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门新的科学或是它的分支学科,如果没有适当的社会实践条件,是不会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成人教育实践无疑是促使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并推动教育心理研究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教育心理科学的理论也指导着成人教育的实践。
成人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研究成人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
第一节 心理学与成人教育心理学
一、心理学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概括了有史以来人类对心理现象认识的最一般原理的理论精华,荟萃了各个分支心理学、各大心理学派的心理研究成果。因此,心理学是一门最基本、最普通然而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
人的心理现象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人类很早以来就对这种现象发生了兴趣,孜孜探索,直至今日仍在不倦地揭示它发生、发展的规律。
人的心理现象虽然极其复杂,但又为我们最熟悉。因为,一个正常而健康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产生着心理现象,并能自我意识到在自己身上发生的这一切。这些发生在人身上的种种复杂的精神现象,即是心理学称之为的“心理现象”。
为了研究方便起见,心理学一般将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学的整个内容体系,就是由对上述人们普遍存在的具体心理现象研究所揭示的规律而构成的。
(二)心理学主要阐明下列心理问题: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主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就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的各种感觉。
知觉,就是人脑对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比感觉要更复杂一些,知觉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知觉因反映事物的性质不同而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三大类。心理学除了对这些知觉进行研究外,还对错觉、幻觉等一些特殊的知觉进行研究。
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感觉知觉过的事物、经验的反映。它是一种比感觉和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记忆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一个人一生的所有知识经验的积累几乎都是靠记忆来实现的。因此,“记忆”一直是心理学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百多年来,人类探明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种种特点及规律,并开始将发现的一些记忆规律用于实践。
思维,是一种更高级的心理过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要去解决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或难题。思维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思考。思维,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概括与间接反映。思维过程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具体化等环节而进行的。思维的形式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而体现出来。思维的种类主要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及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
想像,也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它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像不是凭空进行的,它总是在以前感知感觉过的事物并通过记忆而存留在头脑中的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想像,实际就是对记忆表象的一种加工改造和重新的组合,是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必要因素。可以说,一个科学发明创造,一切文学艺术形式的创造,都无不是想像与思维的结果。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注意,不是一种独特的心理过程,它总是附属于其他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之上,并伴随始终。如果没有注意,心理过程就会处于一种无目标的涣散状态而使人无法有效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注意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情感总是与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并总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显然,情感活动与人的血液循环以及肌肉腺体的生化活动有着很大的内在联系。情感的种类、特征、性质以及情感发生发展的规律都是心理学所要阐明的内容。
意志,意志实质上是一种调节、支配、控制人的行为的内在精神力量,它可以使人们在行动之前自觉而明确地确立目的,并使人们在达到目的的整个过程中自觉地克服重重困难,抵制外来的种种诱因,不受外来的种种影响与干扰,从而,使自己的行动始终不偏离预定的轨道,最终实现目标,达到预定目的。
心理学除了研究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共同的心理特征外,还要研究人的心理差异,即人的个性心理。
人的个性心理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人的个性倾向,它主要包括一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优势地位的个性倾向性往往决定着人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个性心理构成的另一方面,是个性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同样是完成某一项活动,有的人轻轻松松,有的人却困难重重,这是能力的差异;有的人活泼好动、反应敏捷,有的人沉默寡言、反应迟缓,这是气质的差异;有的人办事认真踏实、谦虚谨慎,有的人办事轻率粗心、骄傲自大,这是性格上的差异。
除此之外,心理学还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的生理机制,阐明它的生理学原理。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产生在个体的神经系统之上,所以,要明确神经系统的结构、机能以及在产生心理活动时的活动状态、规律、原理等。随着电脑技术、生物化学技术、超微技术以及电子显微镜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参与,对人的心理现象、生理机制解释的理论将日趋丰富与完善。
另外,心理学作为基础学科,它还要研究心理学本身的方法论与心理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因此,探索与发现心理研究的科学原则和有效方法,也是心理学本身的一个重要任务。
心理学研究除了要有正确而有效的方法,还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如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等。
普通心理学内容体系是心理科学的最基础学科,是应用心理学发展的源泉。一切分支应用心理学,实质都是普通心理学理论在各专业领域中的一种具体应用的结果。
(三)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及边缘学科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随着其自身的发展和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研究的对象、内容越来越分化,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心理学的每一分支分别研究不同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各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现将主要分支列表如下,为读者提供一个分支心理学科的参考线索。
二、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种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从研究对象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教育过程说到底是培养教育人的过程。既有培养者、教育者,也有被培养者、被教育者。也就是说既有老师又有学生。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相互促进完成教学和教育任务的过程,就是教育过程。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是指教育过程中老师的心理现象和学生的心理现象。老师的心理现象主要指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心理品质。例如,在品德方面要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热爱学生以及具有良好的意志、个性品质等。在能力方面要有坚实的业务知识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善于教育学生的能力等。学生的心理现象主要指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心理现象。例如,学生学习的规律;掌握知识的过程;品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美感的发展等。
现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就是对教育过程中种种心理现象研究成果的总结。虽然,在总结这些成果时由于各个作者的观点不同、思路不同,从而在表述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基本内容都大致一样。
(二)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学科的性质决定于学科研究的对象。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人的心理既有自然的一面,也有社会的一面,也就是说,它的发生发展既受人的生理发展规律的影响,也受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环境的制约。因而多数学者认为心理学属于中间科学、边缘科学或桥梁科学,而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或者社会科学。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自然也是既受生理机制的影响,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因而也只能属于中间科学。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正是从这点出发,认为:“一门科学的性质是因它所研究的对象而定的。根据教育中心理现象本身的性质,教育心理学也就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并以前者为主。”
这门科学究竟是属于基础科学呢?还是属于应用科学呢?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既属于基础科学也属于应用科学。持此观点的人认为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另一种看法是属于应用科学。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到教和学过程中的心理学,是“广义的应用社会心理学”。
我认为各种不同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本质、主流方面看,教育心理学主要的应属于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的范畴。
(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正在成长和渐趋成熟的科学
1.教育心理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心理学思想是从古代就有的。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在论述教育问题时,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孔子非常注意了解学生的性格、才能和志趣,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又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他的学生颜回说他“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孟子反复强调教育对人心理的影响,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心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荀子在《劝学》篇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心理学问题,反复论述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提倡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专著,它提出的许多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都闪烁着教育心理学思想的光辉。
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斐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等,都非常重视在教育中运用心理学,把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解的基础,使心理学与教育结合起来,为教育心理学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夸美纽斯(1592—1670)十分重视教育在人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就明确指出:“人只有凭借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他用生动的比喻,阐明了教育对于塑造人的心灵的巨大作用。该书第七章的标题就是“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须由教育去形成”。他说:“愚蠢的人需要受教育,好使他去掉他本性中的愚蠢”,“聪明的人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忙着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忙着无用的、稀奇的、有害的事情;正如田地愈肥沃,蒺藜便愈茂盛一样,一个绝顶聪明的心理如果不去播下智慧和德行的种子,他便会充满着幻异的观念。又如磨磨石的时候如果不撒下麦子磨面,便会磨出声音,磨损,以至于常常磨碎一样。”他还说:“富人没有智慧,岂不等于负重的驴子?美貌无知的人岂不只是一只具有羽毛之美的鹦鹉,或一把藏着钝刀的金鞘。”
赫尔巴特(1776—1841)第一次提出了“心理学是科学”。是他首先倡导科学的教育应建筑于心理学之上。匹尔斯柏在他所著《心理学史》一书中说:“在心理学上同在教育学上一样,赫尔巴特是一个特出的人物,恐怕自19世纪开始至冯特创立实验心理,其间所有的学者对于心理学的影响,没有一个能超过他了。”
到19世纪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重视运用心理学去研究和解决教育问题。作为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结果,一门新的科学——教育心理学便诞生了。
2.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实验心理学的始祖冯特,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到了20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方法逐渐地渗透到心理学领域,促使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这就为运用科学的心理学观点和方法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桑代克(1874—1949)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从1896年起,就开始对动物的学习进行研究。接下来他又研究人类的(学习与成人)学习及其测量。他依据学习实验与测验研究所得的资料,早在1903年就出版了一本《教育心理学》。在1911—1913年间,他又将此书扩充为三大卷,即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工作与疲劳及个性差异。1914年又把三大卷简编成《教育心理学概论》。
桑代克的著作,不仅是运用了大量的学习实验与测验材料写成的,而且其内容自成一体。它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全然不同。他认为,教育心理学的职责在于提供改造人类个体的科学知识。所以,教育心理学必须使人了解人类个体在未受教育前的“本性”是怎样的?在教育及学习过程中本性又是如何变化的?个性差异是怎样造成的?他的教育心理学的三大构成部分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确立的。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前为初创时期。它的内容以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为代表。如上所述。
20年代至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教育心理学先后吸收了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验、学科心理、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的成果,进一步对动物和人的学习进行了研究,从而改变和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在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出现了两个比较明显的缺陷。
(1)内容庞杂,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1956年有人统计了美国流行的六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以期找出这六本书的课题的统计相关。发现其相关是正的,但很低(0.5)。唯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本书共有的。他还求出每本书所引证最多的10本杂志的统计相关,其相关为0.35,这表明各书作者所引证的杂志有很大差异。同年还有人列出了美国流行的21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各章节中安排的重要主题,以便找出其间内容的异同,发现各种版本的教科书的内容很不一致,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说,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取自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动物学习理论、人格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以及各学科心理学。由于上述心理学的各分支都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难免不与这些学科重复。由于教育心理学本身没有严格的理论体系,因此,当它的内容扩充时,便显得非常庞杂。
(2)对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研究少,因而对教育实践作用不大
西方心理学的一个特点是行为主义占优势,它强调心理学的客观研究。它在研究动物心理、人的低级心理及发展研究技术方面,作出了贡献,但它回避研究人的高级认识过程。行为主义者还借用动物和儿童的比较简单的心理过程,推测人类高级的学习过程。这种倾向反映在教育心理学中,导致对实际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学习研究很少。
西方心理学的另一特点是广泛运用各种心理的测验与统计。这对揭示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的结果是有帮助的。但光靠测验很难弄清导致个别差异的原因和学生取得一定成绩的原因。
由于对人类学习过程的实质不明,尽管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罗列了许多材料,但教师学习后实际用处不大。
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建立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时期。教育心理学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
(1)内容趋于集中
从西方新近出版的教科书来看,这些书的体系都是环绕有效的教与有效的学而组织的,也就是说,各种教育心理学都希望阐明有效学习的规律,同时,也希望阐明如何帮助别人有效地学习——教的问题。但是,不同的书在教与学这两个侧面各有侧重,有的以教为主线,有的以学为主线,也有两者并重的。这样,与教和学直接有关的内容就更为丰富,而关系不大、属于其他学科的内容则大都删去。于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2)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翻开20世纪70年代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几乎没有一本不批评过去的科学脱离实际。为了避免这种缺点,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反映人的社会本质的内容增加了。如重视环境、社会阶级、文化背景、师生关系、集体的作用和语言对人学习的影响。有的教育心理学家觉得过去的学习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作用不大,提出直接研究教师的教,甚至希望使教育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像工程学或医学一样的应用科学。
(3)行为派与认知派的分歧有缩小的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本上可以分为认知派与行为派。这两派在教育心理学的许多理论观点上都有明显的分歧,但他们似乎又都在吸取对方合理的东西。现在否认人的心理的内部认知过程的极端行为主义者是极少的。完全用行为主义语言陈述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也重视知识的逻辑系统,也讲概念、原理的教学。而认知心理学家也不否认条件反射、强化、尝试、错误等现象的存在,两派都希望填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苏联的教育心理学与西方的教育心理学,在体系和内容上是很不同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苏联学者把教与学作为年龄发展的一个因素,他们的教育心理学的范围比较狭窄;西方学者把年龄发展作为影响学习的一个因素,他们的教育心理学的范围较广。
从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公认的独立学科以来的将近一个世纪中,随着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以至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心理研究的领域日益扩大,逐渐积累起了大量与教育实践密切有关的新成果和新理论。为了适应教育实践发展的新需要,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就有必要加以扩充和调整。
三、成人教育心理学
(一)成人教育心理学是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结合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成人教育中的心理现象
成人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一样,也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在成人教育过程中学员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形成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为基础,既与成人教育实际相结合进行研究,又服务于成人教育实践。
(二)成人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发展心理。发展心理作为成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局限于学校教育一种,它涉及整个终身教育,成人教育心理学也要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企业教育服务。本书主要是为从事成人教育工作或正在参加学习的成人学员编写的。要使这些尚未充分发展的人达到教育的目标,教师的指导就得适应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因此,成人教育心理学首先应当阐明教育的对象——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同时还要论述发展的意义,阐明发展的原理以及制约因素,概述成年期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
其次,是学习心理。成人教育心理学在把握教育与心理发展诸多理论的同时,首先要探讨和研究成人的学习心理。学习心理十分复杂,其中有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的问题?学习是为了祖国四化建设,还是为了报答教师的呕心沥血;是为光宗耀祖,还是为了个人前途。像这种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即是学习动机。这种内部力量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和兴趣等。
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高尚的动机能使人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人学习动机的形成是由主客观因素决定的。社会生活条件、文化背景、学习环境,教师都给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以极大的影响。认识、兴趣、意志和志向水平也是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要因素。要善于运用动机迁移,让学生产生学习需要。
当学生产生潜在的学习需要,就要想办法把它调动起来,这就叫“动机的激发”。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近年来,人们在成人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
探讨学员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是成人教育心理学极为重要的部分。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教师机械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也不是轻而易举地学得各门知识。能否学好知识,既取决于学习积极性,又取决于学生的认识活动。知识的学习是通过对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等环节来完成的。此外,在学生本身,还有那些“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能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动作方式”,即是学习技能,也就是怎样学习或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它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只有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才能使知识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要圆满地达到教育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要尽量使目标和任务具体化,选择达到目标的适当方法来展开指导,而且要不断地检验效果,取得改进指导方法的信息。这项工作就是教育评定。
第三,是德育心理。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人在行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它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种基本成分构成。其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是推动人实现道德行为的动机因素。有了良好的道德行为,还要养成习惯坚持下去。因而,品德所包含的几个基本成分都很重要,都不能忽视。我们只有采取适合成人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思想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规范有计划地对被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任何一个被教育者,都是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的。人的一切行动也都是受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的。因此,成人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实际就是做转变人的心理工作的过程。思想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以思想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分支学科。
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心理学,是探讨现代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各个不同阶层的人一般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及对人们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在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导下,造就一代新人。
因此,思想教育心理学的主体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思想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二是对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原则和方法的探讨。
思想教育心理学对“人”的心理规律的研究,着重于对被教育者的心理特点的了解和对教育者自身心理特点的剖析。
第四,教师心理。实现四化关键在教育,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一名称职的教师对自己应该有所认识,以便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一位合格的教师应是新一代灵魂的塑造者、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品德形成和身心健康的促进者。
当教师要有爱的体验,对学生富有亲近感、期望感和理解感,这些都是教育学生的起点与动力。教师对学生有了亲近感,师生之间就有了互相尊重和依赖的感情,就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与推动力,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
当好教师要有独创精神。善于思索,有所发现,有所成就。面对成人学员,教师施教的内容、途径、方法,都应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既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也不能年复一年地使用自己的经验。当好教师要有顽强的意志,这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教师还应以自己的坚定、沉着、冷静、自制去影响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教师的工作永远是韧性的战斗,既要有火一样的热情,也应有钢一样的毅力。当好教师还要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具有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的表达能力和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的教学机智。
成人教育,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健康的思想品德,还要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因而,心理的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就成为成人教育心理学的又一重要内容。教育只有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不同特点,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心理的个别差异既有量的方面也有质的方面,这是由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受到具体的教育和其他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以后,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但无论如何,我们只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地提出要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节 为什么要研究和学习成人教育心理学
一、成人教育教学需要成人教育心理学
成人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事业。培养人的事业就必须了解培养过程中人的种种心理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育工艺学把教学完成过程分成六个相互联系的步骤,而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以心理学为基础,都需要有心理学依据。
1.明确教学目标:详细拟定每节课、每个单元,甚至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可以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行动目标。也就是说,把教师会教什么转化为学生应会学什么。
2.分析任务:根据既定的目标,分析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概念、从属概念和技能。也就是将学员达到一定目标的心理成分,像电影上的慢动作一样显示出来,这样可以保证教学目标不致落空。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学生原有水平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心理学有各种测量工具,有助于查明学生的原有水平。成人学员因来自不同行业,其文化程度、知识水平,都差异很大,教学中必须注意学员的原有水平。
4.教材设计:选择适当的教材与教法,以便教师在任务分析中清楚所确定的概念与技能。成人教育的教材设计尤为重要,必须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设计具有特色的成人教学教材。
5.教学:包括教师的教与学员的学。一般模式是:呈现教材—→学生反映—→强化与校正性的反馈。成人教育中教和学的关系是,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充分发挥学员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上述几个步骤,必须以成人学员的学习规律为客观依据。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丰富的有关学员如何学习的知识。
6.评定:对照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效果。心理学可以提供各种常模和测量工具,使评定工作在效度和信度上得到适当的保证。合理评定教学的成绩,有助于科学管理学校和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劳动。经过评定,达到了教学目标,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就算结束。在一定的教学集体中,总会有少部分人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需要作出诊断,进行补救教学。
总之,成人教育的实践极其丰富多样,我们要把教与学这样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就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教育心理学就是“为着更有效地实施教育而加以运用的心理学体系”。
二、成人学员学习需要成人教育心理学
学员只有按照学习的客观规律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成人教育心理学就是比较集中地为学员提供掌握学习规律的一门科学。例如,学员学习的特点,学员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规律等。
比起传统的教育心理学,成人教育心理学不但注意“教”,而且更重视“学”。成人学员不但要“学会”,而且要“会学”。要会学,就必须学习成人教育心理学,了解学习心理。
成人学习心理学是研究成人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揭示学习的产生、进行以及学习对行为的影响等。对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最后的20年间,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通常把许多学习理论分为认识论和行为主义(或刺激—反应论)两大阵营,当前这两派理论有渐趋接近的动向。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主要特征及学习的分类、学习动机、学习理论、学习迁移、学习方法和学习的指导等。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它是德育心理、教育心理、智育心理的理论基础。教育是通过学习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正因为人有无限的学习潜力,所以教育才成为可能。因此,学习心理学既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学习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人们常常提到的,有学校里学生的学习,还有成年人的学习等,所有这些学习的含义,都与知识、技能的学习直接相连,当然也包括思想、情感的学习。
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人才培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工作多年的成年人都迫切希望有重新学习的机会以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提高其文化素质。有的长期坚持自学,走自学成才之路。成人学习毕竟不同于在校的大中学生,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只有掌握了成人学习的有关规律,才会使成人学习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成人教育心理学
成人教育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按照学生的需要和水平把知识技能教给学生的艺术。要达到这个目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努力掌握成人教育心理学知识。
成人学员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的。为了尽快地让学生获得知识,教师要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目的明确、计划周密的有效的指导,避免走反复探索的曲折道路。教师应该注意在学习中把社会、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转变成学生自觉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只有主动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成人学生的学习有其特定的心理学问题,教师的教学当然也有其自身的心理学问题。教学工作必须以教学心理学所阐明的规律为依据,近年来,成人教学心理的研究,不论在包括教学最优化、教学任务分析和教学传媒等教学设计方面,或是在包括教学的物理条件、学生群体、师生关系等教学环境、教师心理方面,特别是以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方面,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成人教育心理学资料。成人教育教师只有深入学习掌握这些心理学规律和原则,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节 怎样研究和学习成人教育心理学
成人教育心理学要有效地推进成人教育工作,就得从心理学的侧面阐明教育现象。成人教育心理学是否单纯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这个问题的定论还为时尚早,至少它的研究方法论可以说是属于心理学的范畴的。因此成人教育心理学的许多方法,同心理学一般使用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说,成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从借助于观察法与调查法获得大量资料开始的。但是,只明白了许多事实,还称不上科学,还必须有足以说明那些事实之间关系的理论。理论是通过整理事实,或是借助于直观手段,来设想事实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设),有意识地检验假设的资料,从而修正假设、创立新的假设,亦即运用所谓假设演绎法逐渐地确立起来的。成人教育心理学之中称得上理论的东西尚少,但至少是在朝着这个目标开展研究工作。下面简单地谈谈研究成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一、研究成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成人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所以成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也必须遵循客观性的原则。成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也和其他科学工作一样,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和严密性。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心理学,特别对成人教育心理学这种心理学分支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成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存在于成人教育实践中,它的研究结果也将付诸成人教育实践。成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必须在和成人教育实践密切结合中进行,以充分保证其研究结果的实际意义。
(三)教育性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努力为教育事业服务。所以,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应该符合教育的方针和原则,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如果不能对教育工作产生直接的积极作用的情况下,也应绝对避免给受教育工作以不良影响。
二、研究成人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般都适用于成人教育心理学。但是,由于成人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研究成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它更多地注意研究情境和教育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从而分析心理现象依存于教育条件而产生的特点,并根据成人教育实践的规定综合地考虑其中各方面的心理现象,而不是孤立地探讨它的某一方面。某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自然实验,有着较大的应用范围,而另一些方法,如实验室实验,则在应用时要注意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其结果能得到相互补充、验证,接近于成人教育中的真实情况。成人教育心理学采用的研究方法通常有如下五种。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研究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发生某种心理活动时的客观表现,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应用这种方法时,研究者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控制或改变教育过程的有关条件。因此,一般也称之为自然观察法。
观察法应用较方便,可以在教育的整个领域内适用于广大的研究范围。它的应用使教育过程极少受或者不受外来的干扰,因而所得的结果比较符合于教育的实际情况。但是利用观察法只能考察到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表现的现象,而不能对心理活动的进行施加影响以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
应用观察法时,研究者必须熟悉所研究的教育过程以及其中的心理现象。研究者要有一定的工作训练,善于在繁杂的现象中选择所需要观察的事实,善于及时地抓住某些瞬息变化的重要材料,并敏捷地发现各种现象间的联系。
在观察时也可以利用仪器的帮助。例如利用电影摄影机以记录被试者整个的(如全身动作)和局部的(如面部表情、手部动作等)活动,利用录音器记录被试者的言语,利用计时器记录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时间指标等。
(二)调查法
调查法与观察法不同,它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的表现,而是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调查法的应用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一种情况下,研究者要求被试者本人做口头报告,追述所要研究的心理活动发生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在另一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教育工作者的观察和记录,以对学生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了解。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间接了解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良好材料。分析学生的作品,如各科的作业和劳动的产品,也是研究者较经常采用的调查方式之一。从这些作业和产品中往往可以反映学生心理活动的某些过程和特点。有些时候,调查法也可以采取问卷的方式,由研究者提出与研究课题有关的问题,要求有关的教育工作者、学生本人或其他人提供书面材料。调查法的不同方式往往是结合起来应用的。
调查法也比较容易应用,它的应用有利于在不同场合从多方面发现心理学的问题,验证研究的结果。但这种方法不易避免某些外来因素的参与。因此,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可靠性,调查法所得的结果还需要多方面的对照和验证,也要和其他研究方法的结果互相补充。
应用调查法的研究者必须清楚所研究的课题,明确调查所需要的材料,对调查进行时所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在调查结果中可能参与的外来因素,也应有一定的预见和估计。
总之,调查者要有一定的素养,要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要抓住研究的事实并发现其内在联系,要利用现代化手段如实地记载各种情况,还要预防外来的干扰等。
(三)经验总结法
我国有广大的成人教育工作者,他们在实践中创造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的还没有总结,有的已经总结但没有从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这就需要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同成人教育工作者一道,从心理学的角度把这些经验总结出来。这种经验是教育心理学科学材料的一个主要的、丰富的源泉。这种经验总结也是成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它不是像调查中那样利用现成的经验总结材料,而是有目的地整理这些经验,从中抽取和提炼所包含的心理学的规律。
优秀成人教育教师的经验,是在教育实践中得到证明行之有效的。它所以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重要原因之一是它符合学习者心理活动的规律。教师在实践中有时不一定是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规律的,但他们实际上是娴熟地运用着这些规律。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他们就是在进行着富有成效的教育实验和教育心理学实验,尽管这种实验不像专业科学研究中那样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度进行。
经验总结所得出的心理学的结果,常常能够保证它本身的实践效用。这是这种方法高出于其他方法的主要原因。
由于经验总结都是在教育实践中已取得了良好效果之后进行的,所以往往记录有时不够完全,所经过程控制不够严密。这都有待于研究者的妥善处理和利用其他方法予以补充。
经验总结对于研究者的要求与观察法和调查法相同。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研究者必须注意保持心理学的观点。
(四)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表现。
由于自然实验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所得到的结果也比较接近于实际,较能反映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真实情况并解决其中的心理学问题。可是自然实验又与观察法不同,它在符合于教育实际的前提下也对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由于改变某些有关条件而给予必要的影响,使之发生预期的变化。自然实验的进行具有主动性和严密性。因此,利用自然实验法有利于得到所希望获得的和比较准确的材料。这是成人教育心理学最常用和最适用的一种方法。
进行自然实验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课题和对于课题的一定设想。对于课题解决的可能途径应做必要的估计;对研究的进程也要有一定的预见。研究者须要分析各种有关的客观条件,选择其中某些条件予以控制,使其中一些条件按照研究目的而变化。记录指标须事先确定;被试者的取样也应事先计划,并对他们做适当的安排。最后,要组织实验的不同组别,以便互相比较、验证和补充,从而得出比较完整和比较准确的结果。在研究进行时,研究者对于事先未曾估计到的客观情况的变化须要及时发现和处理,既保持必要的灵活性,也不影响所研究课题的解决。
自然实验法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可应用于研究学员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或知识的掌握过程,以及其他的教育心理学问题。例如,为了探讨学生理解他们的劳动产品的社会意义如何影响着他们正确的劳动动机或态度的形成,可以通过参观、访问和讲解,使各被试者认识其劳动产品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或群众生活中的具体使用情况和他们的效能,然后从产品的数量、质量、学生劳动积极性的表现方面,以及他们自己表达出来的感受等方面,将这些被试者的实验前后情况进行比较,并将他们同其他学员进行比较,从而观察学员在有关方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为了探讨教材安排和教学方法的差异如何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可以在正常的教学情况下设置一定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组中或者改变教材的组织而保持教学方法和其他有关条件不变,或者改变教学方法而教材及其他条件不变,以比较学员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否产生差别。不论用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哪一方面的问题,自然实验的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过由于研究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性质不同,对研究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在方法上的具体布置就有所差异。学员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般是比较复杂的和比较长期的过程,因而研究必须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必须要注意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符合自然实验法的各项要求。
(五)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是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进行的。由于条件控制得更为完善,实验室实验所得的结果更为准确。但实验室的情境与成人教育实际的情况差别较大,因而其实验结果的实际意义不如自然实验。对于成人教育心理学研究工作,实验室实验是一种辅助方法,常用以深入探讨教育中的心理现象的某一需要严密分析的方面。这种方法须要同其他方法结合起来应用,以符合于教育心理学的需要。
成人教育心理学在运用以上各种方法进行研究时,应该正确对待以下三种不同层次的研究。
第一,基础科学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是指以探明理论为目的的研究。这种研究可以增加人们的知识,但它不指向特殊的实践问题。例如,动物学习的研究、学习的生理与生化的研究等。这样的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一时并不密切,但是最终是会有一定用处的。我国成人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几乎是空白,我们不能排斥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当我们在发展作为一门应用科学的成人教育心理学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类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个局限是适当性问题:桑代克和巴甫洛夫对动物学习规律的研究,他们都有非常重要的发现。但是要把他们的理论搬到课堂教学情境里,就有一个是否适合的问题。
第二个局限是可应用性水平问题:基础科学的一般原理是高度概括的。实践中的问题比概括科学原理的情形更为复杂。实践中出现了新的变量,必须做补充的研究才能使基础科学研究的理论应用于具体实际。
但是,在成人教育心理学领域,一些人由于对这一学科的特殊对象和性质尚不清楚,没有考虑基础科学研究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局限性,盲目搬用在实验室和简单条件下的研究结论于复杂教学情境。因此,不仅不能解决成人教育实际问题,而且带来许多不良后果。
第二,外推的基础科学研究
外推的基础科学研究与纯基础科学研究不同。它的设计是指向实践和应用的问题的。它选择应用领域中有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而它的实验设计则是建立在高度简化的基础科研水平上。这样的研究,满足了适当性的标准,但还不一定能够满足可应用性的标准。因为这种研究本着这样的主张:许多实践的问题太复杂,必须还原为简单的问题才能解决。一旦问题简单化,控制与测量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虽然这样的研究有它的优点,但是这种研究的结果在实验领域还必须看成是假设,而不能当作是肯定的结论。
第三,应用水平的研究
解决成人教育实际问题的第三个办法是在应用水平上的研究。由于在应用水平上的研究针对实际问题,并考虑了复杂的因素,因此它的研究结果的适合性与可应用性的程度最高。
虽然,这种研究在设计、控制和测量上最为困难,但是实践中的问题一旦被解决,所得的收获是最大的。任何具有特殊对象的应用科学,要作为一门科学存在,就必须发展这样的研究方法。
成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除上面讲的原则、方法和三种研究外,在选题、实验设计、材料分析、数据统计等各个方面都有一系列的知识、技术和指导思想问题。只有在大量阅读有关材料并结合实际进行研究才能逐步领悟和掌握。
要研究成人教育心理就要学习成人教育心理学。怎样才能学好成人教育心理学?对于初学者来说,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精读教材。教材综合概括了成人教育学和成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成果,系统地介绍了成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框架,从而为初学者提供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线索。因而,只有精读教材,才可以掌握成人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可靠的基础。如果不精读教材,就去看其他参考材料,必然本末倒置,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其次是要联系实际。一方面要联系成人教育工作的实际、成人学员学习的实际;另一方面更要联系自己的实际,联系自己学习、工作和教学以至家庭教育中活生生的实际。应用学到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这些实际问题,再带着实际中的问题学习有关的材料。学用结合,不断反复,才能真正学懂学通。
再次是要加宽加深。在精读教材和联系实际的前提下,要尽量多看一些参考材料,尽量学习一些与成人教育心理有关的知识。例如,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统计学、控制论等。在可能的情况下,多做一点调查工作,把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每一位研究者都应尽量根据自己的特点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