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生要领悟的糊涂学
18678500000007

第7章 食物——学会忍耐口腹的诱惑

【原文】饮食,人之大欲,未得饮食之正者,以饥渴之害于口腹。人能无以口腹之害为心害,则可以立身而远辱。

羹染指,子公祸速;羊羹不遍,华元败。

觅炙不与,乞食目痴,刘毅未贵,罗友不羁。

舍尔灵龟,观我朵颐。饮食之人,则人贱之。噫,可不忍欤!

【译文】吃喝源于人的内在需求,是每个人都有的重大欲望。长时间忍受饥饿的人,吃什么都觉得香甜;长时间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甜美,事实上这是失去了正常饮食滋味的结果,是由饥渴过度造成的错觉。饥渴会破坏人们正常状态下的口腹感觉,同样的道理,贫贱也能摧残人的心志。所以,假如面对钱财还能做出合乎道义的选择,那么就可以成家立业从而远离耻辱了。

子公仅仅因为用手指蘸鳖汤品尝了一下,就差点招致杀身之祸。华元杀羊准备饭菜慰劳士兵,因为遗忘了车夫,结果在战争中遭遇惨败。

庚悦不肯给刘毅熟肉吃,是因为当时刘毅还没有当官。罗友曾经被人误以为是讨饭的傻子,然而他却身具非凡的才华。

《易经》上有这样的话:“舍弃自己那些如同灵龟般的智慧,而观望别人心中的食物,那是不利的做法。”暴殄天物、为求美食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人格,这样的人只能让他人轻视。由此可见,人们面对口腹的诱惑会失去理智,所以我们要学会必要的忍耐。

【顿悟】食物为我们提供了人体所需的能量,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基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饮食文化的丰富带给人们更多选择和享受。但是,饮食从来都不是单纯的享用,而是和社会关系处理紧密联系的。刘邦在鸿门宴上险些丧命、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面对美食的诱惑,能够采取必要的克制,发现事物背后的玄机,我们才能放心享受。

【学生运用】年轻朋友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需要在饮食上坚持科学合理搭配的原则,而对一些不利于身体健康的食物要保持克制和忍耐。近年来,国外许多地方都对洋快餐提出了质疑,这提醒我们:美味的食物不一定营养健康。青少年朋友只有树立科学膳食的意识,才能享受食物的美味、拥有强健的体魄,鱼与熊掌兼得。

【为人处事】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饭桌是社交活动的重要舞台。在口腹欲望被满足的时候,任何话题都可以用轻松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与国人的面子心理有很大关系。很显然,如果我们经受不住食物的诱惑享用客人的大餐,一旦对方提出某种要求,就很容易违心地答应下来;而不答应,又会因为一顿饭而结怨,这种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经商运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种情形正在当代商业社会中上演。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弱肉强食的竞争体系,人们用“蛋糕”比喻市场分额的大小,其中就隐喻着经济利润是商家垂涎三尺的“食物”。获取市场占有率、赚取利润固然天经地义,但是我们要看到市场上的陷阱和种种潜在威胁,比如对手的竞争、资金压力等。有时候,放弃眼前的利益,忍耐内心的饥渴是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