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18682100000040

第40章 爱情常是喜剧,偶尔是悲剧

在这个人们被钢筋混凝土所隔离的时代,爱似乎更加显得因为稀少而宝贵了,人们在追逐地位、金钱的时候,才发现爱的缺乏。而缺乏爱的我们,又不断地追问——爱,究竟是什么?

爱是什么?爱是无限深情,也是云淡风轻;爱是什么?爱是异样坚强,也是软弱异常;爱是什么?爱是固执坚持,也是惶然退让;爱是什么?爱是吐露真实,也是无奈谎言;爱是什么?爱是情比金坚,也是其薄如纸;爱是什么?爱是言重泰山,也是真爱无言;爱是什么?爱是天长地久,也是刹那无痕;爱是什么?爱是不可理喻,也是莫名其妙;爱是什么?爱是铭心刻骨,也是努力遗忘;爱是什么?爱是玫瑰茉莉,也是一草一虫;爱是什么?爱是宇宙星球,也是芥子须弥……

在一连串的追问之下,我们也许觉得爱什么都是,爱又什么都不是了。看看我们的心理学家是怎么理解爱的吧。卡尔·罗杰斯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罗杰斯就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爱一个人,就是理解对方,形成心理上的相通,同时能够宽容地接受对方,包容对方。可见,爱并不是要占有、改变对方,将自己的方式强加给对方。对照心理学家的看法,我们是否真正懂得了爱,并且真正地爱别人呢?

情人之间的相处,是不是很多的时候,都希望对方听从自己的意见,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做事;父母对儿女的教育,是不是也总是把自己不能实现的人生目标加在孩子身上,而不考虑他们真正喜欢什么;朋友之间的莫逆,是不是也常常代替对方去做出选择呢?这一切,可能正是在爱的名义下的“占有”吧。于是,出现了争吵,出现了矛盾。我们确实无法给爱一个确定的概念,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爱人的方式,不同的人在相处中也有自己不同的方式,但是爱也是有它的普遍的共同点的,那就是理解和接受。

看到这里,让我们放下书,静静地回味心理学家的名言,好好地思考一下,自己跟所爱的人们在相处中,是不是真的做到了理解与接受呢?

【故事佐证】

一天,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说:“如果我只有一碗粥,我会把一半给我的母亲,另一半给你。”

小女孩喜欢上了小男孩。那一年他12岁,她10岁。

过了10年,有一天,他们村子被洪水淹没了,他不停地救人,有老人、孩子,有认识的、不认识的,唯独没有亲自去救她。

当她被别人救出后,有人问他:“你既然喜欢她,为什么不救她?”

他轻轻地说:“正是因为我爱她,我才先去救别人。她死了,我也不会独活。”

他们在那一年结了婚。他22岁,她20岁。

后来,全国闹饥荒,他们同样穷得揭不开锅,最后只剩下一点点面了,做了一碗汤面。

他舍不得吃,让她吃;她舍不得吃,让他吃!3天后,那碗汤面发霉了。当时,他42岁,她40岁。

因为祖父曾是地主,他受到了批斗。

在那段年月里,“组织上”让她“划清界限、分清是非”。

她说:“我不知道谁是人民内部的敌人,但是我知道,他是好人,他爱我,我也爱他,这就足够了!”

于是,她陪着他挨批、挂牌游行,夫妻二人在苦难的岁月里接受了相同的命运!那一年,他52岁,她50岁。

许多年过去了。这时他们来到了城里,每天早上乘公共汽车去市中心的公园,当一个青年人给他们让座时,他们都不愿自己坐下而让对方站着。

于是两人靠在一起手里抓着扶手,脸上都带着满足的微笑,车上的人竟不由自主地全都站了起来。那一年,他72岁,她70岁。

她说:“10年后如果我们都已死了,我一定变成他,他一定变成我,然后他再来喝我送他的半碗粥!”

70岁的风尘岁月,这就是爱情。

当我们追问爱情是什么的时候,也许我们会想到一见钟情,会想到公主王子的浪漫邂逅,想到轰轰烈烈死去活来,其实,爱情有时候就是这样简单。但又有谁能说围绕着半碗粥的这70年的感情简单呢?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本来是一个“家贫,无以自业”的人,因和临邛(县名,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县令王吉相友善,便经常去拜见。后经王吉的引荐,结识了临邛的大富翁卓王孙,就到卓王孙家做客。卓王孙见司马相如丰姿俊雅,又是辞赋巨手,不仅置酒相待,还留在府中一起玩赏园池亭台。主人客人玩到高兴的时候,临邛县令便说:“我常常听人说起长卿很善于奏琴,何不在此弹奏一曲,以增乐趣,我们也可借机领略一下雅乐的韵味,饱饱耳福啊!”

司马相如凝神端坐,专心致志地弹起琴来。那琴声,声声动人心弦,众人都听得如醉如痴,弹了一曲又叫弹一曲。卓王孙有一个女儿名叫卓文君,当时正丧夫寡居在家;貌美聪慧,且琴棋书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司马相如又正好还没有娶妻,又从王吉嘴里得知文君是位贤淑女子,且多才多艺,便生了求凰之心。司马相如在园中对月抚琴,不禁想起卓文君,想她既然十分喜欢音乐,莫如趁此机会,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因此,他边抚琴边唱起自己创作的歌诗《琴歌》。

谁知当司马相如来到临邛的时候,卓文君就早已听说了,所以一直在门后偷偷注视着他,心里十分喜爱司马相如的仪容才学,又听到他的《琴歌》,不禁大为所动。

宴罢之后,司马相如又趁热打铁,备下厚礼,让人送给卓文君左右的侍从,并再次殷勤转达自己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卓文君前思后想,觉得这是一辈子幸福的事,如果错过机会,自己恐怕将饮恨终生,于是连夜偷偷离开家门,私奔到司马相如的住处。司马相如一见卓文君来到,喜不自禁,二人悄悄地连夜购马,日夜兼程,回到成都,结为百年之好。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家喻户晓,传为佳话,两个人的结合是因为彼此的情投意合。爱情就是寻觅到自己的知音。

陆游(1125~1210)在1144年娶了他的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却为陆母所不喜,陆游被迫与唐琬分离。陆游与唐琬是相爱的,他们分手以后,陆游又被迫娶妻,而唐琬也改嫁于皇族赵士程。但真正让两人的哀情传世的一段,却是两人重逢于相别后的数年,在绍兴城外的沈氏园中,那是一个春日,陆游来此赏春,而唐琬和丈夫赵士程也来此游春,两人重逢,又无法当面相诉离情,随后,唐琬派人送来一些酒菜,默默以示关怀,随后与丈夫离去,陆游伤心之余,就在园子的壁上题下了那首哀怨的《钗头凤》。唐琬见了不胜伤感,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而死。陆游为此哀痛至甚,后又多次赋诗忆咏沈园,有“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句。沈园亦由此而得盛名。数百年来,风雨沧桑,沈园已“非复旧池台”。而陆唐的爱情故事依然被世人传颂。

一个女孩爱上一个男孩,她迷恋他那种满不在乎的神情,还有淳厚又带着磁性的男低音,她觉得他与众不同。男孩也迷恋她,说她身上有着都市女孩少有的清纯。他们恋爱了。有一天,女孩病了,她给他打电话,想让他去看她,但他说,他要去一个Party,感冒不要紧,休息休息就好了。又有一次,女孩被雨堵在路上,让他去接,他说他有事走不开,让她等等,女孩在雨中等了两个小时。

后来女孩和男孩分手了,不是因为这些小事,是因为男孩又喜欢上了别的女孩。女孩很伤心,但又没有办法挽回男孩的爱。

不久,女孩遇上了一个比她大5岁的男人,他经常给她打电话,见了面却寡言少语。他没有对女孩表白过什么,只发过一封用玫瑰图案衬底的样式漂亮的E-mail,写了一句:“我每时每刻都感受到你的呼吸。”女孩想他爱上了自己。有一天,他又给女孩打电话,女孩说胃不舒服,要去医院。他立刻说我陪你去。女孩说不用,不严重。他没再说什么,女孩到医院的时候却发现他正等在挂号处。又有一次,女孩喝醉了,给他打电话,他放下电话,连夜开了几十公里的车去接她。他一点也没有责怪她,只是说:“喝醉了多难受,以后别这样。”女孩看到他的眼里满是关切。

可是女孩始终没有爱上这个男人,他很无奈,他说:“本来我以为我可以照顾你,现在我们只好做朋友了,如果你需要帮助,就告诉我,我一定会来的。”女孩看着他离去,想起她的初恋男友,明白了眼前这个男人才是真正爱她的。她读懂了他对她的感情里那种深切的怜惜。

女孩在快30岁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建筑师,他们相遇的感觉好像孤独者找到了陪伴者。他们在一起时,他总是用一种专注的眼神看着她,她有不顺心的事,他就想各种方法让她高兴,他做那一切的理由只是“我想让你开心”。她有一点咳嗽,他就天天叮嘱她吃药;她出门时他总是说你要小心。所有的事都很平凡,但所有的事都在表明他对她的怜爱。女孩也喜欢他,但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爱他。直到有一天,他对她讲述以前失恋的创痛,告诉她,他这些年是如何在孤独中挣扎。他把头埋在她怀里,像一个孩子。女孩抱着他,一瞬间涌上无限的怜惜,她想她一定要对他好,再不让他感到孤独。后来女孩回想那一刻,承认那是她的爱情时刻,她从没有对一个男人有如此的怜惜,包括对她的初恋男友。

女孩和建筑师的爱情就在相互的怜惜中日益深厚着,因为怜惜,他们彼此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对方感到幸福和快乐;因为怜惜,他们不愿做一点儿伤害对方的事。他们从怜惜里生长的爱情足以让他们觉得彼此不可或缺,将相互爱怜着共度一生。

女孩经过了很多年,才弄清楚什么是真正可信赖而又牢固持久的爱情。从前她把迷恋当成爱情,那是很多人在犯着的一个错误。迷恋也许只是爱情的初级阶段,或者仅仅是爱的萌芽。迷恋的同时,如果不能滋生出怜惜的情感,爱情就会迅速消失,因为迷恋消失的速度真的太快了。

也许我们会像那个女孩子一样,要经历很多感情的波折,要走漫长的岁月,才最终能明白,我们真正该留住的、该珍视的是什么样的爱情。但我们不一定有女孩那样的幸福,我们可能早已错过那种深藏着怜惜却被我们忽略的情感。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在有最多的机会遭遇感情碰撞的时候,仔细去辨别一下那些感情的成分,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属于怜惜,那应该是爱情的试金石,可以帮我们留住真爱,淘汰伪爱。

他和她的相识是在一个宴会上,那时的她年轻美丽,身边有很多的追求者,而他却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因此,当宴会结束,他邀请她一块去喝咖啡的时候,她很吃惊,然而,出于礼貌,她还是答应了。

坐在咖啡馆里,两个人之间的气氛很是尴尬,没有什么话题,她只想尽快结束好回去。但是当小姐把咖啡端上来的时候,他却突然说:“麻烦你拿点盐过来,我喝咖啡习惯放点盐。”当时她愣了,小姐也愣了,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以至于他的脸都红了。

小姐把盐拿过来了,他放了点进去,慢慢地喝着。她是好奇心很重的女子,于是很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要加盐呢?”他沉默了一会儿,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小时候,我家住在海边,我老是在海里泡着,海浪打过来,海水涌进嘴里,又苦又咸。现在,很久没回家了,咖啡里加盐,就算是想家的一种表现吧,以把距离拉近一点。”

她突然被打动了,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听到男人在她面前说想家,她认为,想家的男人必定是顾家的男人,而顾家的男人必定是爱家的男人。她忽然有一种倾诉的欲望,跟他说起了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冷冰冰的气氛渐渐地变得融洽起来,两个人聊了很久,并且,她没有拒绝他送她回家。

再以后,两个人频繁地约会,她发现他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男人,大度、细心、体贴,符合她所欣赏的所有的优秀男人应该具有的特性。她暗自庆幸,幸亏当时的礼貌,才没有和他擦肩而过。她带他去遍了城里的每家咖啡馆,每次都是她说:“请拿些盐来好吗?我的朋友喜欢咖啡里加盐。”再后来,就像童话书里所写的一样,“王子和公主结婚了,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确实过得很幸福,而且一过就是四十多年,直到他前不久得病去世。

故事似乎要结束了,如果没有那封信的话。

那封信是他临终前写给她的:“原谅我一直都欺骗了你,还记得第一次请你喝咖啡吗?当时气氛差极了,我很难受,也很紧张,不知怎么想的,竟然对小姐说拿些盐来,其实我从来不加盐的,当时既然说出来了,只好将错就错了。没想到竟然引起了你的好奇心,这一下,让我喝了半辈子的加盐的咖啡。有好多次,我都想告诉你,可我怕你会生气,更怕你会因此离开我。现在我终于不怕了,因为我就要死了,死人总是很容易被原谅的,对不对?今生得到你是我最大的幸福,如果有来生,我还希望能娶到你,只是,我可不想再喝加盐的咖啡了,咖啡里加盐,你不知道,那味道,有多难喝。咖啡里加盐,我当时是怎么想出来的!”他不知道,她多想告诉他,她是多么高兴,有人为了她,能够做出这样的一生一世的欺骗……当失去心爱的人时,我们抛洒悲苦的眼泪,那是因为我们想起了过去没有好好地深爱他们。

[比]梅特林克

爱情的时光长出了翅膀;离别时,它们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英]西柏

离别之于爱情好比风之于火,它能将小火熄灭,使大火熊熊燃烧。

[法]拉比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