘀阻者,多经来腹痛而发烧、口干、少腹内有灼热感;因败血留结者,每形成肿块,带下腥臭;湿热下注者,带下色黄,少腹憋胀,阴痒;下焦虚寒者,腰困腹冷,手足不温;肝气不舒者,经前腹胀腹痛。总之,详审病因,细辨症状,药病相合,即可显效。
3.体会与讨论
虚实夹杂常为慢性盆腔炎病机之特点,治当扶正祛邪,两相兼顾,着眼于调,温热既蕴冲任胞宫,血分受累,理应调血为要。
慢性盆腔炎虽然在病邪上属湿瘀阻胞。但邪久正虚也常有之,或热盛或湿热久揭,耗伤精血;或湿困脾阳,脾运不健,气血生化之源匮乏;或郁久自我,木失漏润,肝血亏少。正气不足又加重瘀滞的发展,以致病积形成。若积久而正气已虚,或宿夙虚弱之体,倘专攻攻而不养正,则有邪未去而人先殆之弊。故宜顾护正气中寓以消瘕散结,则瘀消而正不伤,斯为上策,如棱莪调气汤和养阴鳖甲煎的运用。
慢性盆腔炎迁延失治,或过服久用寒凉之药,致脾肾阳虚者,亦常有之。治之常以温经散寒为主,多用艾附暖宫丸或温经汤类。然久病虚损,心累奇经,证见形体赢瘦,腰膝酸软,或乍寒乍热等。此精血亏损,阳气不能温煦者,法宜养血温经,甘温柔剂阳药为主,温养奇经,佐以辛香通络,宣畅气血之品。常用鹿角霜、巴戟、苁蓉、淫羊藿、当归、炒小茴香等出入为方。
由于慢性盆腔炎因气滞血瘀,湿邪阻遏贯穿病程之始末,故它从属于积聚症瘕范畴。《医碥》云:“积聚日久,则正气另辟行经,不复与邪相争,或邪另结窠囊,不碍气血隧道之故,此为难治,以药不易到也。”故可以祛湿化瘀药为主,辅以气味俱厚,开窍透骨,拔病外出之品,组成外用方,以内外并治,恒可取效。
本病严禁经期房事,平时注意保持阴部卫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如人工流产、分娩等,避免感染。对于能引起盆腔炎的一切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等均应积极治疗以防致本病。
急性盆腔炎有脓块形成时应采用半卧位,以利于脓液及带下的引流,同时预防结核菌之感染,如感染了结核应及早彻底治疗。
4.病案举例
案例1(湿热互结型):夏某某,女,26岁,已婚。初诊日期:2000年3月29日。患者婚后2年未孕,平时少腹腰部疼痛,带下色黄,气腥味浊,有时尿频。经前腰腹疼痛难忍,会阴、肛门有坠胀感,状如临盆。妇科检查宫颈中糜、盆腔炎。脉弦滑,舌红苔腻。
中医诊断:痛经。
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
证属:湿热互结,气滞血瘀。
治则: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剂:方用银黄汤加椿皮10g,水煎服,14剂。
二诊(4月15日):服药后腰腹坠痛明显减轻,带下亦减,色转浅淡。依上方出入又14剂,于5月9日来诊云:身无他恙。改用五子调经汤加紫石英10g,九香虫6g,续服10剂。3个月后来告:已怀孕。
案例2(明虚内热):朱某某,27岁,女,已婚。初诊日期:2000年8月1日。患者3年前小产后即未怀孕,平素腰腹疼痛,左侧为甚,带多色黄质稠,经期延后,量少夹紫块,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口干目涩,形容憔悴,困乏无力,便干溲赤。
妇科检查:左侧附件炎性包块,约2cm×3cm大。脉细弦,舌红苔薄黄。
证属:阴虚内热,气滞血瘀。
治则:养阴清热,活血通络。
方剂:养阴鳖甲煎加炙山甲6g,川楝子10g。服药14剂后,精神转佳,诸证大减。续以前方出入20余剂。妇科检查:宫颈正常,宫体中位不大,活动良好,附件包块消失,遂愈。半年后追访,已怀孕。
(六)月经失调性不孕
月经失调性不孕症,是指妇女长期月经错乱,夫妇同居3年以上不受孕者,为妇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妇科切要》云:“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内伤七情、外感六淫或气血偏盛、阴阳相乘致经水不调,经行失调,则孕育无机。古人云:“求子之道,必先调经”。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室。”若冲任调和经行准期,则孕育有机。它包括现代医学之附件炎、输卵管狭窄、输卵管包块、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痛经、闭经等原发和继发性不孕病变。
1.临床表现
经期或前或后,或数月一至,或一月数至,甚则闭经。经量或多或少,经色或淡或紫,或经行腹痛,或经期前后腹痛,或伴有附件炎、输卵管包块、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内膜炎等。
2.辨证要点
古人论无子,谓男则主于精,女则主于血。其治则,男以补肾为要,女以调经为先。盖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化血,为生殖之源。《素问·上古天真论》云:男子,“二八,肾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是言男女之孕育,在乎肾气之衰也。肾气盛者,天癸按时而至,精血充盛,自能有子;女子之不孕,虽亦属肾,但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又与冲任二脉有关。且妇人重在经血,血能搏精,则胎孕可成。故有不孕之因,既有肾气虚衰,又有冲任损伤,然其表现,则均见经血不调。正如王肯堂所云:“妇人无子者,其经必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经行作痛,或紫或黑,或淡或凝而不调。不调则气血乖争,不能成孕矣。”故古人云:“求子之法,必先调经。”然调经之法,亦当审慎。“妇人所重在血,血能构精,胎孕乃成。欲察其病,惟于经候见之;欲治其病,惟于阴分调之。盖经即血也,血即阴也,阴以应月,故月月如期,此其常也。及其为病,则有或先或后者;有一年两至者;有先痛而后行者;有先行而后痛者;有淡色、黑色、紫色者;有痰血而为条片者;有精血不充而化作白带、白浊者;有子宫虚冷而阳气不能化生者;有血中伏热而阴气不能凝成者;有血症、气痞、子脏不收、月水不通者。凡此皆真阴之病也。真阴既病,则阴血不足者不能育胎,阴气不足者不能摄胎。凡此摄育之权,总在命门。”故月经准期,则生育之机即多。调经之法,无非为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虚则补之,郁则疏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月经正常而致有孕。
3.体会与讨论
治疗月经失调性不孕症,首先必须调经,笔者依据祖国医学理论,在配制五子调经汤、温肾调经汤、活血调经汤时,抓住了健脾益肾、养血活血、调理冲任之关键,因为月经周期之建立、孕育,与肾气,天癸、冲任有着密切关系,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患者服药前激素水平偏低,服药后阴道细胞涂片示激素水平提高。如促卵汤中加用养血活血通络之品又可触发排卵,不少基础体温单相之患者服药后出现双相,或黄体功能不健好转而妊娠。
治疗月经失调性不孕症,应本着“经本于肾”和“肾主冲任”两个原则,以补肾为主。本病在月经周期的各个阶段,脏腑气血的盛衰强弱有变化,常出现不同的症候,在治疗中也需兼顾。笔者月经周期分段调治之方法,就是在补肾之基础上,按月经周期各个阶段的特点,而拟定不同之治法。
对月经不调不孕者,也须善情遣开导之法。久婚不孕,盼子心切,意欲不遂,无不情怀郁悖,心理复杂,悲观失望。治此症,须循循善诱,嘱患者“舒情畅怀,以助药力之不逮”。临床实践证明,情遣开导有时确能补药力之不及。
若经水逐渐准期后,尚须注意,如肾气不足,性欲较淡者,可在,排卵期前后服用峻补冲任之品,如鹿角霜、紫河车、巴戟天、仙灵脾、菟丝子等有助孕作用。
经失调不孕者,起居调摄与治疗效果息息相关,《医学心悟》云:“子嗣者,极寻常事,而不得者,则极其艰难。皆由男女之际,调摄未得其方也。”既治之得法,不慎调摄,亦无痊望。仿《寿世保元》“求嗣”之意,授以“积精、养血、乘时”之法,令独宿自养,待精血充盈,乘时交合,两精相搏,则胎孕可望。
4.病案举例
案例1(肝肾亏损型):周某某,女,27岁。初诊日期:2000年7月12日。患者15岁月经初期,经期前后无定期,经量很少,色紫暗,时有带下,腰酸、身倦、耳鸣、目眩,结婚3年未孕。脉沉细,舌质淡。
中医诊断:月经失调性不孕。
西医诊断:月经失调性不孕。
证属:肝肾亏损。
治则:养肝补肾。
方剂:方用五子调经汤加杜仲15g,香附6g。
二诊(7月29日):上方服药7剂后,月经曾来,量已增多,血色正常,腰酸,腿痛,少腹不适等症较往日为轻。续服上方14剂后,月经29天来潮,量已正常,白带甚少,腰腹酸痛均减。改用大排卵丸30丸,睡时服1丸,药服完后,月经未见,精神佳,遂嘱医院妇检,2个月后来告已怀孕。
案例2(肝郁血瘀型):陈某某,女,29岁。初诊日期:2001年5月6日。患者结婚4年未孕,与爱人常吵架,男方曾提出要离婚。患者神志苦闷,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经前乳房作胀,左侧少腹隐痛。妇检,子宫发育正常,输卵管通畅。脉弦,苔白微腻。
中医诊断:月经失调性不孕。
西医诊断:月经失调性不孕。
证属:肝郁血瘀。
治则:舒肝解郁,活血调经。
方剂:方用活血调经汤,水煎服,连服7剂,有经来潮,乳房已不胀。上方去蒲黄,加紫石英12g;仙灵脾15g,续服14剂,第2次月经来潮,经量恢复正常,当月受孕,后生一男孩。
(七)人流术后不孕
妇女曾有妊娠,经人流术后1年未孕者,为人流术后不孕症。全世界每年人工流产数已达5千万至1亿人之多,且年龄趋向年轻化。并发后遗症,亦有所上升,其中人流术后不孕症也为临床所常见。本病由于人流手术损伤胞宫胞络而致冲任功能失调,导致月经失调或闭经;或术后起居不慎,或术中感染病邪而致输卵管梗阻。故笔者于临床之中,探讨人流术后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并用温振疏补为主,修复和重振胞宫的生殖功能,促其摄精成孕,这是极其关键的。
1.临床表现
人流术前月经正常,术后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或输卵管阻塞以致术后1年不孕;有的患者有人流术后发热、腹痛史或妊娠组织残留,继发感染病史。
2.辨证要点
人流术后损伤脉络,或妊娠物的滞留,生殖道的感染、炎症,粗糙的创面发生轻重不一的粘连等,皆可导致瘀血留聚,胞宫留瘀,可使冲任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胞宫之修复,阻碍精卵在生殖道的运行和摄纳;胞宫损伤,脏腑经络气血失调,气血耗损,还会因胞宫与冲、任、督脉直接连属,通过经脉与肝肾脾等脏腑间接属络,而影响有关经络。脏腑之气血运行和导致阴阳平衡失调,干扰正常生殖功能;人流术后有的患者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出现变态心理,亦会导致机体生殖功能的改变。特别是人流术后长期未能再孕,或经反复多次的检查和治疗仍无好转时,往往有悲观、忧郁、烦躁的复杂情绪,或盼子不得的焦虑不安,或人为频繁的性生活,或婚姻关系之紧张,或一味进补引起肥胖等,均会给再次怀孕带来困难。
3.体会与讨论
人流术后不孕,由于禀赋素质不一,病程各异,虚损程度轻重不等,临床可有不同之表现,如月经失调、闭经、痛经、输卵管不畅或梗阻、宫腔粘连,生殖道炎症及其他全身性疾病。这些病症与继发不孕之关系则是基本固定的。
人流术后脏俯经络的阴阳气血偏颇,导致胞宫寒、肾气衰、肝气郁、脾胃虚、气血虚、痰湿盛、相火旺等,最终导致胞宫孕育失司,不能摄精妊娠。其病理特点,为寒、密、郁、虚。治疗宜分清主次,审证求因,举要治繁,去其有余以通带,补其不足以扶弱,使肾精充盛,胞脉通畅,为排卵、受精、着床各环节清除障碍。
人流术后不孕之治疗,应充分重视活血化瘀法之临床运用。因活血化瘀药能改善血循环,增加子宫、输卵管的收缩蠕动,抑制胶原性变,促增生性病变,疤痕疙瘩的软化和吸收。同时能增加卵巢等内分泌腺之供血,促进排卵。另外可以改善子宫血液供应,促进蜕膜生长发育,有利孕卵着床。
人流术后女性生殖道的局部损伤和炎症,可引起对精子抗原的免疫反应,产生抗精子抗体或其他抗体,导致继发不孕。而活血化瘀药能抑制抗体产生,消除不孕之免疫因素,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地配伍活血化瘀之品,可以起到增强疗效之作用。
4.病案举例
案例(胞宫瘀阻型):黄某某,女,30岁。初诊日期:2000年6月21日。患者3年前人流术后一直不孕,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食欲不振,经行先后无定期,小腹时有隐痛,经前乳胀,带多色黄,有腥味。妇检宫颈轻糜,左侧输卵管粘连,基础体温呈不规则双相。脉细弦,舌红苔薄黄。
中医诊断:胞宫瘀阻不孕。
西医诊断:人流术后不孕。
症属:胞宫瘀阻,湿热下注。
治则:理气化湿,活血通络。
方剂:方用五灵散去桂枝,加椿皮、木通各10g。水煎服,每月月经尽后10剂,连服2个月后,妇检左侧输卵管已通畅,经行已正常,宜滋肾振督,理气通络,方用温经导痰汤加巴戟10g,益母草15g,如是调治2个月而孕,次年足月顺产一男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