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人经商手册
18677700000016

第16章 商战中的竞争谋略

上海作为中国现代商业的策源地,上海商人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其商业手段之繁杂、经营思想之宽阔,无不给当今的中国商人以有益的启示。

中国近代商业精英云集上海,各展雄才大略,各占“地盘”,从而使得大上海的商战显得十分残酷。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刚刚开始繁荣之际,由于各商家都面临着打开市场、抢占地盘的问题,因此,谁先抢占了市场,就意味着抢占了机会,意味着丰厚的利润在招手。因此,各商家在此时都会竭尽全力抢占市场,有时还会采用非理性手段。

上海则具有商业竞争的传统。早在上世纪20、30十年代,上海市场虽尚不成熟,但商业竞争却十分残酷。洋商与洋商之间、上海商人与洋商之间、上海商人之间,竞争都十分激烈。

比如,上世纪初,上海的啤酒市场由外商垄断。烟台的醉权啤酒厂成立后,便迅速把上海当作开拓市场的重点来突破。因为当时上海是中国啤酒消费量较大的地方,其他地方国人多没有饮啤酒的习惯。为了同外商争夺市场,醉权啤酒厂举办了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其中一项活动是“中国啤酒大会”。

一天,醉权啤酒厂首先在上海半淞园中藏了一瓶中国啤酒,并当众公开宣布,谁找到啤酒,奖给中国啤酒20箱。当天,上海半淞园内人山人海,人们对这种新奇的促销手段十分感兴趣,也想看看醉权啤酒厂是否会兑现。结果,醉权啤酒声名大震,一下子在上海站住了脚。

洋啤酒见中国啤酒公开挑战,自恃财大气粗,就宣布降低售价,想挤走中国啤酒。醉权啤酒厂毫不退让,拿出万元巨奖进行有奖销售,而且巧妙地设计了奖项。他们将一些啤酒瓶盖上分别印上“中国啤酒”四个字,每一个字代表一定的奖款,分别散放于13箱酒中,谁买中印有字的啤酒,就可拿瓶盖兑奖。此举又大获成功,从而形成了中国啤酒在上海畅销不衰的格局。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和洋酒相比,醉权酒厂可谓了解中国人的消费心理,他们利用中国人相信运气的心理,巧妙构思,促销方式极为有效,以至于这些方法至今仍被许多商家沿用。

现在,上海的市场经济已经步入成熟,许多商家采取的竞争手段更加多样,五彩缤纷,甚至有时免不了出现非理性竞争,比如过分杀价、相互攻击谩骂等。但是,作为商家要在上海做生意就必须大胆参与,进行竞争。

因此,与上海人做生意的第二要诀是:

(1)积极参与竞争,不要害怕和胆怯,勇于在上海开拓出一片市场。

(2)竞争产品必须以质量取胜;杜绝假冒伪劣。

(3)在竞争中,应多运用广告战,大胆地推介自己。

(4)应注意物美价廉,降低价格,多送实惠。

(5)重视营销策略。

(6)要有正确的商家心态和谋略,不要采取不正当的竞争行动。

在上海人的口头禅里,赚钱叫做“扒分”,意思是赚钱如土里淘金,要有土里淘金的精神和耐心;一个“分”字体现了赚钱的辛苦和不易。那意思便是,一旦土里淘出了金矿,大家便可以一涌而上,分个精光。从这句俗话里,可以体会上海人赚钱的方式和态度,就是凭借一切先天优势,尽量分得最大的一份蛋糕,不落在别人的后面。

因而,在讲求手段的同时还要讲求速度,否则到嘴的鸭子也随时都有被别人抢走的可能。每个从商的上海人,几乎都保持着这种与生俱来的“抢”的意识,尽管在“抢”的过程当中,由于当局者迷,甚至可能会错过市场上出现的新机会,但只要能够抓住一次机会,他们就会凭借讲究速度和手段的方式,一举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