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就业指导
18686000000005

第5章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功能

就业指导的功能可以从就业指导与社会、教育、个人的关系等方面来考察,这里仅从就业指导对个人的关系的角度论述就业指导的功能。

一、有利于个人的社会化

一般认为社会化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适应一定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扮演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同时还指个人对社会的适应、改造和再适应、再改造的过程。一个人从来到这个陌生世界的那一刻起,一直到走完婴儿阶段,几乎完全靠着别人才支持下来。成长起来后,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必须同他人分工协作从事物质生产,进行满足自己和社会某种需要的社会活动。必须通过社会化的过程模仿并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了解并掌握人类已获得的知识,熟悉并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取得一定身份,占据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满足一定的需要。由于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社会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渠道也是多方面的。就业指导对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

人的社会化过程无论多么复杂,最后都要由人对社会角色的承担来体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成员是社会化的最后结果。就业指导帮助个人了解社会对不同职业角色的具体要求,并从这种需要出发帮助个人掌握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角色意识,掌握社会文化、价值、经验和规范。还要根据社会职业的变化和要求不断地深化专业技能,调整专业方向。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这一点尤为重要。就业指导有助于帮助个人了解某种职业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领悟社会对这一职业地位的角色期待。懂得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朝着这一目标去努力。这对于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目标对一个人的行为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一个合适的目标一旦被接受,就会诱发人的动机,规定人的行为方向,提高实现目标的自觉性。实践证明,有明确目标的人比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的人学习努力的程度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长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结果,中学生把升入大学作为学习目的的直接目标。一旦考上大学其学习目的就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也不知道为什么学。有的学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或为了获得奖学金而学习。不少人不关心所学的各科课程的社会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理论脱离实际,甚至有的人直到毕业还不清楚自己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就业指导。

首先,就业指导克服了一般思想教育的空洞性弊病,从适应社会职业需要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出发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它使人的体力劳动越来越被自然力和技术装置的利用所代替,从而改变了生产力的结构和职业活动内容。现代职业要求从业者具备现代的观念,具有适应现代职业要求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就业指导通过现代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对未来可能从事的某些具体职业类型特点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进而激发学生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增强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实践能力差,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这除了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外,还与错误的人才观念有关。在学校人们往往把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判断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志,不少人还把文凭与水平等同起来,错误地认为有了文凭就等于成了“人才”。所以不少人为了学习而学习,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文凭与人才素质的关系,使真正懂得“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的贡献”的道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重视的不是一纸文凭,而是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发展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会被淘汰。

再次,就业指导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关心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当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时,无不惊奇地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是那样大,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离实践的要求相差得还很远。带着这些问题重新审视自己时,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便会油然而生。就业指导通过现代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分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职业观是人生价值观在对待职业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总是受一定职业观的影响表现出特定的价值取向。在选择职业上,有的人把职业的待遇放在首位,有的人则更重视职业的地位和声望,有的人优先考虑的是职业的舒适和安全,有的人首先考虑的是能否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职业观不同对待职业的态度和表现出的行为就不同,因此职业观是影响职业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功能。

所谓正确的职业观首先表现在对职业的认识应该是科学的。应该看到,各种各样的职业,只是分工不同,而无贵贱高低之分,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就是说不论在哪一职业岗位上,只要适合自身的特点,经过努力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做出贡献。任何鄙视某些职业的人都是浅薄和无知的表现。

其次,正确的职业观要以高尚的人生追求为基础。对职业的追求往往通过职业理想表现出来。造福人类、造福社会是历史上一切品德高尚、功勋卓著的人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它也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这是由职业的本质所决定的,职业本身就是为了协调社会生活、为社会发展而存在的。我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们的生活、工作条件都依赖于社会,来源于他人的劳动,我们自然也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正像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所说的那样:“我们在享受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通过职业活动造福人类,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现代化建设需要全体人民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共同努力,这种努力对个人来说,不是随意配置的填空,而是主体能动的选择,只有把创业作为职业选择的动机,人们的职业活动才能超越谋生手段本身,达到社会利益和个人尊严的高度统一。这样,我们就会选择最能给自己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民谋利益的职业。

再次,正确的职业观要求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具有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惟有进取,才能把选择职业作为自我发展的契机,积极分析自己的选择,不被困难所吓倒,也不被一时的冲动所蒙蔽。也只有进取,才能摆脱错误观念的束缚,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开辟新的天地。此外,职业选择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特长。特长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特殊才能,包括生理特长、心理特长和专业特长。特长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资本,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水平,一般认为,一个人的特长往往是与其兴趣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如果选择了与自身的特长相吻合的职业,不仅有利于胜任工作,而且为职业成就的取得创造了条件。一个人的特长表现在许多方面,事实证明,选择能发挥自身特长的职业是一个人为社会作贡献的最有效的途径。

四、科学选择职业

就业指导对人们科学选择职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谓科学的选择职业包括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在态度方面,主要是指以现实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帮助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需要的关系。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本质上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就业指导强调从社会需要出发,目的是要求大学生对社会负责,选择职业时处理好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使学生明白个人才能的发挥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需要密切相关的,社会需要是发挥个人才能的条件和基础。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就只有到社会最需要的岗位上去。这丝毫不意味着对自我意识的否定,因为一个缺乏自我意识的人,往往是缺乏责任感、事业心和荣誉感的人,是不可能积极工作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当然,由于个体差异和社会需要的复杂性,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有时也存在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只强调社会需要,而不讲个人利益。而应考虑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说是互为目的,又互为手段。社会不依赖于个人,但不把个人当作手段就不会发展和繁荣。同样,个人不把社会当作自己求生存,求发展的手段,个人也就无法生活。这一点,在职业问题上体现得最充分、最直接。当人们认识到了这个道理,就能认识到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确认社会需要的主体意识,自觉地寻找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在方法上,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各类职业的区别与联系,帮助学生懂得个人的才能、兴趣和个性特征与所适应的职业类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一些特殊职业,并不是任何人都能适应的。通过心理测验等手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并以此为择业决策的参考之一,确定所适合的职业范围,从而减少或避免了择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同时,就业指导还帮助人们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如择业决策方法、获得职业信息的方法、自我推荐的艺术、面谈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求职择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法等,以使人们顺利地选择职业和获得职业。

五、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人的正常生存所不可缺少的首先是职业活动。人生的意义、自我价值的确立和显示都需要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个人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素质的发展,也要凭借职业活动来完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乃至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命运动都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职业活动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正因为职业对人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使得能否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岗位在大学生的心理就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失业更是成为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就业指导正是通过帮助人正确选择职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在职业岗位上做出贡献,使人不断地体验到满足,获得愉快和幸福,以保持身心健康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此外,就业指导在帮助人们克服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心理冲突,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职业生活中心理冲突是经常发生的,特别是在职业选择和职业转换过程中,心理冲突时常使人陷人无尽的困惑之中。如选择职业时面对多种选择犹豫不决而造成的困惑感,因害怕求职失败而造成的紧张感,自我推销过程中而引起的羞怯感,因对自己缺乏全面认识而引起的自卑感,以及经历了失败后而产生的挫折感等,都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长期的强烈的心理冲突会极大地消耗人的心理能量,使人的心理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影响心理健康,甚至诱发出多种心理疾病。就业指导引导人们以正确的择业动机为基础,面对现实权衡利弊,不患得患失,好高骛远。因为很少有一份工作能满足个人的所有期望。在职业选择的心理冲突面前,必须以自己最为重要的期望为选择目标,做出迅速果断的选择。

就业指导就像纽带和桥梁一样,将社会、学校和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概括地说,就业指导在职业准备中具有向导的功能,在选择职业过程中具有定向的功能,在求职过程中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和求职能力训练的功能,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具有促进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