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18682100000069

第69章 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最珍贵的

人生有限,时不我待。

人一生会有很多想做的事,还会有很多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而后者,往往占据了我们主要的生活和时间。所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尤其显得珍贵。因为人生是如此短促,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为理想奋斗,主动地做想做的事,这是率性和真实的人生状态。勤奋不是万能的,成功是不可预期的,死亡的阴影,自从生命诞生以后就与所有的生物如影随形,但是,正因如此,生命才如此可贵,按照自己的心意,过想过的生活,才会如此迷人;但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没有理由放弃梦想,勤能补拙,没有比努力奋斗更接近成功的了,死亡会摧毁我们的肉体甚至未竟的事业,但是这追求仍然是有意义的——那就是,作为一个大写的人,他曾经自由地、自主地、有尊严地存活过,这足以骄傲。

工具性的价值是有级别的,相对的;根本的、没有可比性的价值,就是绝对的,这种绝对的价值,只能是人本身,也就是说,个体的价值,是最根本的、绝对的价值。所以,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本。所以,人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体现了人类个体的尊严。所以,不管结果如何,曾经为这样的理想、这样的使命战斗过的人,是光荣而无憾的。

【故事佐证】

1903年12月以前,人类还没有坐过任何比空气重的飞行器离开地面。是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现代意义上的飞机。

莱特兄弟一家人住在俄亥俄州代顿市,家境贫寒。年幼时他们就表现出对飞行的强烈兴趣。父亲曾送给他俩一架用飞行陀螺制作的、用橡皮筋作动力的直升机玩具,兄弟俩爱不释手,并依照着做了好几架,都成功地飞了起来。由于家境贫寒,兄弟俩都没能受到高等教育,只能靠修理自行车维持生计,但这也给了他们许多实际的经验。同时,兄弟俩都十分热心于飞行研究。他们经常阅读讨论有关飞行的报道和文献,关注着飞机研究的进程。就在这时候,一连串的飞行失败消息传了过来:1899年,英国技师皮尔查因试飞失事丧命;英国飞行专家马克沁试飞摔伤;法国技师亚德制作的飞机在飞行中粉碎……但这一切都动摇不了兄弟俩的决心。为了获得经费,他们经营自行车生意。在制造和修理自行车的工作中,他俩掌握了大量机械和力学方面的实际知识。又吸取前人在飞机制造上不重视理论的教训,学习研究了许多基础理论和航空方面的文献。为了阅读利达尔的著作,他们顽强地学会了德文。德国滑翔机先驱李林塔尔曾说过“谁要飞行,谁就要模仿鸟”,莱特兄弟就经常在地上仰卧着,一连几小时连续不停地观察鸟的起飞、升上天、盘旋、落地。他们发现,鸟在拐弯时,往往会将翼尖和翼边转动和扭动,以保持身体平衡。他俩首先把这种现象与空气动力学原理相结合,移植到飞机设计上。他们设计制造了一个小型风洞实验室,对各种飞机结构和翼型进行模拟实验和数字计算,研究过去飞机不能升上天空的原因,并设计新的翼型和推进器。在风洞实验中,他们发现把主翼两端之后缘都向上拉升时,就能保持左右两方的稳定,这正是鸟平衡的方法之一。为了验证他们的理论和设计,验证模型得到的启示,取得进一步改进飞机的资料,他们制造了翼端卷曲、装有活动方向舵的滑行机。从1900年到1902年,他们先后进行了一千多次滑翔飞行实验,获得了大量的宝贵数据。

1903年,莱特兄弟在取得了大量滑翔飞行经验之后,计划往滑翔机上安装当时最先进的汽油活塞发动机。但安装多大的发动机合适呢?他们不清楚,而且也不懂得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于是,就一次次地往滑翔机上装沙袋进行实验,最后弄清了滑翔机的最大运载能力只有90公斤。这就是说,安在滑翔机上的发动机不能超过90公斤,可是当时人们生产出来的最小发动机也有140公斤。兄弟俩在一位叫狄拉的机械工人的帮助下,经过许多曲折,终于造出了一部四汽缸12匹马力、重70公斤的发动机。接着又试制了螺旋桨。就这样,一架用轻质木材为骨架、帆布为基本材料的双翼飞机制造成功,兄弟俩将其命名为“飞行者”号。该机的双层机翼能提供升力,活动方向舵可以操纵升降和左右盘旋,发动机推动螺旋桨,驾驶者俯卧在下层主翼正中操纵飞机。

1903年12月17日,一个寒冷的冬日,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州基蒂霍克的一片荒沙丘上,浓重的冬云把整个天空遮蔽得严严实实。而莱特兄弟两个人天不亮就围着“飞行者”号忙活起来。他们这里看看、那里动动,两个人的身上都热气腾腾。因为这天是他们的杰作——“飞行者”号当众试飞的日子。前一天,莱特兄弟已在许多公共场所贴出了试飞预告。此时他们正热切地期待观众们的到来。可惜观众只来了5名,人们对兄弟俩的举动仍是难以置信。试飞时间到了,莱特兄弟决定不再等了,小弟奥佛坐上飞机开始发动,“飞行者”号徐徐离开了沙丘。1米、2米、3米……“飞行者”号在12秒内飞行了约35米。“成功了!”“飞行者”刚刚落地,沙丘上的5名观众和莱特兄弟就欢呼起来。虽然这次试飞时间很短,飞行距离很近,但它用事实打破了“比空气重的机器不能飞行”的断言,开辟了人类航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

这次试飞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兄弟俩。1908年他们又用“飞行者”号创造出连续飞行2小时20分23秒的新纪录,使飞机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因此,他们的“飞行者”号被人们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此外,莱特兄弟的成功,立即引起世界科学界和军事界的极大注意,从那时起到今天,航空事业的发展速度惊人,妇孺皆知。1910年,德国人尤卡斯制出了金属飞机;1914年,飞机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1926年,美国少将巴特飞越了北极上空;1941年,英国人怀特受到墨斗鱼的启发,制成了喷汽机;1947年,飞机突破了声障;1960年,又突破了热障,飞行速度达到了音速的3倍。同时在飞机的研制中,又形成了“空气动力学”和“工程热物理学”两门新科学。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90余部长、中、短篇小说,总名为《人间喜剧》。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巴尔扎克的父亲原是农民,为人善变,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时代巧妙钻营,当上了图尔师的军需官,最后混迹银行界,家庭逐渐兴旺起来。1797年,年近50岁的老巴尔扎克娶了年方18岁的银行家的女儿,她就是巴尔扎克的母亲——萨朗比埃。巴尔扎克虽然是长子,但很少得到家庭的温暖,出生不久便被送到图尔近郊,由一个宪兵的妻子抚养,几乎被家人遗忘。稍大一些便被送到旺多姆教会学校寄读,过着极其严格的幽禁生活,学习的制度古板而严肃,教师冷漠而残酷,回到家以后得不到父母的宠爱,有的是接连不断的白眼和呵斥。巴尔扎克对母亲先是害怕,后是冷淡,最后发展到憎恨,他说:“我从来没有母亲,她实在太可怕了。”

巴尔扎克决意到书籍的王国里去寻找他的乐趣,他说:“只有读书才能维持我的头脑活着。”1813年巴尔扎克带着狂欢后的倦怠离开这所学校,于1814年随父母迁往巴黎。在巴黎,巴尔扎克以超人的忍耐力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了学业,并顺利进入大学学习法律。在校期间,去律师事务所当文书。这使他认识到巴黎是可怕的魔窟,了解到很多为法律治不了的万恶之事,也看到了资本主义法律的虚伪,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法科学校毕业后,巴尔扎克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立志当文学家。在巴黎的圣安东郊区,莱特居耶尔街9号5层楼的一间阁楼是巴尔扎克献身文学的起点。1820年《克伦威尔》创作的失败,使他的生计受到了影响,父母也向他发出最后的通牒。为了生存,他决定与“魔鬼”订立契约,“卖文”为生,发表了许多“日常消费”的浪漫小说,这些小说光怪陆离、杂乱无章、粗制滥造、平庸无奇,但发表时用了笔名。

1825年他又异想天开,与一位出版商合作,出版古典作品谋求利益,结果欠债达万余法郎。为了还债,相继经营印刷厂、铸字厂,结果是债台高筑,沉重的债务令他年轻的梦幻成为永远的过去,但是商人丢失的无非是钱财,作为文学家,却获得了无比丰厚的创作素材。

1829年3月《朱安党人》的问世,标志着一个伟大文学家的诞生。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这是他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写作的第一部成功作品。作品无论从结构、表现技巧以及军事细节方面都显示出伟大小说家的才华,为巴尔扎克向现实主义道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1830年到1832年,作为文坛新秀,他接连创作了17个中短篇小说,显示出惊人的创作速度与才华。以后的岁月,佳作迭出,特别是《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以及《幻灭》的发表。巴尔扎克以其对现实观察之仔细、对社会本质揭露之深刻、塑造人物形象之生动、艺术手法之高超无可争议进入世界文学史一流作家之列。

巴尔扎克想当作家的愿望由来已久。为了这个梦想,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着。在成名之前,他做过许多事情,也有过很多失败,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努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取得巨大的成功,巴尔扎克做到了。即便,他临死前也没有还清所欠的债务。曾经战斗过,这就已经是光荣,更为荣耀的是,即使死亡,也只能摧毁他的肉体,却丝毫损耗不了他的战斗成果。在追求个人价值方面,他已经超越了作为生物体的人,超越了时空,成为恒久的存在,从而也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轻,去做比你尽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将是不幸的。因为你总是在逃避那些和你的能力相联络的各种机会和可能性。

马斯洛

如果一个人只喜欢做小事,那他就永远也碰不上大事。

佚名

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一切。

卡耐基

你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陈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