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水调歌头
18679200000043

第43章 一条古街

这座山城生活废水从上而下地直泻,很容易引起江河污染。

桥儿沟是城中一条斑驳美丽的古街道,也是一个草木变色、臭气熏天的污染源。

桥儿沟长约千米,沿着从上而下的弯曲跌宕的小溪流,铺有一条500级石台阶的道路,这是群众步行从江边到山顶街市的主要通道。

桥儿沟两侧盖满了房屋,居住着本地的老户人家,很密集,很有烟火气息。路旁忽儿是溪水,忽儿是房院,忽儿是石崖。石崖上开凿着泉眼,流出的细水清澈纯净。据说,桥儿沟居民家中大多都有泉眼,他们享用着从山中流出的不要钱的天然纯净水,这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幸福。

桥儿沟两旁新旧房屋杂列,其中有价值的老院子不少。从下而上,“福音堂”的门墙厚重高大,老北门楼历久沧桑,67号院子小巧玲珑,73号院子是清代“同善社”的旧址,114号耿家院子由四道渐起的山门组成。独立完整、最显规模的是编号为城关镇33号的民居,它在中部主街道后边的半山坡上,是个宽为6开间的四合院。门楼院墙房顶完好无缺,只是院里阁楼上的木雕窗子有些破损,听住户说,前不久还有人来掏高价想买走这几扇木窗呢。但这是公房,没人敢做主。现在里边住的几户人家,都不是老房主,系后来由政府安排进来居住的。

桥儿沟的老民居基本为砖墙青瓦房,样式有“横三间”“四合院”“一正两厢”“一进两幢”等。木结构为龙门架,墙中包柱,即使墙倒,屋亦不塌。门蹬柱础兴石刻浮雕,走廊栏杆窗户是木刻透雕,外墙有绘画图案装饰,瓦屋顶建有“防火墙”及“马头墙”。

可是,居民越集中,古建筑越多,排污越是问题。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涌入沟内,使清泉水变了颜色。

2008年5月,白河县启动老县城排污改造工程。工程总投资一千一百四十余万元,完成桥儿沟青石板铺筑、仿古路灯、生活排污、民居修复等工程,准备把河街一带打造成“秦楚风情一条街”,然后将城关古镇申请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现在,这个工程还未完成,还很艰巨。如果真正能变成文化名镇,那么房地产的升值空间就大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