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的智慧
18674000000003

第3章 人生需要留白

第一节 留白也是一种美

人生需要诗意的敛约,需要适度的留白。有时候,安静一点、淡然一点、沉稳一点、随意一点,并不意味着无能或者无奈。相反,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力量与声音。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糅合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怀想着年少青涩时的羞赧,品味着中年成熟后的稳重,感受着苍老迟暮的悲凉,人的一生便这样走了过来。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极尽努力,往往却不曾发现生活已在一瞬一瞬的空白中起了微妙的变化。世事无常,情随境迁,蓦然回首时却常常惊叹:历久弥新的原来是那些空白之美!

有一个木匠,手艺极好。在给人家做工时,他习惯在每块木地板之间留一道缝隙。主人一边在心里说他干活不细致,一边又很客气地向他请教原因。木匠慢悠悠地解释说:“木工活讲究疏密有致,黏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在装修房子时,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老木匠之语,粗听之下,平淡无奇,细品之余,别有深意。木工活要留道缝隙方能取得真正的“美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我们听到坏消息时;当我们的思路被他人打断时;当我们看到别人干坏事时……我们是要力求“美满”,所以绝对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于是大发雷霆,横加指责。其实正确的做法还是静下心来,留一道缝隙给他人,给自己,耐心地倾听他们有道理或没道理的话,从中发现一个“美满”的亮点。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讲究“留一道缝隙”。假若事事工于算计,利字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美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紧张、裂变。同样,一个人把所有的行为都目的化,岂能不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了形状?人生也需要留白,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使自己有回旋的余地。

古人云:“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也就是说,做事要恰如其分,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宽容心处世,给自己、给他人留一个吻合、和谐的人际空间。

“留白”是绘画里的一个术语,“留白”就是让欣赏者有信马由缰的想象空间,在欣赏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心情融入画卷,独自悠游于艺术所赋予的空灵氛围里,让尘事渐行渐远,心灵便在这泼墨山水间纵横驰骋。

艺术大师往往是留白的大家,如齐白石先生的画,处处留白处处有意,空灵虚幽,虚实相映,方寸之间彰显天地之宽,“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

时光是无痕无迹的,成长是悄无声息的。但在一些光阴与人事的空白中,有人却窥见到人生的另一片风景。当忙碌的生活忽然停滞,我们便可以有短暂的空白调适心灵;当满心的尘土荡涤素净,我们便可以有心灵的空白来贮藏万物;当周遭的喧嚣都归于一片沉寂,我们便可以一纸一笔地剖析记忆,叩问灵魂。空白是人生给我们的一笔财富,能通向人生的美妙之境。

陆游曾写过:“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倘若陆游不是客居京华,定然感受不到这空白的奥妙。面临生活中的种种空白,到底是选择为追逐一种丰足而疲惫奋斗,还是选择略做小憩留待更大的发展呢?

其实,空白是一种人生的美!

南山之下固然荒凉,溪水之畔固然无趣,病梅之馆固然清冷,潮水之滨固然幽静,但那些隐居的名士和被贬谪的大儒们,却在这只要“悉悉”之声的人生空间中用各自的方式品味着空白之美:东篱之下有黄菊遍地,陶潜先生便在这一片高洁的芬芳中书写人生的诗篇;愚石愚歌本来粗犷,宗元先生不也是自得其趣,高声放歌,歌以言志吗?病梅甚苦,龚自珍不也是手拿一把利剪解其束缚,穷其一生之力以疗梅吗?

诗画有了余地才能构造出意境之美;维纳斯有了断臂才凸显出想象之美;天鹅湖有了停顿才展现出悠扬之美;而生活有了空白,才烘托渲染出人生的真谛之美!

不必苦苦寻觅永恒丰富的人生之境,时不时停停步子,留给自己一些空白,留给心灵一些余地,也许当你蓦然回首时,却发现“那境”已在灯火阑珊处。空白,它总是给事物带来更多的色彩和美丽。在算盘中,如果没有算珠之间的空白,算盘就不能用了;在画廊里,若没有墙壁的空白,就不能彰显出画中的彩色;在夜空中,若没有漆黑的空白,就不能感受到繁星的璀璨。

留白是艺术的技巧,也是生命的艺术。人生也需留白,万丈红尘中,忙忙碌碌的我们,曾几何时忘记了给自己的心灵留白,每天慨叹“我们成了工作的奴隶”,“忙得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散文家蒙田曾说:“我们必须保留属于自己的后厢房,自在地在这里营造我们真正的自由,以及我们的退隐和孤寂。”

留白,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只要心灵是透明的,人生何处不是“万里无云万里晴”的广阔呢?给心灵留白,不必因得失而计较,不必因名利而奔波,我们就会领略到简单的幸福和丰富的宁静,这样的人生将会更加润泽、丰腴和厚重。

第二节 给生命留白

生活中,充斥着无数的压力和得失,一路走来,总觉得辛苦又压抑。

为了事业,我们不停地奔波劳累;为了生活,我们努力工作;为了让大家活得更好,我们不断追求发展。

生命里,追求完美的我们,每一件东西,每一件事情,无一不想做到尽善尽美。当我们觉得已经天衣无缝时,事物显示出来的却并不是美丽。外国有一位艺术家,曾塑造出被认为完美的人像双手,但正是因为这样,他亲手毁灭了这双手。美丽,应该要有一些空白。

宋徽宗时有一次举行画院考试,由徽宗亲自出题。全国的书画人才纷纷报名参加,希望能金榜题名进入画院。

徽宗出了一句古诗为题,要应征者照着诗意画出来。古诗是“深山藏古寺”。

许多赴试的画师们一看到题目,立即磨墨,都觉得题目很简单。

每一幅交出来的画都有着高耸苍郁、云雾缥缈的深山。庙宇的飞檐由掩盖着的树林中隐约地露出一角。

画师们各显神通,作品都十分的华丽、壮观。

徽宗一一观赏所有的作品,都没有什么表情,最后在看到一幅平实无华的画,却拍案叫绝。

这幅画不见庙宇飞檐,只简单地画着一位老和尚在山脚的溪边挑水。

徽宗一看:“妙啊!以和尚点出深山有古寺,这古寺‘藏’得真是巧妙!”

这幅画的画师果然夺得了第一。

有一幅名为“风雨中的宁静”的画,当看到这幅画的名字时,很多人都会想到画中一定少不了风雨的景象。但是这幅画既无风也无雨,只是简单画了一个瀑布,在瀑布旁边的树梢,有个鸟巢,几只小鸟正静静地安睡在鸟巢里,这幅画即是巧妙地透过“噪音”来呈现“宁静”。

噪音与宁静有着很深的关联。所谓:“蝉噪林越静,鸟鸣山更幽。”

画讲究的是意境。当背景有噪音的时候,那个宁静会变得更静。画家用瀑布来凸显宁静的道理就在此,就像用老和尚引出古寺一样,瀑布真正的重点在于带出宁静,这都是一种意境,给人留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而不是直白地告诉人们,那样反而显得有些突兀。

有一个画家在一幅巨大的画布上作画。在画布一角,他画了一棵树,树枝上有几只鸟,但其余的地方都是空的。不懂画的人或许会觉得太浪费纸张了。同样的,在这个画家旁边的人也是这么认为。于是,有人建议他是不是应该在空白处再画些东西。而他却说:“不,我必须替这些鸟留下一片飞翔的空间。”

画家之所以只用一小角落来作画,就是为了凸显整个广阔的空间。

有了留白,画才会显得生气盎然。生活何尝不是如此,要给自己留白——留一个想象的空间,留一个宁静空间,留一个可以舒展的空间,而不是把它填得满满的,让人觉得窒闷。

空白是生命中的一段欢乐颂,令人心旷神怡;空白是夜幕中的一点星光,令人不觉寂寞;空白是茫茫大海中的一片风帆,令人充满希望。当然,我们要努力争取摆脱这个黑暗,争取希望得以实现。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被功名、权利弄得筋疲力尽时,好想能长长地松一口气,静静地独处一会儿,给生命留一段空白。

留白是画家的本领,也是生命的艺术。为自己的生活留一点空白,是一种生活的状态,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花谢花会再开,春去春会再来,可是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的每分每秒都不会再回来。何必要让压力和劳累填充了所有的生命呢?不妨休息一下,留下一点空白吧,这绝对不是浪费生命,而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

有一个年轻小伙子总觉得自己压力太大,想找时间休息,但又怕休息时会感觉到不安,左右为难,十分矛盾。

心理专家问他:你有没有看过中国画?他摇摇头说:没太留意过。专家又问:你知道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吗?他无法回答。专家微笑道:中国画的特点就在于它不会用颜色把整个画面覆盖,而是有选择,有放弃,有留白,而留白后的整体画面才算是完美。人也是一样,给自己留些空间放松才会有更精彩的生活。

给自己的生命留些空白吧,只有适当的放弃才会得到你想要的。在空白的时候好好想一想,寻找新的方向,相信美丽的风景就在前方!

给自己的生命留些空白,别忙着奔向目的地,生命是个过程,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当你回忆的时候,那一朵朵田间的小花正在你的脑海里开放!

人生如一幅画,也许你的大致构图已经由你的父母规划好了;或者全靠自己稚嫩的双手去描画。但无论如何都不要将整幅画面用颜料占得满满的,要在许多地方留一点空白。

曾有这样一句话:只注重积累,不过是在别人身后爬行;只有同时注重创造,才能建立自己的大厦。是的,假如我们一味地积累,而不给自己留下思索的空间和时间,又怎么会有进步和创新呢?同样的道理,假如我们不给生命留白,就只能在原地踏步,甚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结果肯定是一事无成,找不到一个闪光的地方。

许多人脑子里想的多是工资、物价、职称、房子,这样的生活真的太累。也许在某天生猛海鲜、声色犬马的享受之后,你会蓦然发现,我们丧失了生命中太多的乐趣。这时,我们就应该在劳累奔波之余,找点时间为生命留下一段空白,静静地去享受生活。

给生命留白,不要让忧愁和烦闷占去太多的时间。疲乏了出去走走,领略一下大自然的美景,那样可以平抑自己心中的躁动,消融自己心中的不安;烦闷时,听听音乐,让轻松悠扬的旋律抚慰自己劳累的身心。

给生命留白,可以捧读一本书,不为其他,只为一份怡然自得的乐趣;可以听两首曲子,感受一下那一个个跳动并充满灵性的音符。

如果能为自己难得的生命空白而陶醉,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并能收获一些感受,那我们何必再去埋怨生命呢?

给生命留白,才能让心灵超脱,笑看云卷云舒,静观花开花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不失信心、不失乐趣地介入生命,创造生命。

给生命留白,也就是充实生命。

给生命保留一点空白,淡然看待人生的得失和成败。这些虽简单,却不容易,除了要有豁达的心胸,还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能保留下来的,只有自己的心情。平淡和普通并没有拒绝乐趣,生活中真正的乐趣,在于理解和创造快乐。

经历的所有磨难和坎坷,已经将我们原本柔软的心弄得粗糙不堪了。生活本来就不容易,不要让自己在无数恩怨中受伤,也不要让自己短暂的生命被痛苦和酸楚浸泡。给生命保留一点空白,就是充实我们自己的生活。当享受着宁静淡泊的休憩后,带着一种宽容和含蓄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生命中有了一点空白,我们才能展示生活的斗志昂扬。没了它,生活就像布满文字的印刷书,让人看了都难受。生命有了一点空白,我们可以利用它,点缀生活,让生命得到一份满足,一份自豪。

对生命,我们不要刻意追求完美,留下点点的空白,活出一个真正的自己。切莫将工作和生活的烦恼,带到这片空白天地。空白应该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真谛,从而领悟到人生的乐趣。

生命中的一点空白,成为我们人生的起点,给我们自由的空间。忙碌的人,试试给自己留下一点空间,也许你会觉得工作是一个约束,一点空白使你得到释放,对继续工作更有好处,更有活力。给生命一点空白,生活才更有魅力。

是啊!给生命留下一点空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心里没有空白的人对自己是无益甚至是十分可怕的,自私之人之所以自私是因为他们心中除了自己,再无别人;懒惰的人之所以懒惰是因为他们心中除了享受,再没有别的事情;贪财的人之所以贪财,也是因为他们的心中除了“孔方兄”外,再也容不下别的东西……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心里缺少空白,如果有空白,相信自私、懒惰、贪财的人不会如我们所见那般令人厌恶。

世界处处都是空缺,没有空缺又怎么会有东西南北中?没有空缺,那只盛有石头的杯子怎么容下沙子和水?的确,我们要充实自己的心灵,但那是对精神空虚者说的,不是有个成语叫做“宽宏大量”吗?这就要求我们去开辟心灵的疆土,为自己的心灵争取一点空白。我们只要充实的心灵,不要充满的心灵。所以我们时时都要记着不要忘记给心灵留下空白,为你,也为别人,为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也许有一天,在你不经意时,成功就会在这空白纸上萌生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