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共和国的村庄
18672900000018

第18章 躲不开的交锋

在北京,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从报纸上看到安徽省委的决定后,非常生气地说,这六条,条条都是冲着大寨来的!

客观地说,万里主持制定的“省委六条”是冲着安徽农民的困境来的。

1978年的春节,是公历2月7日。春节前,中共安徽省委分管农业的书记王光宇从省城来到凤阳。腊月二十七那天,他同凤阳县委书记陈庭元一起去了几个有名的“困难队”。在前王生产队,他们一户户地看望社员,这个队11户人家,只一家有一小块准备过年的猪肉,有的社员外出讨饭去了。

王光宇对陈庭元说:“咱们到这里来,无论如何总该给群众做点有益的事。”他们找来几把铁锹,脱掉棉衣,挖起稻板田来。挖了半晌,累得满头大汗,村里的一些人却站在旁边呆看。

王光宇明白,群众这么冷淡,是因为他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他小声对陈庭元说:“老陈,就是再困难,过年也得让大家吃上一顿饺子。”县里随即给前王一带的农民每人送了三斤大米,一斤半白面,半斤猪肉。

过了几天,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到前王看望群众。他见到许多社员的草屋没有门窗,有的屋里没有一张床,大冷天,一家人挤在地铺上睡觉。他安排有关部门送来木材、毛竹、棉布,给群众安了门窗,打了木床,并送了衣被……

前王队的困难情况,给省地委的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解决特困生产队的问题,滁县地委组织了一大批干部,到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有些什么要求和希望。

记者张广友下乡调查后写出一篇文章。1978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这篇新华社通稿,题目是《生产队有了自主权,农业必增产——安徽省定远县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状况的调查》。《人民日报》还配发了题为《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的评论员文章。

1978年3月,万里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认真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一文,由新华社向全国转发。

张广友和万里的文章发表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从北京回到大寨,他召见时任新华社驻山西分社记者并已在昔阳县委任职的宋莎荫,要求他组织驻昔阳、大寨的各新闻单位的新闻记者,写反击文章。

当时,各级各地新闻媒体驻大寨和昔阳的记者为数不少,应该是当时中国任何一个村庄都无法比拟的。驻大寨的记者有一个统一管理的组织,即“驻大寨联合记者组”,是各级通讯社、报社、电台驻大寨和昔阳记者的联合组织。

宋莎荫传达了陈永贵的指示。记者们商定一个大致原则,只讲大寨、昔阳经验好,不讲别人的不对。按照陈永贵的部署,驻大寨联合记者组写了一批文章。这些文章,有些是《山西日报》记者写的,有些则是《晋中报》《运城报》记者写的,有些文章还有点火药味儿。据说,某新闻单位计划用12篇文章来进行反击。新华社记者陈大斌曾说:“这一场中国新闻史上少见的,地方党报向中央新闻单位发起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反击,颇有声势,十分猛烈。”

1978年4月21日,《山西日报》将新华社记者写的一篇内参修改后,以《昔阳调动农民社会主义积极性的经验好》的标题发表,随即中央就有人要求新华社发通稿,《人民日报》予以转载。文章说:“大寨人从来不笼统地讲调动积极性,而是讲调动社会主义积极性。大寨人牢记党的基本路线,他们认为,‘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就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领导态度不明朗,群众思想就会乱,资本主义歪风就会越刮越厉害,社会主义经济就会受破坏。”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样的文章是对着安徽万里来的。

在安徽滁县农村采访的张广友读到了这天的《人民日报》,也感受到当地干部社员对形势的担心和害怕。

张广友给当时的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李庄打电话。李庄表示:“《人民日报》就像国际列车,谁都可以上,你有不同意见,你可以写文章,我们也可以照登。”

万里表示:“既然《人民日报》领导说我们可以写文章。他们不点名地批评我们,我们也可以不点名批评他们,各说各的,摆事实讲道理。”

随即,和张广友同在滁县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南振中、沈祖润写了一篇文章:《落实党的政策,必须清除极左思想障碍——安徽滁县地区落实农村政策的一条重要经验》。新华社在7月4日将此文发了通稿,《人民日报》第二天全文刊载。

就在安徽省委的大胆尝试招来无数的棍子和帽子的时候,天不作美,安徽农村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灾,许多河道断流,农业严重减产。刚刚走出“文革”阴霾的安徽农民,迫切需要生产自救,否则将无以为生。

1978年10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掘地百尺找水源,千里引江救禾苗,安徽江西积极展开抗旱斗争》。这篇报道的“编者按”说:“今年我国的旱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少见的。”《人民日报》刊登新华社电讯:“安徽省今年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全省人民坚持同干旱展开顽强的斗争。”“去年冬天,安徽许多地区雨雪甚少,绝大部分山塘水库大大低于常年的蓄水量。从今年3月初起,旱情继续发展,干旱遍及全省。到9月下旬,除淮北地区下了几场中雨使旱情稍为减轻外,江淮之间的广大地区和皖南山区,六个多月只下了几十到一百多毫米的雨,仅及常年同期雨量的十分之一。特别是立秋以后,连续一个多月每天气温高达摄氏35度到40度。长期少雨加高温燥热,使全省许多地区的水稻、玉米等秋季作物旱死,人畜吃水发生困难。查阅历史资料,像这样长期严重的大旱,只1856年(清咸丰六年)发生过一次,以后百年来不曾有过。”

安徽全省6000多万亩农田受灾,4000多万人口缺乏生活用水。到了秋季,麦子种不下去,大片大片的耕地抛荒。农民眼看生产生活没有指望,非常恐慌。有人建议万里,与其抛荒,不如借给农民个人耕种,发挥潜力,发展生产。万里考虑后,说:“试一试。”

安徽肥西县山南地区的旱情最为严重。9月的一天,县委书记常振英到山南,找到区委书记汤茂林问怎么办。汤说,没别的办法,要想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要按照原任省委书记曾希圣在1961年的做法,包产到户。常振英答应了。他对汤茂林说:“你不是正在黄花大队蹲点吗?就在这里搞试点,试试看吧。”

汤茂林立刻赶回黄花大队,连夜召开党支部会议。这就是后来被称为“黄花会议”的秘密会议。在这个会上,党员们再次学习了“省委六条”。“六条”上说:“允许生产队根据农活建立不同的生产责任制。”会议据此形成了“四定、一奖、一罚”的规定,即:把地借给社员,定土地、定产量(麦子200斤/亩、油菜100斤/亩)、定工本费、定上缴;超产100斤,奖励60斤;减产100斤,罚100斤。

定土地、定产量,但汤茂林死也不承认包产到户。

这个决议在第二天的全体干部大会上通过,又在9月17日的全体社员大会上受到热烈拥护,大家把手都拍红了,说:“这样下去,我们就有饭吃了!”第二天,全大队997人、997亩麦地、491亩油菜地全部包产到户,当天就种了40多亩。

就在黄花会议之后的第五天,一封群众来信被送到了县委、地委和省委。信上说:“肥西山南区委书记汤茂林领导十万人向何处去?他在山南大搞曾希圣式的包产到户,是刘少奇‘三自一包’‘四大自由’的阴魂……”

县委书记赶紧召见汤茂林,嘱咐他:“不能联产,一联产性质就变了。”

万里也看到了那封群众来信,他将信批转给省委另一位分管书记顾卓新:“肥西山南区人民来信请你阅”;顾卓新又将信批转给分管农业的书记王光宇:“肥西山南区人民来信请阅后派人查处”;王光宇又将信批给省农委主任周曰礼,周阅后批给省委政研室沈章玉……

以万里为第一书记的安徽省委常委讨论决定,支持群众要求,实行“借地渡荒”。凡集体无法下种的地,可以借给社员扩种小麦,明年收购时不计统购;同时放手发动群众多开荒,谁种谁收谁有。借地的政策很快安定了农民情绪,给农民带来了希望。

借地的政策也给农业生产责任制作了最广泛的铺垫。严重旱灾面前借地给农民,可以说是迫不得已。但在当时,推出此举,那是需要胆识的。

在安徽之外,从1977年秋天开始,四川省委颁布了一系列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的措施,到1978年2月,四川出台了“省委十二条”,把按劳取酬作为重点,主要内容与安徽省委“六条”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一年,四川从春到秋,持续干旱,但却夺得了全省粮食大丰收。

1978年9月,滁县地委领导觉察到本地区有的地方私下搞了生产责任制。于是在地委的一次干部会上,在地委书记王郁昭反复追问下,基层干部“供出”三个典型:一是来安县烟陈公社杨渡大队魏郢生产队,偷着搞了包产到组,在大旱之年粮食由原来的8万多斤增长到12万多斤;一是天长县新街公社,当棉苗即将枯死的时候,公社把地“借”给农民,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结果当年棉花增产89.6%;一是来安县广大公社,搞了干部岗位责任制,年终时按各项生产指标奖罚,结果公社粮食棉花全面增产。

会后,王郁昭向省委书记万里汇报了这些情况。

万里听后大喜,派新华社驻皖记者张广友下乡调查,又安排王郁昭迅速准备详细调查报告给省委。数日后,王郁昭接省委通知:万里说可以在全滁县地区进行这三种模式的试点。

滁县地委迅速出台96号文件,要求各县先在一个大队或公社开始试点。

这个口子一开,大量不是试点的社队也自发地搞起了包产试验。

1978年10月,万里在与滁县地委书记王郁昭、新华社记者张广友交谈时预言说:“包产到户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将会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并针对包产到户违背中央文件规定这个问题说:“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切不可把中央文件和上级指示当作教条,不问实际情况如何,照搬照套,或者硬往下灌。”

10月11日,万里在省委常委会上说:“要准确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要解放思想,大胆工作。省委没有决定的,只要符合客观情况的就去办,将来省委追认,不要都等我这个第一把手来决定。根据作物情况,可以包产到人、到组,联产计酬,也可以奖励到人、到组。所有制不变,出不了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的。”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党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万里为出席会议准备了《农业上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的书面意见,并在会议上谈了这些意见。他指出了人民公社体制的三大弊端:一是“政社合一”,既不利于党的领导,又不利于生产发展;二是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利用职权、按照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进行瞎指挥;三是党政领导代替社委会领导,妨碍生产的发展。针对这些弊端,万里建议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乡社分离。

如此尖锐地指出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鲜明地提出改革人民公社体制,万里是全国省部级以上干部中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