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水调歌头
18679200000053

第53章 青春写真

这次在丹凤采访,陪同我的周静,就曾经是个诗人。

在去竹林关工地的汽车上,我知晓了她的故事。

周静在陕西省水利学校读书时,非常喜欢文学,徐志摩的诗,她抄了一大本,还能背诵不少。学校有个刊物叫《水青》,她也积极投稿,稿件并经常被发表。再加上性格文静,注意打扮,因此,同学们称她为“丹凤才女”。

才女1999年毕业后,分配到县水利局办公室工作。2007年丹凤工程开始,人手不够,她也下乡包队。漂亮衣服穿不成了,改为运动服;高跟鞋脱了,蹬上登山鞋;长辫子剪了,变成齐耳短发。

外在的形象容易改变,性格的适应就有些难度。过去,她很少与人吵架,脸红脖子粗地骂人几乎没有过,可是下乡以后,淑女作风根本吃不开。工地风风雨雨,农民直来直去,看她是个女娃娃,说话没有威力,指挥没人听。有一次,她发现一段河堤工程质量不合格,让返工,工头以为女同志好说话好欺骗,绕着圈子不干,还出语伤人。她气得哭鼻子,跑回宿舍。晚上一想这样不行,自己得厉害点儿,于是爬起来,对着镜子练习发火。第二天到了工地,她把工头叫来,乱七八糟地吼了一通,事后想起来不知道自己都说了些啥,但工头害怕了,接受返工的要求。

现在,她的儿子已经8岁,喜欢缠母亲。她每次回家,都要偷偷溜走,如果被儿子发现,就抱着她不放。

“唉,我有时心里难过,觉得亏欠娃太多。”周静望着车窗外的山峦,发出一个女人本真的善良的叹息。

在乡下干水保工程,不容你懈怠。白天验收,晚上设计,还要搞协调,开群众大会。尤其是春季植树造林,一般从山西、河南运树苗子的大车晚上到达,便立即卸车,一车一万多株,什么油松、刺槐、翠柏、香樟、桂花、碧桃、竹子等十七八个品种,要验收质量,分类摆好。这些树苗子娇嫩,今晚到,明天必须栽下去,否则缺水分就成活不了,时效是36个小时。于是,第二天早上5点多就得起来,6点多到工地发树苗,对于树坑深度、间距、浇水等,都要进行监督,有些农民工素质低,爱偷懒,不看紧点儿误事。还有这个山今天栽,那个山明天栽,都是提前做好计划的,不能乱来。一个人负责五六个工队,分散在各个山头上,转一圈,一天就结束了。山高路陡,太阳很强烈,原来细白的皮肤晒得起黑斑。

“你们真是辛苦了。”我说。

“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在水利部门多着呢。”周静说。

“那你还写诗吗?”我问。

“早不写了,现在主要写施工合同、验收报告之类的东西。”周静笑答。

“可惜你在诗歌方面的才华了。”我说。

“也没啥,现在不写,但诗在我心中,以后说不定还要写的。”周静说。

车到竹林关,我们去现场观摩。望着满山绿莹莹,排成行的树林,我心里想:这些也是诗啊,是周静他们写在山坡上的起伏的诗行,说不定它们更有价值,更能体现年轻人的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