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成为骨干
18683200000003

第3章 要想成功,先做好自我管理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管理不好,那么就很难在职场中取得成功。而那些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往往都是自我管理的高手。

每个人能真正完全依赖的只有自己。虽然外在环境和条件可以帮助一个人尽快成长,但促使其实现从平凡到优秀的质变,只能是自身的力量。所以,只有做好自我管理,才能让自己更卓越、更成功。

可口可乐公司前董事长罗伯特·古兹维塔,年轻的时候毫不起眼,但他是个非常善于自我管理的人。他可以连续5个小时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读书,丝毫不理会外面的喧嚣,也不踏出房门半步。

西门子公司有个口号——“培养你自己”,这也是鼓励员工学会自我管理。他们认为,自我管理是每一位员工都应该掌握的能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只有积极做好自我管理的员工,才能实现业绩的最优化,也才能和企业一起走向成功。

总结成功人士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运用自我管理做到了以下几点:

1.善于管理时间

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自我管理高手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总是制订好计划,让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并且让它们显得更高效、更充实。他们没有陷入“忙—盲—茫”的漩涡,而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并尽力做到最好。对于这些问题他们都有清晰而明确的答案。

我究竟想要什么?

我应该怎样做才能得到我想要的?

爱迪生活到了82岁,一生共有约2000项创造发明,这项纪录至今无人打破。他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普通人要取得这么多的成就,差不多需要300年。这就是普通人和自我管理高手在时间运用上产生的差距。

2.有明确的目标

建立清晰明确的目标是自我管理的基础。只有拥有了梦想,明确了目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现它。职场中,最大的悲剧不是目标没有达成,而是根本就没有目标。缺乏目标的人就像一头蒙着眼睛拉磨的驴,走了很久却依然在原地打转。有梦想,才有动力。

目标指引着人们工作和努力的方向,目标一旦明确,就应该不断追求、不断前进。当我们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于实现目标时,成功也就不再遥远。

新东方创办人俞敏洪总结了其进行自我管理的几点经验:一是设定长远目标;二是确立阶段性目标,让自己获得成就感;三是以“看见最后成果”来自我激励;四是每周总结,给自己打分;五是保持学习心态;六是经常放松自己。

目标如同指南针,在它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地走,才不会迷失方向。伟大人物都非常重视目标对人的引领作用。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少年时代的偶像是约翰·肯尼迪,他很小的时候就暗下决心,将来也要和肯尼迪总统一样,入主白宫。他一直用这个目标激励自己、管理自己,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最终如愿以偿,成为美国第42任总统。

3.强大的抗压能力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在困难面前一味退缩、逃避的人是很难在职业生涯中走远的。面对压力和打击,要在失败了1000次后依然有第1001次爬起的勇气,才能最终登上职业巅峰,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愉悦。

有一个人,他的一生几乎都与失败相伴:

出身贫寒,上不起学;

幼年时母亲去世,父亲不关心、不理解他;

23岁时,他失业了,竞选议员又失败了;

24岁时,自己创业不到一年,企业就倒闭了,还欠下了巨额债务,用了17年才还清;

26岁时,他订婚了,但离结婚仅差几个月时,心爱的未婚妻不幸去世,他心力交瘁,几次自杀未遂,得了神经衰弱症;

29岁时,竞选州议会议长失败;

31岁时,他结婚了,从此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不幸婚姻生活;

34岁时,竞选美国国会议员失败;

37岁时,当上国会议员,两年后争取连任失败;

40岁时,想在自己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遭到拒绝;

46岁时,竞选参议员失败;

48岁时,竞选美国副总统失败;

50岁时,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52岁那年,他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

也许你已经猜出来了,他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当他去世后,一位将军评价说:“现在,他属于千秋万代。”

在职场中也一样,挫折、失意总是难免,我们能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不要让自己消沉。

伟人之所以伟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比凡人承受了更多的失败,但依然能让自己再次站起来。要想成就卓越,我们也应做一个善于自我管理的人,化解压力,使其变成前进的动力。

4.力争上游,严于律己

获得事业成功的人,大多很有“野心”,而且律己甚严。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前进,让自己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他们不满足于“差不多就行了”,而是“要做就做到最好”。他们对自己的管理和要求,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因为他们知道,不进则退,自己不主动淘汰自己,就会被别人淘汰。

职场中,我们要努力向上看,用更高的标准衡量自己,这看似“残忍”,但实际上是自我管理的内涵之一,也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也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一直要求自己成为最优秀的人,所以对自己要求极严。他的一生都在用以下13个信条约束自己:

节制,食不可过饱,饮不得过量。

缄默,避免无聊闲扯,言谈必须对人有益。

秩序,生活物品要放置有序,工作时间要合理安排。

决心,要做之事就下决心去做,决心做的事一定要完成。

节俭,不得浪费,任何花费都要有益,不论是于人于己。

勤勉,珍惜每一刻时间,去除一切不必要之举,勤做有益之事。

真诚,不损害他人,不使用欺骗手段;考虑事情要公正合理,说话要依据真实情况。

正义,不损人利己,履行应尽的义务。

中庸,避免任何极端倾向,尽量克制报复心理。

清洁,身体、衣着和居所要力求清洁。

平静,戒除不必要的烦恼也就是那些琐事、常见的和不可避免的不顺利的事情。

贞节,少行房事,决不使身体虚弱,生活贫乏,除非为了健康或后代的需要;不可损坏自己或他人的声誉或者安宁。

谦逊,以耶稣和苏格拉底为榜样。

富兰克林对自己的要求之严,简直到了苛刻的地步。

他做了一个小本子,用红笔在每页纸上画上表格,分别写上每周的7天,然后用竖线画出13个格。每天记录下当天完成该项道德手册中的不足。这样不断反复练习,直至巩固为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13种美德已经变成了富兰克林的自然习惯,由此奠定了他一生的成功。在他79岁高龄时,他依然坚持遵守这13项戒条,并认为自己的一切成功与幸福皆受益于此。

过分的自由和散漫是事业发展的桎梏。自我管理一开始可能会让你觉得像是戴着镣铐跳舞,但却能让你的职业发展更加顺畅,更加精准地把你塑造成你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