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18682100000026

第26章 人格像一棵树,而名声就像树影

没有德行的美貌,转眼即逝,可是在你的美貌中,有一颗美好的灵魂,所以你的美常在。

莎士比亚

人格像一棵树,而名声就像树影,我们往往以为树影就像树的样子,其实唯有树身才是真实的。

[美]林肯

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愈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愈来愈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

歌德

品格可以为青春增添光彩,为皱纹和白发增添威严。

爱默生

即便命运将你抛进大海,因着你的诚信与执着,你也能够衔着一条鱼浮上来。10年分228次还清105万巨款——章铸一家的还债人生,验证了这个道理。在股市刚刚兴起的年代,章铸夫妇被人骗走巨款,这些钱是他们陆续向亲友同事借的。他们从绝望的情绪中挣扎出来,向债主们一一承诺:今生今世,一定要把这笔欠债还清!最不幸的命运往往是最安全的,因为不用担心它变得更坏。10年过去,承诺兑现。

良知与诚信,就这样构筑了他们的心灵强度。正如英国现实主义作家菲尔丁所说:“逆境是对人们心灵原则的考验,若无此考验,人们往往很难判断自己是否诚信。”

中华民族并不稀缺诚信的品格。相声大师侯宝林临终时,拉着女儿侯珍的手不松开,等没人的时候,说:“我求你个事儿。”老爷子说:“菜市口东街原来有个饭馆,我当年说相声的时候穷,家里人口多,就借了人家两袋面。这么多年了,你去看看,那家人家还住在那儿么?或者访访人家的后人,替我还给人家。”那年头,什么借啊,其实就是拿啊。侯宝林“脸皮儿薄”,就一辈子背着这个债。他说,生前不好意思说,死后,要还了这个债,“在那边儿才心里安生”。心里安生,就是一种基本的内心道德律。

康德说,世上有两样东西最使他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头上的星空是宇宙论问题,心中的道德律是人类学问题;头上的星空是外在的必然,心中的道德律是内在的良知。因为仰望,所以看见;因为心中有美丽的道德律,才能看见头上美丽的灿烂星河。诚信构成了章铸夫妇心中的道德律;同样,那些债主们也感人至深,因为他们有着宽容的品格,不仅默默地等待,而且积极地帮助,36位债主甚至互相约定:绝不可把章家逼上绝路;他们甚至注意“瓜田李下”,春节也不上门拜访,以免引起“讨债”的误解。诚信和宽容,原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章家的债务还清了,债权人和债务人凝聚成了和谐的群体,其情意还在延伸。

诚信是人类的普适价值,正是心灵中诚信的道德律,造就了头顶上璀璨的星空。

【故事佐证】

许多父母都认为要培养孩子的品格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要通过父母反复的教育和示范才能让孩子深入心底。但实际上,一些优良品格的培养并不是那么复杂和困难,只要在一些小事上,我们能有一颗敏感的心去察觉它的意义,进而对孩子进行简单而又明确的指导,也许效果要比一千次的叮咛强得多。

曾经有过一个“失败”的母亲(这里只是说她做了一件“失败”的事),她就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

那是一个雪天,晚上18点多钟,天还相当亮。地下通道的入口处像很多时候一样坐着一个瞎眼的乞丐,依旧非常专注地拉着二胡。他拉的是《常回家看看》,在这样一个天冷人稀的黄昏,曲子听起来非常悲哀。

不过这一天,奇怪的是在瞎眼乞丐旁边竟然有一个“听众”。这是一个看起来只有五六岁的小女孩。小女孩穿得很漂亮,嘴里含着个棒棒糖。她可能不大懂:为什么这么冷的天,瞎眼乞丐也不回家?但她显然很享受这首曲子,歪着脑袋听得特别认真。

就在人们匆匆忙忙走着自己的路,无人顾及这一幕的时候,小女孩突然做了一个动作:她掏出嘴里含着的棒棒糖,伸出去要给瞎眼乞丐吃。

几乎同时,从远方传来几声叫喊,是小女孩的妈妈在喊她的女儿。但小女孩没有理会,依然拿着棒棒糖,询问地看着乞丐。妈妈快走到跟前了,叫小女孩的口气也越来越不耐烦,显然,她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女儿正在聚精会神地听音乐。她走到小女孩身边,强硬地拉着她的手,把她拽走了。小女孩临走时,还不停地往回看着。

如果这个母亲能细心地体会到女儿当时的心情,她一定不会去打扰她,或许还会悄悄地买一支新的棒棒糖送给她,好让她满足馈赠的愿望。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小女孩在优美的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也许在任何教科书里都难以体会到。以后,当她再经过乞丐时,她会无视地走过。也许,漫长的人生中,很难有什么能再打动她。一颗本该敏感、善良的心也许就在母亲的浑然不觉中泯灭了。

他是个哑巴,虽然能听懂别人的话,却说不出自己的感受。她是他的邻居,一个和外婆相依为命的女孩,她一直喊他哥哥。

他真像个哥哥,带她上学,伴她玩耍,含笑听她叽叽喳喳地讲话。他只能用手势和她交谈,可她能读懂他的每一个眼神,从哥哥注视她的目光里,她知道他有多么喜欢自己。后来,她考上了大学,他便开始拼命地挣钱,然后源源不断地寄给她,她从没拒绝。终于,她毕业了,参加了工作,然后,她坚决地对他说:“哥哥,我要嫁给你!”

他像只受惊的兔子逃掉了,再也不肯见她,无论她怎样哀求。她这样说:“你以为我同情你吗?想报答你吗?不是,从12岁我就爱上你了。”可是,她得不到他的回答。

有一天,她突然住进了医院。他吓坏了,跑去看她,医生说,她喉咙里长了一个瘤,虽然切除了,却破坏了声带,可能再也讲不了话了,病床上,她眼泪汪汪地注视着他。

于是,他们结婚了,很多年以后,没有人听他们讲过一句话,他们用手、用笔、用眼神交谈,分享喜悦和悲伤。他们成了相恋男女羡慕的对象。人们说,那是一对多么幸福的哑夫妻啊!

爱情阻挡不了死神的降临,他撇下她一个人先走了,人们怕她经受不住失去爱侣的打击,都来安慰她。这时,她收回注视他遗像的呆滞目光,突然开口说话:“爱人已逝,谎言也该揭穿了。”

人们惊讶之余,都感叹不已,这是一份多么执著、深厚而又像童话一样的爱呀!从此,她不再讲话,不久也离开人世。恋爱的男女仍拿他们当做谈论的话题,他们常说,你听过那哑夫妻的故事吗?

苏格拉底在哲学上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在政治上比较保守,但这位古希腊的思想家却十分注重自己的品行修养,他总是要求自己:为人不能做亏心事,要清白无瑕,不让一点儿污垢沾身。由于他在日常与人们的交往中注意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和他交往的人,大都称赞他品德高尚。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以后,苏格拉底不幸被雅典奴隶主民主派政府逮捕入狱,判了死刑。临刑前,狱卒问苏格拉底还有什么话要交代。苏格拉底想了想,说:“我还欠邻居一只鸡,那是几年前借人家的。当时由于手头拮据,没有付人家钱,后来就一直拖了下来。请求您转告我家里的人,让他们务必代我偿还。”

狱卒没有想到这个人临死前要说的是这样一件事,于是又问他:“还有别的大事吗?”

“没有了,就这一件大事,它关系到我的为人。”

听了苏格拉底的话,狱卒不由自主地掉下了热泪,这件事也因此而流传开来了。世界上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德]格林兄弟

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谦让三分,就能天宽地阔。

卡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