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释义:
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来源追溯: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故事链接: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人们尊为“圣人”。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都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应该不断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就要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卫国当时有名大夫叫孔圉,一生为人正直,虚心好学。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问孔子为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微笑着说:“孔圉勤奋好学,脑筋聪明灵活,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的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没有不恰当之处。”
学以致用:
一个人如果能真正做到不耻下问,就一定能够在事业上取得好的成就,并且获得人们的尊敬。每一个优秀的人都应该具有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