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18674300000007

第7章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创建文明行业

陕西省交通厅

全省交通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根本宗旨,以建设“四有”职工队伍为根本任务,全面开展了陕西省在窗口行业开展的“创佳评差”活动和交通部组织的全国交通系统“三学四建一创”活动,确立了“健全机制、条块结合、规范运作、严格管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交通系统行业文明建设稳步发展。

一、创建活动主要成效

1.创建机制健全,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在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中,我们紧密结合交通经济建设实际,从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推行目标责任制、制定建设考核机制、建立内外监督机制、实施奖惩激励机制五个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创建工作机制,从而保障了创建活动扎实、有效、持久地开展。各单位逐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一把手抓两手,其他领导两手抓,业务部门抓具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2.创建载体丰富,取得了显著的创建成果

按照“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创建达标、逐步升级”的工作思路,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创佳评差”、讲文明树新风、科技兴交、劳动竞赛等活动,形成了生动活泼、各具特色的创建载体。通过这些载体,有力地推动了创建文明行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全省交通系统已建成县以上文明单位1120个,地市级文明单位174个,省级文明单位109个,省级文明单位标兵24个,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1个,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个,全国交通系统文明行业1个。

3.创建主体素质不断提升,为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坚持创建活动以广大交通干部职工为主体,以建设“四有”职工队伍为根本任务,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交通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职工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变化,在干部职工中进一步树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进一步树立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了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培育了“艰苦创业、严格管理、安全运行、优质服务、团结奉献”的陕西交通精神,为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创建活动主要做法

1.多角度建立机制,保障活动健康运行

(1)完善组织领导机制。

省厅、各地市交通局、厅属各单位和各县交通局相继成立领导机构(指导委员会、领导小组)、办事机构(文明办)共272个,并规定了职责和任务,制定了工作制度。

(2)推行目标管理机制。

每年自上而下签订《两个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430多份,将全省的创建任务分解到各个单位,年终考核,一同实施奖惩。建立了“两个文明”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检查、统一奖惩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建成的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和完成年度任务的单位,既注重表彰奖励,营造争优创先的工作氛围,又注重挖掘推广创建经验,形成各个层次、各具特色的先进典型群体,发挥导向示范作用。

(3)制定建设考核标准体系。

围绕车、船、港、站、路和交通执法部门等行业窗口,制定了“文明机关”、“文明路段”、“文明交通行政执法单位”、“文明公路收费站”、“文明道班”、“文明工地”等19项规范性创建考核标准,从领导班子、队伍素质、环境设备、服务质量、经济指标、管理制度等6个方面实行量化考核。还由点及面,制定了《交通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实施细则》,全面规范创建工作和程序,形成了创建单位自查申报、主管部门考核验收、厅文明委组织联评、厅党组审批命名的运作制度。

(4)建立内外监督机制。

在内部,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每年述职一次,向职工报告双文明建设情况。各基层单位每年两次向省厅报送两次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厅里对建成的文明单位和文明窗口坚持每年复查一次,对存在问题整改乏力的,严格实施警告及摘牌处理。在外部,机关和“窗口”单位都实行了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上岗人员、监督电话的“五公开”制度,全系统聘请社会监督员1000余名,设举报电话140个,定期评议服务质量和行风,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媒体和社会的监督。

(5)实施奖惩激励机制。

我厅对建成文明单位和文明“窗口”的单位、完成当年目标任务的单位实施表彰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单位和发生较大问题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对主要责任人给予处罚。这些管理机制,有效地保证了全系统创建工作持续、健康地发展。

2.抢抓新的契机,加强职工思想教育

(1)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职工。

我厅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多层次、抓重点、搞竞赛的学习方式,不断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高潮。各级党组织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与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交流相结合,专家辅导与专题讨论相结合,学基层理论与研究解决交通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到了学习有计划、有教材、有辅导、有笔记,有交流、有考核。同时,我厅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并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陕西交通发展,加强交通系统党建和交通建设各项工作之中。

(2)利用各种形式,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围绕纪念建国50周年、庆祝建党80周年、香港和澳门回归等重大事件,广泛开展了宣传报道、文艺汇演、英模报告、演讲比赛、职工画展等学习教育活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展现建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我省及交通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历史性的变化,激发了广大交通职工爱祖国、爱陕西、爱交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坚定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现代化的信心。

(3)开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下发后,我厅根据省文明委统一安排,结合交通行业实际,将整个活动分为学习教育掀高潮、服务行业严规范、学习先进树楷模、纠风改习塑形象、实践活动抓经常五个阶段展开工作。2002年“6?8”洪灾以后,广大交通职工在抢险救灾、修复公路中实践着团结奋战、无私奉献的道德精神,15日内修通水毁公路,用不到4个月时间基本修复干线水毁公路。10月底召开了全系统抗洪救灾表彰大会,表彰宣传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推动了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3.治理建设并举,认真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1)强化治理公路“三乱”措施,巩固扩大治理成果。

按照“领导负责、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巩固成果、反弹摘牌、重点整治”的工作思路,我们对全省的公路通行秩序进行了集中整治,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对全省境内公路实施了不间断的明察暗访,撤销非法站点19处,处理违法人员67人。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培训,规范执法行为,开展创建文明执法单位、与地方政府协同创建文明路活动,保持和巩固了国、省道基本无“三乱”的成果,现已通过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达标验收。

(2)严格规范和管理建设市场,确保每项工程质量。

为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我们召开了全省公路建设质量工作会议,用正反两方面事例教育干部职工,确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理念,并制定了保证工程质量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措施,对开展质量年活动做了全面的部署。先后制定了《加强建设市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实施办法》、《纪检监察机关与重点工程项目建立廉政工作联系制度》、《文明监理单位建设考核办法》、《文明工地考核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加强了建设市场的管理。

(3)反复治理整顿,创建统一、有序、文明的运输市场。

针对客运市场的无照经营、乱串线路、倒客、宰客等现象,我们坚持不懈地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创建,加大了稽查力度,规范了客车营运行为,实行车进站、人归点、跑专线的管理模式,有效地遏制和治理了无序混乱现象。集中培训了4000多名运政执法人员,规范了运政管理。建设“精品线路”、发展“服务名牌车辆”,开展了“文明汽车站”、“文明客车”、“客车服务明星”等创建活动,客运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4.硬件软件齐抓,提供规范优质服务

(1)加大投入,改善服务设施。

我们坚持精神文明建设软件、硬件同步发展的方针,加大文明建设投入,提高文明建设科技含量,使交通服务设施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

(2)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

在全系统各“窗口”实行了以“推行文明用语,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承诺制,完善了21项创建考核标准,并在各交通岗位大力开展岗位技能竞赛活动,激发了职工练技术的热情,培养了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精神,提高了各个岗位的服务质量。

通过这五年的创建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必须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根本宗旨,必须坚持发动和吸引广大交通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必须立足交通行业实际,不断探索新的创建载体,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制度作为保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努力使创建活动向全行业、深层次辐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创建工作还存在着薄弱环节: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领导不够重视,群众发动不够充分,活动坚持的不够经常;有的单位的工作形式化、表面化,措施一般化,创建成效不大;部分交通企业的创建工作困难较多;有的交通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