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女孩嫁人要趁早
18677400000003

第3章 年轻女人拥有更多的选择

作为女人的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女人一旦步入25岁,以后每长一岁,身边围着你转的男人数量就会比原本少了1/2。在这里,暂且笑称它是:“卫星1/2消失定律”。

1.可选择面更广

一般来说,没有几个女人会接受比自己年幼的男人,但男人正好相反。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人的择偶范围。因此年龄的界限,成为男人的优势,女人的软肋。

就好比是一个20岁的女人,她只会接受20岁以上男人的追求,而这样的男人在中国男性中的比例为70%左右;而一个30岁的女人,如果她只接受30岁以上男人的追求,那么她的男朋友选择范围则只占全国男性比例的60%左右。这十个百分比,就相当于6737万人。也就是说,一个30岁的女人比一个只有20岁的女人,她在男朋友的选择面上,少了6737万个机会。

这还仅仅是年龄一方面的问题。

再好比: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她有一颗平常心,会选择一个条件还行的男人,平淡幸福地过日子,这不失为一桩美事;如果她自恃条件过人,那也可以选择一个比她年长的、拥有富足物质条件的男人,使她直接过上舒适的日子;她也大可以在同龄人中选择条件优秀的男子,与其一起奋斗几年,最终幸福美满。但是,一个30多岁的女人,她也有一颗平常心,想找一个条件还行的男人,过平安喜乐的小日子,问题是与其年龄相当符合条件的男人又有几个是未婚的?那么,我们来改改条件:她是一个30多岁的女人,且条件过人,拥有成熟的美貌、成功的事业,她想选择一个条件优秀的男子托付终身,但是举目四望,这样的男子要么比她还挑,要么就是身边有一个青春美丽的女孩子。曾经有人总结,年过三十还未成婚的男人只有两种:娶不到和太过挑。娶不到的,你不愿意嫁;太过挑的,又看不上你。

最新出炉的《中国社会婚恋调查报告》是自2007年8月起开始的为期一年的实例调查,它通过街头访问、深度面谈和互联网调查的方式,共计受访人数超过200万人。这份报告的调查显示,女性眼中最理想的男性结婚年龄推迟到31岁,而女性的结婚机会从25岁起开始逐年递减。超过90%的女性认为,23岁到26岁的男性是理想的结婚对象,只有一半女性受访者垂青30岁左右的男士。如今,女士们对30、31岁男士的好感度骤增至80%,也就是说,八成左右的女性认为而立之年的男人最适宜结婚。即使男士到了35岁,仍有1/3的女性愿意嫁给他,甚至有15.2%的女性,愿意接受40岁的不惑男士。相比之下,理想的结婚年龄对女性比较残酷。大多数(65%)男士认为最理想的结婚对象是25岁的女性。从30岁起,女性的结婚机会就直线下降:30岁的时候,有25.5%的男士认为娶她“还OK”;到女性35岁的时候,仅有12.5%的男士能够接受。

工作和生活成本等因素造成的压力,是造成男性宜婚年龄推迟的主要原因。而男女对结婚的期望差距加大,婚恋失序是不可逃避的现实。婚恋专家认为,尽管官方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男性总数高于女性,但现实中总是单身女人多于单身男人,正是因为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女性的适婚年龄通常比男性要短,因此选择面也更为狭窄。

如果你不希望自己最后流落到只能在干面包或硬馒头之间做出选择,那就趁着自己还年轻、选择面还比较大的时候,尽早下手吧!

年龄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无论处于何种年龄阶段的单身女子,都应该保持年轻心态。你虽不必强迫自己选择比自己年幼的男人,但是你可以让自己多接受不同类型的男人,或许最适合你的,正是你从未考虑过的。

2.说媒和牵线的人多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男女双方的方法,就叫“说媒”,而说媒之人就称为“媒人”,如《孔雀东南飞》:“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除了媒人这一俗称外,还有不少别称,如红娘、冰人、月老。

媒人在旧式婚礼中是一个重要角色。中国古代无媒不成婚。《诗经》里写到:“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它的意思是:怎样才能砍下大的树枝?不用斧头砍不断它。怎样才能娶到妻子?没有媒人成不了婚。而在当今社会,媒人说媒、红娘牵线的事情也比比皆是。

当一个女孩子到了或者快到了适嫁的年龄,就很快会有一些三姑六婆常常来“窜门子”。她们和女孩的父母大多一翻闲聊之后,“不经意”地就会聊到了婚嫁问题上。大都就是某家的儿子、某家的孙子,人都不错,且还单身,和你家的女儿还真是挺相配的,不妨大家找个时间一起出去喝喝茶、聊聊天。

相信无论是生在青山绿水县城中的女孩子,还是生在车水马龙大都市里的女孩子,大家在过了20岁之后,多多少少也见识过“说媒”的力量。

现代的年轻人会觉得说媒既土气又不实用,但事实上,很多现实的例子证明,媒人造福了不少家庭。所以,有时候年轻的女孩们不要对上门说媒的人感到厌烦,或许他们真能帮你觅得一位如意郎君。

其实,真的不要轻视媒人的能力。说媒是需要极高的技巧甚至艺术的。媒人不仅需要熟悉男女双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力求门当户对地提亲,而且必须做到既基本上准确地向男女双方及其父母反映对方的情况,又要尽可能隐恶扬善,使双方充分认识对方的长处,从而乐于达成嫁娶的协议。

因此,若真有一日有媒人找上你的家门,切记不要立刻拒绝对方的好意。这种送上门来的好事实在比你自己打灯笼去“寻夫”要省心得多。

不论现在的你是适婚或者是已经过了适婚的年龄,都可以放下端了很久的架子,主动让家人或好友找那么几个“媒人”为你寻寻合适的另一半。真的不要轻视他们的能力,花好月圆的美好结局,是你所向往的,其实也正是他们所期望的。

3.生活圈子更大

当我们还是黄毛丫头的时候,真可谓是交友甚广。邻家的大婶、卖糖果的小贩,甚至是父母陌生的人,我们也都可以偷偷和他们聊上几句。那时我们的朋友,上至耄耋老者,下至无齿婴孩,无论男女,皆可开怀畅聊,毫无芥蒂。

慢慢地我们开始念书了,也在突然之间,觉得自己的朋友圈子变小了。与老年朋友没有了共同语言,幼齿的小朋友更是“不屑”与之为伍,而同学之间,也渐渐地有了男女之别,懂得了“授受不亲”。那时,同学或邻家的同龄人成为我们固定的交际伙伴。

等到念大学时,之前的朋友分散于五湖四海,而大学里的同学各有各的性格,男女同学之间更是分得清楚,男同学们有自己的兄弟,女同学们有自己的姐妹淘。但好歹总能遇到一两个谈得来的异性友人,于是乎,连同他们的朋友都成为了你的“友人”。

待到进入社会之后,我们猛然发现,身边突然冷清无比,不论是男性朋友或是女性朋友,都是少之又少,生活圈子愈加狭窄。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活的圈子也愈加地缩水,最后竟有被禁锢的感觉了。

不可否认,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都在无形和无意中慢慢地缩小了自己生活和交际的圈子,朋友慢慢减少、自己活动的场所慢慢变小,连兴趣爱好也渐渐地被遗失掉了。

年轻的时候总是好奇,所以愿意不停地尝试。而年龄的增加,慢慢觉得自己懂的东西越来越多,好奇心没有了,生活的激情也就渐渐退却了。

很多单身的白领女性,虽然每日妆容精致、笑语嫣嫣地端坐在公司的办公桌前,但到太阳西下、万家灯火时,大多都是落寞地回到自己冷清的小窝。其实她们也渴望有很多朋友、有精彩的业余生活、有更大的生活圈子,但往往工作环境、自身性格等等,使得她们越成熟美丽却也越孤独寂寞。

还有另一种女人,她们一开始也有着三五个很要好的友人,但是在找到自己的爱情之后,她们的生活里就只有自己的另一半了,他是她的家人、朋友、倾诉者,甚至是唯一的依靠。她们抛弃了友情、疏远了友人,辛苦而幸福地维系着自己的爱情。可是,当有一日,另一半突然离开之后,她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是孤家寡人了。

其实,不论是什么样的原因,女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置身“孤岛”。生活总有新鲜的变化,只要我们不倦怠了自己的心,那就还可以重新拾起自己的激情,去寻回那些被我们所遗失的美好。

其实,无论年龄的大小,女人们都不应该在无形中缩小自己的生活圈子。即便有了爱情或家庭,你也还得有自己的生活,千万要谨防出现因为他的离去,导致你的世界坍塌的情况出现。一定要搞清楚,他或他们,绝对不能是你生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