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梵·高
18687600000002

第2章 从博伦纳吉到埃顿

1880年—1881年12月

1880年,经过海牙、伦敦、巴黎、布鲁塞尔等多地辗转和几次职业选择失败,始终没有找到人生目标的梵·高,在进入人生的第27个年头时,终于做出了为之奋斗终生,并对现代艺术产生重要影响的决定——成为一名艺术家。从此梵·高正式开始了他那苦行僧般的艰难曲折的艺术人生之路。

尽管遇到苦闷、孤独、饥饿、痛苦、挫折和失败,“但我一定要沿着我选择的路继续走下去。假如我无所事事,不努力学习,停止探索,我会陷入更加痛苦之中。那就是我如何对待事情的。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我必须那样做。你得问问,你最终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明朗起来,将慢慢地成形,描述变成了速写,速写变成了绘画作品。”

从博伦纳吉矿区,到布鲁塞尔,然后回到在埃顿的父母家,梵·高在这一时期几乎是在没有任何老师的指导下,依靠临摹米勒等大师作品和凭着直觉感受画画,主要展现劳动场景和小风景,人物刻画比较概略粗糙。

在正式立志成为艺术家后的前四年,梵·高主要是画素描、速写、水彩写生习作。这些艺术媒介材料等艺术形式既是梵·高借以即兴、快速地表达思想的媒介,又是技法训练的必要方法和过程。在探索铅笔、粉笔、炭笔、鹅毛笔、芦苇笔以及墨水、水彩、水粉的不同技法和表现效果时,在多数时间无力购买油画材料时,在文字语言无法酣畅淋漓地即兴表达情感时,抑或在向提奥和朋友介绍刚刚完成的作品时,梵·高主要依靠这些材料媒介和艺术表达形式给我们呈现出精妙绝伦的丰富多彩世界。它们是梵·高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他的整个艺术生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