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佛本行集经
18713300000072

第72章

尔时北天有一城。名特叉尸罗(隋言削石)。时彼城内。有于一家。彼家妇女。忽尔双产男女二人。时其父母。即召明师。令为相之。是时相师。即为占之云。女薄相无有吉利。彼女父母。闻此言已。作如是念。此女今既无有好相。则不吉祥。若至长成当是谁取用其作妇。父母如是共平章已即将彼女。乞一学问外道之妇。其外道名波梨婆阇(隋言行行)。作如是言。我今乞汝此女养育。教示道法令其增长。若有所须调度供拟。我当悉与。

尔时外道波梨婆阇。即便摄受彼女养育。如是看视。其女渐渐随时长大。及至笄年。女意智成。时彼外道。波梨婆阇。妇见女大。即教彼女种种咒术种种技能。悉皆成就。意智明解种种诸论。至齿成就。端正少双。多人喜见。身体柔软。面目胜他。骨节成熟。身体正等。无所缺减。

尔时彼女身体上着一奢絺衣。在于腰下。一奢絺衣。披置肩上。手中执持三奇立拒拟澡洗时安瓶之所。游历处处村城聚落国邑王门。觅诸外道。欲共论议。欲折伏故。而渐渐行值一波梨婆阇道人。名曰最妙自在胜他。处处游历。从南天竺来往北天。时彼道人。亦复可喜。端正少双。年又盛壮。为人乐见。面目还尔胜于他人。身体整顿。支节可喜。于诸论师。最得名闻。时彼道人。见此波梨婆阇之女如是可喜端正容色为他乐睹。见已于彼波梨婆阇女人之边。生爱着心。时彼波梨婆阇之女。亦复于彼波梨婆阇道人之边。亦生染心。更相贪恋。私感无已。

尔时彼客波梨婆阇道人。即语于彼波梨婆阇女如是言。善女仁者。我意今者甚愿乐汝共行世事。是时彼女。亦复报言。我今心中。亦贪乐仁欲得一处。时彼波梨婆阇道人。报彼女言。我等二人。俱是出家修道之者。若在如是法行之中作世事者。而诸人等。若见我辈作如是事。即便诃责毁辱我等。我等今可于诸人前共相论议立要誓言。若不如者。即教承事。

尔时彼女即如是言。若我得胜。汝脱不如。此事不善便成非理。岂有丈夫事女人乎。若女不如。伏事丈夫。此事乃善。此是顺理。时彼波梨婆阇道人。即报女言。善哉德女。汝此语义。甚为当理。如汝所说。

尔时波梨婆阇道人。即于众中。打论议鼓。而告之言。此处颇有人。能共我问答已不。若或波梨婆阇道人。若或波梨婆阇女人。谁能共我问答语言。能者为善。如是至三。时彼波梨婆阇女人。在众中闻如是语已。即便唱言。我今甚能共汝论议往来问答。

尔时彼女。容仪庠序。在大众内。发问其义。时彼波梨婆阇道人。为解得通。而彼波梨婆婆阇道人。反问彼女。女解亦通。如是再过。各各相问。各各相通。至第三过。而彼波梨婆阇道人。问彼女义。其女有力。能为解通。但护于彼波梨婆阇。心相爱故。现同不通。默然不答。时彼波梨婆阇道人。即于众中。降伏彼女

尔时彼女。既被波梨婆阇道人所降伏已。即便对众。从彼波梨婆阇道人身手之边。取其革屣及三叉拒。执持而行。彼等二人。既现相已。如是秽乱各不相避。共一处行。以彼道人二和合故。其女即便有于娠体。女既有娠。违本行故。失于容色。不复端正。而彼波梨婆阇道人。见彼女身失本颜色。即生厌贱。而告彼言。我不复能共汝一处居住停止。

时彼女人。报彼波梨婆阇道人。作如是言。我等二人。既并修道。两俱失意。今于汝边。已有此胎。汝今见我无有花色。忽叶舍我。我当立死。若其未死。必受大苦。

时彼波梨婆阇道人。离心既决。与彼女人一金指环。用以为记。复告女言。汝若生女。用此指环。货易取财。持以养育。若生男者。汝当与此指环为记。令寻觅我。付指环已。舍彼女去。偝面还向南天竺行

尔时波梨婆阇女人。怀抱娠体。游历处处。经涉而行。渐渐至于摩头聚落。时彼聚落。有边地州。名曰白云。在于彼处。寄一县内。产一男儿。儿既生已。时彼县内所有居住。男子妇人。皆生怜爱慈愍之心。或与彼酥。或与彼油。自余所须。皆亦布施。而彼波梨婆阇女人。如是思惟。我今此子。在县内生。今可立名还地地詺。是故此子。名娑毗耶(隋言县官)。

时彼女人波梨婆阇。如法养育子娑毗耶。令其增长。与于乳餔。而娑毗耶童子。长大意智渐渐向欲长成。而彼波梨婆阇女人。即教其子。书画算数。印记咒术。自余诸论。悉教使成。而彼童子。捷利聪明所学之事。皆得成就。无不知者。

时娑毗耶。曾于一日。问其母言。阿娘阿娘。我父是谁。今在何处。是时彼母。报其子言。子娑毗耶。汝父今在南天竺国。汝今宜应至彼寻求推觅汝父。是时彼母。即与其子夫先所留指环为记。出而付之。而告之言。汝将此记。寻求汝父。而娑毗耶。即报母言。一如母教。我当依行。

时娑毗耶。受取记已。渐渐发向于南天竺。从村至村。从一聚落至一聚落。从城至城。渐渐而向南天竺地。所至之处。见论议人。皆悉降伏。渐到父所。既不识父。亦不借问。至已即打论议之鼓。作如是言。此处颇有或复波梨婆阇道人。或复波梨婆阇之女。有能共我问答论议如是者不。

时娑毗耶童子之父。既睹童子亦见。即便心里自然生爱子想。而彼波梨婆阇道人。问童子言。汝善童子。汝今是谁。从何来也。是时童子。即向波梨婆阇道人。委曲而说其来因缘。出于指环。而以示现。时彼波梨婆阇道人。见指环已。语童子言。汝是我子。

时彼波梨婆阇道人。既得子已。即更增进教示种种咒术技能。而彼波梨婆阇道人。于先旧时。已曾修得于诸禅定。如是次第即教其子禅定之法。时彼波梨婆阇道人。其后不久。遂便命终。

时娑毗耶父命终后。渐渐行至向海岸边。既至彼处。即便造作草庵。而住彼处。寂静思惟而坐。不久成就获得四禅。兼证五通。既证获已。心如是念。世间所有诸阿罗汉。或复自称。我得罗汉阿罗汉道。我于彼边。亦名罗汉。一种无异。

时娑毗耶童子之母。其命先终。即得上生三十三天。是时世尊既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鹿野苑。转于无上法轮之后。时彼地居诸天。各各迭相唱告。其声转转相承。上至三十三天。尔时忉利童子母天。闻此声已。内心思惟。我子今日住在何处。彼正念观。即见其子在海岸住。

尔时彼天身色过他。正当夜半。放天光明。照子住处。至娑毗耶波梨婆阇行行边。告娑毗耶言。汝娑毗耶。非是罗汉。亦复未入阿罗汉道。及罗汉法。汝于罗汉求道之法。未有次第。而娑毗耶问彼天言。天是阿谁。天今复是罗汉以不。有入罗汉道法以不。颇复有知罗汉法教。能令学习得罗汉不。

尔时彼天即便报于娑毗耶言。汝娑毗耶。今有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现在于彼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仙人居处。而彼世尊自是罗汉。入罗汉道自解知已。复能教他得罗汉法。时娑毗耶复问天言。仁者大天。我今无智。作何方便。乃能得知彼是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尔时彼天教娑毗耶作如是言。波梨婆阇汝问义法。应须如是。汝受如是比丘名也。云何调伏。云何善行。云何名佛。云何比丘。云何沙门及婆罗门。云何清净。云何是智及知福田。云何名巧善解方便。云何名仙。云何名闻。云何随顺。云何精进。云何名龙。云何名受。云何名圣。云何行行。云何求道。汝娑毗耶。若见有人汝问是义。彼人一一为汝解说。令汝欢喜。汝于彼边行于梵行。

时娑毗耶波梨婆阇。从彼天闻如是文句。心忆持已。即游历行一切国城村邑聚落。处处打鼓。求欲论议。复囗唱言。若有沙门及婆罗门。能解如是我问义不。是时至处。无有一人能解如是议论之者。时娑毗耶所行之处。或旧有人。坐思惟法。或论议者。闻娑毗耶来到其边。各各散走。终无人敢共彼论议言语谈说

时娑毗耶波梨婆阇次第而行。渐渐至彼波罗奈城。尔时彼城。有六大师。各各唱言。我于世间。最为第一。谓富兰那。并三迦叶尼干子等。时娑毗耶即便往诣彼富兰那迦叶等边。到已即共彼富兰那。面相慰喻言语问讯。言说讫已却住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