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评估
18683400000038

第38章 血液检查

血液流动于血管,循环于全身,直接或间接与机体所有组织和器官发生联系,而机体任何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均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改变,因此,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对疾病达到初步诊断的目的。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一)采血部位

1.毛细血管采血成人常在手指末梢,婴幼儿可用拇指或足跟,烧伤患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采血部位应无炎症或水肿。采血时穿刺深度要适当,禁止用力挤压,否则混有组织液,影响检查结果。

2.静脉采血通常在肘部、腕部或手背静脉采血,婴幼儿在颈外静脉采血。采血所用注射器和容器必须干燥,抽血时避免产生大量气泡,抽血后应先拔除针头,将血液沿管壁徐徐注入容器。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查时,注射器和容器需先经硅化处理,以防止血小板接触玻璃器皿被激活。

3.动脉采血常用于血气分析,多在股动脉穿刺采血,也可用肱动脉或桡动脉。采得血标本必须与空气隔离,立即送验。

4.严禁从静脉输液管中采取血标本。

(二)采血时间

1.空腹采血禁食8h后空腹采取的标本,一般在晨起早餐前采血,常用于临床生化检查。

2.特定时间采血因人体生物节律在昼夜间有周期性变化,故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所采的血标本,检验结果也会随着变化,如激素、葡萄糖等的测定。检查微丝蚴需在晚10时后唤醒患者采血。此外,甘油三酯、维生素D等还可有季节变化。进行治疗药物监测时,更需注意采血时药物浓度的峰值和低谷。

3.急诊采血不受时间限制。检验单上应标明急诊和采血时间。

(三)标本采集后的处理

1.加抗凝剂

采全血或血浆标本时,采血后立即将标本注入含适当抗凝剂的试管中,并充分混匀。常用抗凝剂如下。①草酸盐:2mg草酸盐可抗凝1mL血液。常用有草酸钾、草酸钠等。②枸橼酸钠:每毫升血需5mg枸橼酸钠抗凝,常用于临床血液学检验、红细胞沉降率、血液凝固检验及输血等。③肝素:用肝素抗凝,应先用肝素湿润注射器。0.1~0.2mg可抗凝1mL血液,适用于大多数实验室检查。④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1mL血需1~2mg,适用于血液细胞分析检查。

2.及时送检和检测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否则可产生以下变化:部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使血糖含量降低,乳酸含量增高;二氧化碳逸散,血液pH值增高;氯离子从细胞内向血浆移动等变化而影响检验结果。

3.微生物检验的血标本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注入血培养皿中,并防止标本污染。

二、血液的一般检查

血液的一般检查又称血常规检查,是对外周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的检查,即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及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四项。随着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血液常规已从原来的四项发展为包括血细胞各种参数在内的十几项以上的血细胞分析。

(一)红细胞计数

【定义】测量单位体积血液(每升)中的红细胞数量。

【标本采集】微量毛细血管采血20uL或采集静脉血0.5mL,用EDTA-K2抗凝。

【参考值】男性:(4.0~5.5)×1012/L(400万~550万/mm3)。

女性:(3.5~5.0)×1012/L(350万~500万/mm3)。

新生儿:(6.0~7.0)×1012/L(600万~700万/mm3)。

1.红细胞增多

(1)相对增多是一种暂时的假象,多见于血液浓缩,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等。

(2)绝对增多常因各种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的机体缺氧所致,个别见于造血系统疾病。

1)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高原生活和重体力劳动者。

2)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血液系统疾病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红细胞减少

(1)生理性减少妊娠中、后期为适应胎盘血循环的需要,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血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某些老年人由于造血功能明显衰退所致。

(2)病理性减少由于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或红细胞丢失、破坏过多等原因引起的各种贫血。

(二)血红蛋白测定

【定义】测定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的含量。

【标本采集】毛细血管采血20ul或静脉采血0.5mL,用EDTA-K2抗凝。

【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12~16g/dL)

成年女性:110~150g/L(11~15g/dL)

新生儿:170~200g/L(17~20g/dL)

【临床意义】同红细胞计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三)白细胞计数

【定义】白细胞计数是指测定每升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白细胞分类计数指测定100个白细胞中各类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标本及采集方法】同上。

【参考值】

1.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109/L(15000~20000/mm)。

6个月~2岁:(11~12)×109/L(11000~12000/mm3)。

2.白细胞分类计数

【临床意义】

1.白细胞计数

通常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称白细胞增多,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由于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的组成主要是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所以白细胞总数的增多与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数的增多、减少相一致。因此,白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与中性粒细胞相同。

2.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

指中性粒细胞大于7.0×109/L;通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增多。

1)生理性增多饱餐、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严寒、新生儿、月经期、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均能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暂时增高,但都是一过性的,不伴白细胞质量的变化。

2)病理性增高

①感染或炎症,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某些杆菌也可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手术、严重外伤、烧伤、冻伤及心肌梗死等;③急性大出血或急性溶血;④中毒,包括化学药物、代谢产物及生物毒素中毒;⑤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晚期等。

(2)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病毒及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流行性感冒、肝炎、伤寒及严重的肺结核等;②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等;③应用某些药,如氯霉素、抗肿瘤药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④放射线损伤,如X射线照射及核辐射等;⑤其他,如脾功能亢进、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性休克等。

(3)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正常时周围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三叶核居多,可见少量杆状核,杆状核与分叶核正常之比小于1:13。如比值增大,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细胞时称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如5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3%时称核右移,常见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造血物质缺乏。

3.嗜酸性粒细胞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5%或绝对值>0.5×109/L。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②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及血吸虫病;③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0.02×109/L。①伤寒、副伤寒;②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4.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

(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B>0.1×109/L。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②慢性溶血;③骨髓纤维化及脾切除后。

(2)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

5.淋巴细胞(lymphocyte,L)

(1)淋巴细胞增多>4.0×109/L。

1)生理性淋巴细胞增多见于儿童期。

2)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见于:①病毒或某些细菌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结核等;②肿瘤,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③移植排斥反应,如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或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2)淋巴细胞减少<0.8×109/L,见于免疫缺陷性疾病、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烷化剂的患者。

6.单核细胞

(1)单核细胞增多>0.8×109/L,见于疟疾、黑热病、结核、单核细胞白血病、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恢复期等。

(2)单核细胞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四)血细胞检查直方图

血细胞产生的脉冲高度与血细胞的体积大小成正比,经模拟/数字(A/D)转换后,脉冲数字化或转换成与细胞大小相应的数字,数字被送到记忆线路,按体积大小储存于体积通道中。血细胞分析仪根据它们的体积大小,出现的相应频率,以坐标式的曲线图表示出来,从而形成血细胞直方图。血细胞直方图的X(横)轴自左至右代表仪器所设通道排列范围,可以看做细胞特定体积大小,以飞升为单位。直方图的Y(纵)轴代表一定体积大小范围内的细胞相对频率(百分率表示)。血细胞直方图通常有红细胞直方图、白细胞直方图和血小板直方图。

1.红细胞直方图(HRD)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或任何相当于红细胞大小范围内粒子的分布图。该图坐标的横轴表示仪器所设立的红细胞通道排列范围,可看做红细胞的体积大小,以飞升为单位。纵轴表示一定范围内的红细胞数量,即体积大小不同的红细胞的相对频率(以百分率表示)。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为一正态分布曲线图,图的峰高表示一定数量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与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基本一致。如果峰高变低,基底部增宽,说明红细胞大小不一,应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增加是一致的。

2.白细胞直方图是反映白细胞体积大小的频率分布图。依据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功能不同,白细胞直方图可分为两分群、三分群和五分群。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是三分群的血细胞分析仪,即把白细胞分为大、中、小三群。横坐标表示白细胞的体积大小,以飞升为单位,常用血细胞分析仪能检测30~300fL白细胞。纵坐标表示在一定范围的白细胞数量,即不同体积白细胞的相对频率(百分率)。正常人白细胞分布位置如下:淋巴细胞在30~100fL,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在100~150fL,而中性粒细胞在150~300fL位置。三峰图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之间有一个低谷,单核细胞和粒细胞之间也有一个低谷,仪器的计算机利用这些部位或阈值确定三个细胞群体:小细胞群峰较高较窄,中间细胞群峰低平,大细胞群峰较高较宽。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因设定的检测范围不同,白细胞直方图的图形也不完全相同。在某些疾病时,白细胞直方图可出现一些异常图形。

3.血小板直方图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分布的一个曲线图。横轴表示血小板体积的大小,以飞升为单位,纵轴表示一定范围内血小板数量,即体积不同的血小板相对频率(百分数)。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偏态分布,主峰在6~11.5fL之间,如主峰超出此范围,左移表示血小板体积偏小,右移表示血小板体积偏大。把血小板直方图、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数量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对有关血小板功能障碍的疾病可提供一定价值的诊断数据。

三、血液的其他检查

(一)贫血性疾病的检查

1.网织红细胞计数

【定义】网织红细胞指晚幼红到成熟红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胞质中含有嗜碱性物质,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染成蓝绿色的网状结构,故得名。

网织红细胞计数:测定网织红细胞在成熟红细胞中所占百分比。

【标本采集】毛细血管采血或EDTA-K2抗凝血0.5mL。

【参考值】百分数:成人0.005~0.015(0.5%~1.5%,平均1%)。

新生儿:0.02~0.06(2%~6%)。

绝对值:(24~84)×109/L。

【临床意义】

(1)增多>2%,见于:①骨髓的造血机能增生旺盛,急性溶血性贫血增加最显著,急性失血性贫血次之,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轻度增加;②抗贫血治疗有效,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经用药3~5日治疗后即开始增加,1周后达高峰。

(2)减少<0.5%,提示骨髓造血机能低下,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时,因骨髓中异常细胞的大量浸润,红系细胞增生抑制,网织红细胞也减少。

2.血细胞比容测定

【定义】血细胞比容测定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比值或百分比。

【标本采集】2mL静脉血,抽血后拔下注射器针头,使血沿试管壁缓缓注入含有双草酸盐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匀时不能用力震荡。

【参考值】男性:0.40~0.50女性:0.37~0.48。

【临床意义】

(1)增多见于各种血液浓缩、红细胞增多症,可以作为补液的依据。

(2)减少见于各种贫血,但由于贫血类型不同,其血细胞比容与红细胞数量不一定成比例,因此必须将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细胞比容测定三者结合起来,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有参考意义。

3.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将一份血液标本同时测定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数值,按以下公式计算出红细胞的三种平均值,以此可作为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1)平均红细胞体积

【定义】指红细胞群体中每个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单位用飞升(fL)(1fL=10-15L)表示。

【计算公式】

MCV(fL)(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比积×1015/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n/L)

(2)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定义】指全血中每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平均含量,单位用皮克(pg)(1pg=10-12g)表示。

【计算公式】

MCH(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1012/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n/L)。

(3)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定义】指全血中每升红细胞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量,单位为g/L。

【计算公式】

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量(g/L)/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容。

【参考值及临床意义】根据上述三项红细胞平均值可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

4.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定义】红细胞沉降率是指测定血液中的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的速度。

【标本采集】静脉采血1.6mL,注入0.4mL浓度为109mmol/L枸橼酸盐抗凝试管中,混匀。采血30s内完成,勿凝血和溶血。

【参考值】用Westergren法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血沉增快无特异性,必须结合临床资料,才能正确判断其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快

见于女性的月经期、妊娠期、小儿及老年人。

2.病理性增快

(1)炎症急性细菌性炎症、活动性肺结核、病毒感染等。

(2)活动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肌炎。

(3)组织损伤及坏死心肌梗死、大面积烧伤及大手术等。

(4)恶性肿瘤增长迅速的各种恶性肿瘤血沉均增快。

(5)高球蛋白血症如红斑狼疮、慢性肾炎、肝硬化、多发性骨髓瘤等。

(6)各种贫血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血沉轻度增快,贫血越严重,血沉增快越明显。

(7)高胆固醇血症。

3.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定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不一致的程度,与MCV结合,对贫血分类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11.6%-14.6%

【临床意义】RDW值越大,表明红细胞大小不等程度越严重;反之,表明红细胞大小均匀。主要用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缺血性贫血的诊断与疗效观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以及贫血的分类。

4.血红蛋白分布宽度(HDW)

【定义】HDW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异质性的参数,用所测定的单个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差表示。

【正常参考值】24-38g/L。

【临床意义】在各种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二)出血性与血栓性疾病的常用实验室检查

1.出血时间测定

【定义】将毛细血管刺破,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出血时间。出血时间的长短主要受血小板的数量、功能以及血管壁的通透性和脆性的影响,血浆凝血因子的影响较小。

【标本采集】同一般检查。

【参考值】Ivy法:2~6min,超过6min为异常。

出血时间测定器法:6.9min±2.1min,超过9min为异常。

【临床意义】BT延长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血小板明显减少,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和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3)血管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4)药物,如服用乙酰水杨酸、双嘧达莫(潘生丁)等。

2.凝血时间测定

【标本采集】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玻片法:2~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1)CT延长①因子Ⅷ、Ⅸ、Ⅺ减少,如A、B型血友病;②凝血酶原减少,如严重肝病;③纤维蛋白原减少,如纤维蛋白原缺乏症;④应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双香豆素等;⑤纤溶亢进使纤维蛋白原降解增加时;⑥循环抗凝物增加等。

(2)CT缩短见于高凝状态。

3.血小板计数

【定义】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以个/升表示。

【标本采集】同一般检查。

【参考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

1)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线损伤等。

2)破坏过多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DIC等。

3)分布异常见于脾肿大,血液稀释等情况。

(2)血小板增多

1)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溶血等。

4.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定义】MPV是指循环血液中单个血小板的平均体积。

【正常参考值】6.0-11.5fL。

【临床意义】

(1)增大指MPV>11.5fL,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缓解期、妊娠晚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栓病等。

(2)减小指MPV<6fL,见于急性白血病化疗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脾功能亢进等。

5.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定义】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参数。

【正常参考值】15.5%-18.1%。

【临床意义】PDW增大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脾切除、血栓性疾病等。

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目的】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有无异常的一个试验,是监测肝素治疗首选指标。

【标本采集】枸橼酸盐抗凝血2mL,注入到塑料试管或专用抗凝管中,颠倒混匀3次,避免溶血和凝血。

【正常参考值】参考值:37±3.3s;超过正常对照10s以上有病理意义。

【临床意义】

(1)APTT时间延长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如甲、乙、丙型血友病;纤溶亢进,如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肝素治疗或循环抗凝物增多,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2)APTT时间缩短见于DIC早期、妊高症等。

7.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目的】是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有无异常的筛选试验,反映因子VII、X、V、II、I的水平。

【标本采集】同上

【参考值】(1)PT:11-13s;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有意义。

(2)凝血酶原时间比值:1±0.15。

(3)国际标准化比值:1.0-1.5。

【临床意义】

(1)PT延长:凝血因子VII、X、V、II、I缺乏;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

(2)PT缩短:先天性因子V增多,血栓性疾病。

(3)监测口服抗凝剂治疗的首选指标。PT维持在1.5-2.0,PTR在1.5-2.0,INR在2.0-4.0。

8.凝血酶时间测定

【目的】TT是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它反映了血浆中是否含有足量的纤维蛋白原以及纤维蛋白原的结构是否符合人体的正常生理凝血要求。也是判断血循环中是否存在抗凝物质的筛选试验。在使用链激酶、尿激酶做溶栓治疗时,可用TT作为监护指标,以控制在正常值的3-5倍。

【参考值】10-18s(超过正常值3s以上有诊断意义)。

【临床意义】TT延长见于:

(1)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或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时,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受阻,TT延长。

(2)血中有肝素或类肝素等抗凝物质存在,削弱了凝血酶的作用,如肝素治疗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及肝脏疾病等。

(3)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使抗凝作用加强,如DIC等。

(三)血型与输血检查

1.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广泛存在于所有人群中;其凝集原(抗原)及凝集素(抗体)效价均较高;只要输血时ABO血型相合,其安全率可达99%以上,因此,在输血及器官移植中最有意义。

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含有A或B抗原,血清中是否存在抗A或抗B抗体,将ABO血型系统可分为四型。

2.Rh血型系统1940年Landsteiner和Wiener通过将恒河猴的红细胞作为抗原免疫豚鼠和家兔得到的血清(抗体),能与85%白人的RBC发生凝集反应。由此证明人RBC与恒河猴RBC具有同一抗原,取Rhesus一词的头两个字母而定名为Rh血型。现在称为LW抗原。Levine等发现新生儿溶血病胎儿的母亲血清中也有这种反应,用单克隆抗体或人血清抗体鉴定的这种血型仍称为Rh血型。

3.交叉配血试验交叉配血可防止ABO及Rh血型鉴定错误、检出ABO及Rh血型系统的不规则抗体以及血型系统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关键措施。

由于配血试验主要是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故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相配的试验为主侧试验;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的试验称为次侧试验,两者合称交叉配血试验。

同型之间作交叉配血时,主侧试验与次侧试验均无凝集反应,也无溶血反应,表示配血完全相合,可以输血;无论何种原因导致主侧管有凝集或溶血时,则绝对不可输用。异型配血时(指供血者为O型,受血者为A型、B型或AB型),如主侧管无凝集及溶血,而次侧管有凝集时,如凝集较弱,可少量输该型血液,但不得超过200mL。

4.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的临床意义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是输血前的首要步骤,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关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血型不合的输血可导致输入的红细胞迅速破坏引起严重的溶血反应,并威胁生命。故输血前必须准确的鉴定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选择同型血液,并经交叉配血试验,证明完全配合才能输用。为防止输血反应必须坚持同型输血。

(2)避免引起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溶血症是母婴血型不合所致的一种溶血性疾病,我国最多见的是ABO系统引起的溶血病,其次是Rh血型系统引起。

(3)在器官移植、法医学上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