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18682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人的一生如同重峦叠嶂的山群、波涛翻滚的江海,有高峰、有低谷,有风平浪静、有急滩险流。在得意幸福时,我们需要善意的提醒、理智的建议;伤心失望时,需要抚慰鼓励,需要智慧的指引。到哪里去寻求这样的资源?

到智者那里去,聆听他们的声音,随着他们的导引,进入一个智慧、勇敢、理性、浪漫的世界中去,洗涤自己,陶冶心灵,提升精神的境界。

名人格言于我们的意义正在于此。那些在各个领域里卓有成就的人,有着比平常人更为丰富、复杂、精彩、险峻的人生,因而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这样的经历,使他们更有可能体会到一些极致的、细微的、深邃的、掩盖在生活表象下的东西。他们在社会人文或科学领域广有建树,因此相对而言思考问题也更为深邃和透彻;更何况,许多人就是心理学家或哲学家。所有这些,都成为我们向先贤问路的理由。

本书侧重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阐释、解说一些广为人知或不为人熟悉的名人格言。自从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以来,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且在实践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人类精神领域的健康做出了贡献。伟人会笼统地说毅力是成就事业的基石,而心理学会详细地告诉你毅力的心理机制、毅力产生的过程,进而根据不同的人,设计不同的毅力增进方案。哲人会在岸边叹息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心理学感兴趣的则是每个人对时间、空间的认知,他们的感知觉系统是如何运行的。所以,从心理学角度去阐释名人格言,会有另一种视角,能够给人们提供不同的解读方式。

在从另一视角理解名人格言的同时,这些蕴含着心理学背景的阐释也会促使你去发现自身的特质,更加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人格,了解自己的性格或某一方面的特质是从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逐渐形成的,有哪些因素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影响,它现在对自己的人格、行为举止以及所从事的事情都有哪些影响;有哪些特点可以发扬,哪些弊端需要改进,需要怎样改进,改进的策略是哪些。人对自己的认识经常是这样的——最开始是浑不知觉的生活,然后因为某些事情的触动,开始对世界的观察,继而反观自身。这世界上,最难的理解,恐怕还不是外向的,而是内向的;也就是说,最困难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而是人对自己的理解。对于人类而言,人自身是一个如此切近而遥远的存在,是一个如此熟悉而陌生的对象,是一方永恒的神秘所在。人类所有的精神活动,最终都是指向自身的,那就是希望能够对自身了解得多一点,再多一点。这大概是人与生俱来的共性,其最本源的动机是想弄清楚为什么我们会在这个世界上出现,“我”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表现则是不断地去触摸重重表象下的心理暗流。这个过程是困难的、充满了危险的,但也是引人入胜、饶有趣味而叫人欲罢不能的。

在格言中聆听教诲,摘取智慧果实,同时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然后从自己出发,参照格言,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最佳的行为选择。这个过程将是理性的、需要智慧参与的、能令人受益的。它不仅是对自身的深刻体验,同时意味着某种美好经验的再现和某种珍贵东西的重生。

本书的立意为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但并不局限于选取心理学家的格言,而是以心理学家为主,广泛摘取社会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成功人士以及社会影响深远的言论,从各个角度带给读者关于生活、健康、友谊、个性、求知、爱情、青春、事业等多纬度的阅读享受。愿此书能伴随读者诸君,常读常新,抚慰疲惫的心灵,拭去心灵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