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警察心理教育:警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
18680000000073

第73章 警察的思维与训练(26172)(5)

12.5.其它创造性思维

人能力的本质在于创造,创造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阶梯,从事创造最有力的工具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前面重点介绍了发散思维,此外还有许多具体的思维方法同样具有创造性。如,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正向思维、比较思维、观察思维、目标思维、数学思维等等,尽管不同的学者提出了许多各不相同的思维方法,但这些方法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有的存在着重叠和交叉。了解并自觉地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同样有助于提高警察的工作效能。因此,这里有针对性地简单介绍,供同志们在辅导和训练中参考。

12.5.1.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是向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新的、多样的结论。聚合思维却相反,是朝一个方向思索,得出一个结论。聚合思维又叫辐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人聚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在思考和解答问题时,进行重新组织和推理,以求得正确答案的收敛式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之一。

由于创造性思维中创造性产物不可能在原有的经验和方法中自然出现,所以既需要发散思维,又需要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开阔了思路,拓展了视野,从而产生新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所以,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发散性上。但是,创造性活动并非只有发散性思维才能完成,寻找新的观念、方法、结论,就必须运用聚合思维。聚合思维确定了发散思维的方向,在无拘无束地发散之后,必须要聚合有价值的发现,才能实现真正的创造。创造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客观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聚合思维在集中了大量事实和众多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最优的答案或假设,经过实践、检验、修正,甚至于推翻之后重新集中,提出新的假设,直到问题的解决。

聚合思维在选择新方法、寻找新答案、求得新结论时,只有充分体现出思维的广阔性、逻辑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才能开展创造性的活动。目前的学校教育侧重于聚合思维能力的形成、发展,一般的智力测验衡量的大多是聚合思维能力。可以通过一般的逻辑推理训练、综合概括训练、抽象化训练,提高聚合思维能力。

12.5.2.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可以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也可以在表象或内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属于瞬间的判断,是智力活动的飞跃。它同一般思维活动的区别,是直接观察而不是间接认识,可经由某种捷径而不循惯常的逻辑法则快速进行。如那些突然跃入脑海而能阐明问题的思想,包括灵感、顿悟等。直觉的产生并非毫无根据,它与掌握牢固的科学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积极地从事实践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直觉是创作活动的重要特征,在警察的工作中也有重要的价值。

意识阈理论

德国近代心理学家赫尔巴特(1776—1841)提出了“意识阈”的概念。他认为,由于观念具有引力与斥力的关系,人们只能意识一定的对象或注意有限的范围。“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便须跨过一道界限,这些界限便为意识阈。” ⑥他认为意识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阈限上的观念可以转入阈限下成为无意识。相反,被抑制的潜在意识,可以通过有关的意识观念的诱发从阈限下进入阈限之上。一些观念虽然被逐出意识之外,潜伏在阈限之下,但并没有消失,只是减弱了其强度,仍然待机而动。“意识阈”理论揭示了人脑中潜在的观念、信息、知识的来源,揭示了显知和潜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高级神经活动的诱导规律

巴甫洛夫认为人体的任何神经活动,都是兴奋与抑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兴奋与抑制这只是同一过程的不同的两个方面,同一过程的不同表现。”⑦兴奋和抑制这两种神经过程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自发地引起或加强相反的那一种神经过程。他称这种中枢间的相互作用形式为诱导。由抑制引起兴奋的诱导过程为正诱导,由兴奋引起抑制的诱导过程叫负诱导。人在长期的思维活动中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连续的优势兴奋中心区。这个优势兴奋中心区不会永远兴奋下去,其在闲暇、放松的过程中一旦受到抑制,就会自发地引起该中心区外围皮层细胞的兴奋。这时,循轨思维外围的潜在观念、知识就可能被诱发处理,对百思不解的问题会产生顿悟。应该看到,在这种非自觉的灵感活动中,无论是触发信息的存储,还是诱发,都离不开此前自觉的理性思维活动和大量的生活积累。

另外,平时人脑的工作量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存在大量的发展空间。当人遇到非常情况或接受到全新的刺激时,人脑的新皮质部位、皮质边缘部位、脑干部位就会处于激活状态,使人潜在的各种体力、精力、思维的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产生急中生智的灵感,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这实际上是人脑中未发挥作用的智能在特殊境遇中的调动。这表明潜能的激发同样受到理性的控制。

激发捕捉灵感

一些有经验的侦察员有过类似的体会,一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有时与灵感密切相关。机遇只惠顾有准备的人,灵感、顿悟虽然稍纵即逝,但一旦被人把握住就会导致问题的迅速解决。洞察力和敏捷性是直觉思维的特点。了解了直觉思维的特点和心理机制,有助于人随时发现和捕捉灵感,使灵感和顿悟转化成宝贵的思维成果。

(1)抓住“偶然”所得

已经知道许多知识经验深浅不等地潜沉在意识阈之下,许多内容甚至蛰伏许多年,有些则会在梦境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巴甫洛夫认为梦“是第一信号及其形象性、具体性的兴奋,也是情绪的兴奋。这时候,作为大脑最后反应部分的第二信号器官首先由于刚刚开始的催眠状态而关闭,大脑的这一部分一般总是在清醒的状态下工作的,并且调节、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抑制第一信号以及情绪行动。”这就是说,做梦时人不象清醒状态那样按通常的逻辑程序思想。也正是如此梦境为人提供了思想自由驰骋的机会。梦中储存在大脑中的各种信息,不受自觉意识的制约,自由地组合成各种形象。其中也许有99%是荒唐的,但可能有1%是打破常规逻辑程序、带独创性的新形象和信息组合,给人以有益的创造性启示。⑧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被偶然的机遇所诱发,潜在的观念、信息、知识如同被导火索点燃的火药,把蛰伏在大脑深处的思想、情感一下激发出来。这时产生的灵感、顿悟足以使人感到振奋和惊喜,使人感到自己智慧的力量。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以上的体验,为了把这种“偶然”所得变成自己的思维财富,应该随时把这种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无论是梦境的启示还是日常生活中突然产生的强烈感受,并有意识地推动思维沿着新的方向拓展。

(2)为灵感出现提供时间

当人对一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不妨暂时停止工作。这时虽然已经停止了意识阈上的相关活动,但是大脑阈下的相关活动仍在进行信息处理。因此,有人会在从事完全无关的活动时,产生顿悟,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另外,大脑暂时放下问题,使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紧张或抑制状态得到了缓解,也会使得皮层对其它的信息刺激敏感起来,不经意的另辟蹊径也会激发出灵感。所以,当大脑过度疲劳、紧张时,有意识把注意力转向其他事物,使自己处于闲暇、舒适的放松调整状态,灵感很可能实现创造的奇迹。

12.5.3.正向思维⑨

正向思维不是一种单纯的思维方法,更包含着思维的方向、进取的目标和生活态度,对任何形式的思维方法都具有导向与推进的作用,这样一种积极的思维模式对于承担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警察来说尤为重要。现代心理学家、成功的科学研究者们认为,成功者拥有正向思维——导向成功的思维模式;失败者拥有负向思维——消极的、封闭的、破坏性的、导向失败的思维模式。这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对人的奋斗目标的驱动作用、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会产生意义不同的重大影响作用。一种积极的思维模式对于承担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警察来说尤为重要。在这里必须说明,“负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逆向思维”与具体思维形式中的“正向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共同结构成立体交叉的思维结构,在这里“逆向思维”是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的具体运用。而“负向思维”指的是阻止前进,甚至是拖人后退的力量。

在本研究5.3.4部分中,涉及到“正向思维”与“负向思维”的特征和区别,这里着重介绍“正向思维”的作用、形成等内容。

自我负责

在任何复杂、艰难、曲折的境遇中都敢于面对、接受自我,勇于实践行动,敢于承担责任,无论多大困难都能够积极调整自己,不放弃追求,具有鲜明的自我负责特点。在逆境中不断强化自我信念,排除消极思维的干扰,不懈地努力奋斗,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创造力。

正向思维使人的大脑处于开放的、积极的、激活的状态,这种状态促使肌体的潜能有效地向“指令”方向发展。负向思维则自我否定,任何思维方法在这里都会被打上折扣。另外,拥有正向思维的人,在肯定自我的同时,也乐于接受、肯定和热爱他人。他们性格开朗,有感召力,能够从外界获得支持。

自行负责

自行负责使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自己的潜能永远超过自己的现在,只要努力,自己会做的更好。自尊、自爱、自信是自行负责的基础,所以拒绝歧视是拥有正向思维的人的主要思维和行为特征。拒绝歧视包括两层意思,首先,是不歧视他人,可以不同意任何人的观点,可以批评他人,但是绝不歧视和贬低、侮辱他人;其次,绝不惧怕他人的歧视。永远不要把评判自己的标准寄托在他人的评价上,不让他人主宰自己的生活。只要你不屈服,没有谁可以让你感到“卑微”,也没有人能够使自己成为“失败者”。

自行负责不把自己的命运建筑在依赖他人的基础上。遇到挫折和失败绝不退缩,敢于负责,不怨天尤人,能够从逆境中走出来,有把握和开发自己生活的能力。这样的思维方法和方向会使人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坚强。

超越自我

正向思维不断强化人的目标意识。人对目标结果的向往越强烈,对自己的现实认识得越清楚,创造性张力就越强,把人引向目标的力量就越大。其实,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退缩、安逸的负向思维因素,尤其是当人遇到了突然的、意外的挫折和压力时,人的价值观念会发生变化,从内心会产生某种“后拉力”,使人产生各种放松、放弃的借口。不断地排除和战胜“后拉力”的干扰,在内心的冲突中强化正向思维的力量,就是不断地超越自己。

强化正向思维,超越自我,存在两个基本的因素。首先,强化目标和目标意识。目标的作用和意义不仅在于是否能够实现,还在于促使人变化、行动起来,向着现实、美好的方向迈进,使人产生自我超越。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失败都只能是实现目标和走向成熟的机遇和阶梯。失败和挫折与成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其次,正向思维的参照物是客观现实。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自卑、不自傲,不会产生天塌地陷的感觉,也不会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不会自欺欺人,装糊涂逃避现实。

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正向思维使人总是处于激情、激活的状态,不断产生灵感、方法、策略。拥有正向思维的警察会从工作中获得乐趣,会认为我是警察,我就理所应当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在繁重的工作中也不会产生为谁、为什么干的困惑。因为从正向思维的本质认识问题,无论为什么干,都是为自己干,工作是超越自己,实现自我的注意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