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释义:
比喻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不是真心话,口心不一。衷:内心。
来源追溯:
《左传·隐公三年》:君子曰:“言不由衷,质无益也。”
故事链接:
春秋初,周朝已经非常衰败。郑国的国君郑庄公是周朝的卿士,执掌朝中大权。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地位,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当时任天子的周平王,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他不得不依靠郑庄公处理朝政,却又对虢公忌父十分相信,想让他代替郑庄公掌管朝政。
郑庄公知道这件事后,对周平王非常不满。周平王很害怕,赶紧向郑庄公解释说,他没有让忌父取代郑庄公的想法。为了取得郑庄公的信任,他和郑庄公互换人质,让周太子狐到郑国去做人质,而郑公子忽则到周朝来做人质。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去,他的孙子姬林继承君位,称周桓王。周桓王也想让忌父代替郑庄公当卿士掌管朝政。郑庄公知道后大怒,派大夫祭足带领兵马,到周朝的温地收割了麦子,并全部运到郑国。到了秋天,祭足又带领兵马到周朝成周,把那里的谷子全部割掉,运回郑国。从此,周朝和郑国之间的关系就更加恶化,彼此结下了仇恨。
当时的史官在评论这件事的时候,说:“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即使互换人质也是没有用的。”
学以致用:
商场上尔虞我诈,很多人为了能获得业务上的成功,都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这是社会的复杂和虚伪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