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18682100000032

第32章 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一张白纸,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于是,人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白色是纯洁的。所以人们把穿着白色护士服的医务工作者称为白衣天使。而每到雪花飘临的季节,人们也会形容到了童话的世界。这大概缘于人们心中对单纯颜色的崇敬。

人是复杂的,纯洁与否完全不是表面那样。外表纯洁的事物,也并非表里如一,这正如水,总是给人清澈透明的感觉,然而真正纯净的水,是没有的。

有人喜欢怀旧,喜欢回忆童年的时光。因为童年的时光对于他或她来说,是单纯的、快乐的,于是就认为童年才是人最纯洁的时代。南宋《三字经》有言“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是从婴儿到童年,再到成年。这成长的过程,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换言之就是从纯洁到复杂的过程。

事实上,中国古代还有一种观点就是“人之性恶”(荀子)。也就是说,人生之初,呱呱坠地,就具备了恶的品质。孩子吸取母乳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索取,这难道不是一种“恶”吗?事实上,孩子所谓的纯洁,往往是攫取他人的精血来滋养自身。

从这两种对立的观点来看,所谓纯洁,是相对的。在你眼里是纯洁的事物,也许在他人眼里,就是一种复杂,甚至是罪恶。所以一味地追求视觉和心理上的所谓纯洁,往往会背离纯洁的本质。

想放下七情六欲,斩无明、断执著、证真如,也许更难。然而,不管你身处雪花飘飞的洁白天空,还是姹紫嫣红的五彩世界,只要你能够放下一些东西,或许,在你的世界里,也会找到一丝纯粹,哪怕这世界,并不洁净。

纯洁的心灵,一个真诚的心灵、一个乐于助人的心灵、一个博爱的心灵,它的存在让世界更加美好。

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并不是要我们停留在孩童时代不再生长,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保持纯洁的心灵,需要经历这个复杂社会的复杂事件,然后明白纯洁的可贵,也只有在目睹和经历了现实中的一些黑暗之后还能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的人,才是真正纯洁的人。

【故事佐证】

镜头一:马路边,一颗真诚的心。

大雨刚过,天空中乌云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世界显得灰蒙蒙的。小明走在路上,路上坑坑洼洼。这时,一辆车驶来,小明意识到它将溅起水花打湿裤子,但他来不及避开,只能静静地等待。突然,车子减速了,从他身边缓缓驶过,没有溅起一点儿水花。小明呆了,往车窗望去,司机也正看着他,露出了真诚的微笑。在这瞬间,一缕阳光冲破了乌云的封锁,世界亮起来了,变得更加美好。小明也笑了,天空不再灰暗。

镜头二:小桥上,几颗乐于助人的心。

天气闷热。在桥的一端,一个人力车夫正吃力地蹬着板车。他汗流浃背,一件背心早已湿透。他努力着,但车却停滞不前。忽然,他感觉背后一轻,一使力便过了桥。他回头看了看,原来是几个小伙子在后面帮忙。他笑了,真诚地笑了,那几个小伙子也笑了。这时一阵风吹过,带走了大地的闷热……

为保女儿“心灵纯洁”,一对夫妇隐瞒大款身份17年。高考前夕,他们向女儿许下的重金承诺,无意中曝光了这场持续17年的爱心“骗局”。

17岁的章敬,是高三文科毕业生。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善良真诚,成绩优秀。

“卖房救女”是章敬有记忆以来记住的第一个故事。爸爸说,那时全家还住在四川攀枝花市。两个月大的章敬发烧引起急性肺炎,为救孩子,父母卖掉了外公外婆在攀枝花留下的房子。命保住了,一家三口却只能租房度日。“爸爸妈妈爱我,我要好好报答他们”——这是章敬小学时在一篇日记中所写的,也是她常常在心中默念的话。

5岁时,章敬随爸爸妈妈搬到了重庆。章敬小时候就知道爸爸是个推销员,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出差,到各个区县去卖书,妈妈有时也要和爸爸一起走。

因为家里“穷”,爸爸妈妈对章敬管教很严——6岁起,寒暑假要到巷子口去卖报纸,每天最少要卖20份;周末也很少放假,在家里温习功课,或跟妈妈一起做家务。除了过年,章敬很少穿新衣裳。家用电器以及爸爸妈妈的手机,就是家里值钱的东西。

章敬说,自己从小向家里提出的唯一一次物质要求,是为了帮助初中时得白血病的同桌,“父母说,是卖了家里那台24英寸电视,才有了捐出来的一千元钱”。进入高三,除了妈妈送营养餐到学校外,章敬没有什么额外的照顾,并成为班上45个同学中,5个没有手机者之一。

高考临近,章敬和父母商量,想报考当地的师范大学,一来离家近,二来师范类考生学费要低一些。谁料,父母齐声拒绝,说希望她考到上海,学习经济管理。填报志愿的头一天,父母把章敬从学校喊回来,郑重地说,只要章敬考上上海一所著名大学的经济系,就奖励她出国旅游,并在上海给她买辆车。

“这些奖励要用十几万元啊!”她很吃惊。爸爸说这些年推销学生学习资料,家里有积蓄,“这么多年爸爸妈妈亏待你了,就算补偿吧!”

午饭后,心存狐疑的章敬回学校上课,忘记带寝室钥匙,又折转回家,爸爸妈妈的一段争吵全部收录耳底。妈妈说:“终于要熬到头了,应该告诉孩子咱们瞒了她这么久。”爸爸坚决反对:“不行,我们说好了的,要等孩子进入大学再讲。”

看着推门而入的女儿,爸爸妈妈惊呆了。终于,妈妈告诉章敬,这是她出生前,就和爸爸商量好的办法,让女儿在清贫艰苦的环境中生长,保持“纯洁的心灵”。

章敬父母的举动可真是煞费苦心啊,不过知道真相以后的章敬是否能够接受这一切呢?为什么章敬的父母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既有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呢?富有和纯洁并不矛盾,关键是看你如何处理。只有一个人在富有的同时又能纯洁才是真正的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