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
18688200000032

第32章 道家学派创始人

李耳

【传略】老子(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

厉乡曲仁里(说这今安徽涡阳人)人。曾出任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后见周朝衰落、社会风气颓败,于是弃官归隐。传说老子归隐时骑青牛路经函谷关,函谷关守令关尹请求老子著书,于是有《老子》五千多言留于后世。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传见《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影响】《老子》即《道德经》,本书分“道”与“德”两部分,基本反映了老子的思想。

“道”本是道路、道理以及规律的意思。老子将“道”从其原来意义中抽象出来,赋予其形而上本体的意义,“道”是天地万物的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思想中的“道”用言语是难以说清的。《老子》首句说,“道可道,非恒道”,然而老子留下了五千多言正是要说明“道”的。老子在说“道”这个名字起源时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老子对这个“寂兮寥兮”的“道”进行描述时说,这个“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所以“道”是“无”,但这个“无”并非不存在。“道”是“虚”,因其有巨大的包涵性。

“无”“虚”的“道”在自然现实中含有丰富辩证法。老子认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先后、善恶、美丑、智愚、损益、荣辱、强弱、胜败、静躁、轻重、大小等,它们都相对而存在,其相对的双方时时处于矛盾运动之中。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其表现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还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不过道在本体上是绝对的,是静的,所以老子又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德者,得也。”德就是得到“道”。在人世、社会、政治中如何才能得到“道”呢?老子首先揭出世道衰落的原因,即“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贞臣”。其“仁义”“智慧”“孝慈”“贞臣”的出现是因为失落了“道”的本体,从而降低而表现成了欲尘,欲尘的纷乱相杂最后导致社会复杂、狂乱。要想挽救社会之衰落,老子提出了“绝圣弃智”的口号。并循着忠→慈→义→仁→德→道的回归路线,希望恢复到小国寡民之世。老子认为“小国寡民”是最自然的,也应该是人最理想的生存环境,小国寡民就是老子的“道”在社会上的再现,老子描述小国寡民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针对恍惚、窈冥的“道”,“无不为”指“德”而言。但如欲达到“德”的无不为必须先具备“道”的无为。如果专就德中学习一些方法、策略,没有道的涵养,那是不会“无不为”的。而后世颇有人只注意在谋略上利用老子的思想,却忘却或忽略了老子“无为”的根本思想,这不符合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教导。

【余论】老子的道家思想开启了中国几千年来崇尚自然、努力与自然合一,务使生活超然、洒脱、逍遥的精神内涵,并使一切都飘有灵逸之美,中国艺术的灵魂离不开道家的思想。《老子》一书也成了中华民族的珍宝,后道教兴起,奉《老子》为宝典,对《老子》有了新的挖掘,并从气功的角度对《老子》进行了探索。魏晋兴起的玄学,所依据的三经(三经即《易经》《老子》《庄子》)之一就是《老子》,其对《老子》新的解释,一倡魏晋尚自然之风。到宋朝时儒释道合一,道家思想更植根于中国人心中,形成了中国人性格中的一部分,以致到现在老子的思想依然给予现代人深刻的、有价值的启示。

(梁一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