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新城沐于花红柳绿的春色之中。雄伟的宫殿,黄瓦红墙,新筑的城池,碧水环绕;飞檐起拱的庙宇,栉比鳞次的灰色砖瓦衙门,以及富有满洲风俗的木栅小院,座座相依,使这座新京城显得更加壮丽辉煌。
东京城坐落在太子河东一处高坡,它前临太子河,背依绿山,离辽阳老城八里。城墙高三丈五尺,东西宽二百八十丈,南北二百六十二丈五尺,共长六里零十步。巍峨的高墙,宽大的城郭,设八大城门。城东有迎阳门、韶阳门;城南有龙源门、大顺门;城西有大辽门、显德门;城北有怀远门、安远门。八门门楼威严壮观,耸立城头,遥遥相对,犹如踞守山城的卫士。
一天清晨,老汗王率领诸臣、贝勒徒步来到城西南一座新筑的功德大殿,鉴赏殿内的壁画。殿内高大宽阔,洁白的四壁画着努尔哈赤自起兵以来几十年间的功德:十三副铠甲起兵、智擒诺米纳、处死尼堪外兰、费阿拉称王、古勒山之战、破哈达、灭辉发、鲸吞叶赫、并服野人女真、联姻结盟、创建八旗、制定满文、智斗总兵、计袭抚顺、萨尔浒大战、巧取开铁、夺取辽沈、占领广宁、修筑新京……一幅幅色彩绚丽、形象生动的壁画,再现了汗王的功德。众人看后,无不拍手叫绝。老汗王看毕,正坐在殿内木椅上歇息,忽然哨探进来,打千道:“禀报汗王,海城、鞍山一带村庄,惨遭毛文龙偷袭,劫走二十匹蒙古快马!”
老汗王一惊,随之走下交椅,在大殿里走来走去,皱眉沉思。中午,他把诸王大臣辞走,用过午膳之后,就到后宫歇息。他躺在御榻上,蒙咙中觉得东海卷来阵阵巨浪,那浪头铺天盖地,翻过高山大河,直奔新城而来。他仿佛看见占据辽东海岛的明廷总兵毛文龙,耸立浪尖,手挥狼牙棒,犹如一条恶虎,朝他扑来……老汗王吓醒了,他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起身四下看看,并无人影,就又躺下。然而,这次躺下,他再也闭不上眼睛了。他呆呆地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
日影西斜,老汗王马上传令诸大臣、贝勒进殿议事。等诸王大臣们到齐,列坐两厢之后,他开门见山地说:“诸臣、贝勒,眼下新城虽刚刚落成,但我想此地不能久住,我想迁都沈阳为好,尔等意下如何?”
诸王大臣一听异常吃惊,一个个面面相觑,猜不透汗王心意。他见众人不语,就指名道姓地问起老臣图鲁什。
图鲁什慌忙站起,疑疑惑惑地说:“我满洲王朝迁都不过几年,连汗室的祖坟都迁来了,建了个东京陵,此处本应久住,为何又要迁都?”
大贝勒代善也附议道:“东京城新建的宫殿刚刚落成,大部分旗民尚未定居。如若眼下迁都,其人力、物力岂不消耗过大?汗王,以孩儿之见,劳民伤财之事,不能轻举妄动!”
接着又有几个老臣直谏反对。只有皇太极站起来,慢条斯理地说:“汗王所想,英明之至!”他环视了一下,观察着众人的表情,接着陈述道:“沈阳是四通八达之地,它南临浑河,直通苏子河,可以从老家采运木材,还可到浑河打鱼。再说,它西与明境相接,若西征明朝,可以渡辽河,又直又近。如此圣地作为都城,岂不更好?”
老汗王点了点头,说:“四贝勒所言,略有道理。”接着他又点名问了几位大臣,发现能真正理解他心思的人不多。老汗王迁都用意何在呢?
他主要考虑了辽东军事的发展变化,掂量了自己眼下的处境。自萨尔浒之战,攻占辽沈,占据辽东后,明王朝虽然军事上受挫一时,但实力仍很雄厚。辽河以西各城镇,还集结着大量兵马,直接威胁着后金的政权。眼下流窜沿海各地的毛文龙一伙,日渐活跃。此时,若长居辽阳,就可能受到辽西的明军与海上明军夹击的被动局面。如果辽河以西的明军东进,收复失地,直插入沈阳一线,不仅满洲大军遭到南北夹击,而且可能切断八旗大军的退路。到那时,就悔之晚矣。老汗王之所以主张迁都沈阳,就是因为沈阳与抚顺、建州相连,如果与明军大战万一失利,还可以迅速撤出沈阳,直奔抚顺、赫图阿拉山区,保存实力,等待时机。沈阳作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怎能不占?老汗王听完诸王大臣的不同陈述后,就把自己的想法,细说了一遍。众人点头赞许。
范文程兴奋地站起,叩首道:“汗王深谋远虑!真不愧当代少有的军事名家。”
于是,当决定三日后,火速迁都沈阳。
三月初三的清晨,薄雾笼罩着东京新城。早餐之后,八旗兵丁眷属依照各旗的顺序整军列队,备马套车,整个京城顿时沸腾起来。八只螺号齐鸣之后,一面面彩旗迎风招展,一列列队伍开始向北进发。老汗王率领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在无边的平原上奔驰。当大军来到太子河岸,汗王马上向各旗传令:伫马歇息。
老汗王扶鞍下马,率领子侄数十人,站在河岸,遥望埋葬先祖的阳鲁山的东京陵,叩头焚纸,然后祈祷道:“列祖列宗,晚辈即日与祖宗分手,望多谅后生不孝。为了满洲大业,不得已耳。等他日毁边入关,重振国威,尔等定来为先祖焚化纸钱!”
香烟袅袅,纸钱为烬。老汗王又在侍卫的簇拥下,同福晋一起上马,涉过太子河,离开了辽阳京城。
第二天中午,车队、马队、旗兵耀武扬威地涌进沈阳城。当日,老汗王被本城士绅商贾请到总兵府大院,接受各界的朝拜祝贺。这时的沈阳城,已是断壁残垣,四门城楼多缺檐残破,小十字街已失去往日的繁华,长安寺、城隍庙、三官庙也人烟稀少,香火不多。整个沈阳城,千疮百孔,满目凄凉,唯有北门外的崇寿寺白塔,傲然挺立,俯视城池。
老汗王进城后,立即动员八旗兵士整修城池,加固城墙,并以十字街为中心,在南北通天街的东侧,营建宫殿。一天早晨,老汗王特意宴请工匠邓公池,请他设计、主持修盖宫殿,扩建城墙。邓公池熟悉历代皇宫的建筑,也研究过辽、金、元时期的宫廷建筑。他当即建议道:“城墙要扩建,大殿要新盖。”
皇太极马上问道:“城墙如何扩建?”
邓公池站起,闪动着明亮的豹子眼说:“明代城墙矮而窄,是兵家一忌。以小人之见,城墙应将原来高一丈,加高为三丈五尺,原有四门改建为八门。”
“为啥改为八门?”陪坐在一旁的老臣图鲁什问道。
邓公池又转过身答道:“皇城不同于民城,历来皇城都是神圣象征。所以,我想,新城应按照天干地支,设八门入关,再建城楼——钟楼和鼓楼、四塔。这样八门八卦,郭圆像天,城方像地,四塔如象,两楼如仪,如此皇城岂不是天堂再造于地。”
范文程听了击节叫好:“很有学问,很有学问,邓老弟,真若鲁班再世。”
邓公池连连摇头,道:“岂敢!岂敢!”
老汗王未加言语,只是亲自让侍从斟了一杯酒,赐给邓公池。邓公池一饮而尽,老汗王急切问道:“那大殿如何设计?”邓公池连忙施礼,道:“容小人到下房一趟,回来再禀。”
邓公池离开正房,走到前厅,将来时寄放的一只木箱放在长条几上,然后打开木箱,立即拖出一座大殿的木制模型,放在几案一头,施礼道:“请汗王过目。”
老汗王及众人回头,都不约而同地惊叹道:“好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
此殿八角重檐,黄瓦金顶,柱廊宽敞,须弥座台,周围绕以雕刻精美的荷叶净瓶栏杆,特别是正门红漆大柱上,那两条张牙舞爪、栩栩如生的蟠龙,更衬托出大殿的雄伟气势。
图鲁什站起来,呆望了半天,笑着问道:“邓大人,这大殿为啥建成八角殿?”
邓公池习惯地抹了抹狮子鼻道:“老话说,四纪维地,八柱承天。这天地之间的御座,自然是真龙天子的了!”
“妙!妙!”范文程赞不绝口地说,“辽代早有八方公用殿。我看,这殿奇就奇在不落俗。紫禁城内的金銮殿尽管富丽堂皇,独居中央,但未免有些孤高离群之感!”
“对!对!”老汗王喜形于色道,“我这个马上皇帝,从来喜欢千军万马,绝不做孤家寡人!”
范文程接着感慨道:“辽、金两代各自推举‘夷离堇’和‘勃极烈’,所以辽太祖、金太祖颇得民心,又深知民意,因此‘八方公用殿’成为天子爱民的象征。”老汗王慢慢站起,捻须道:“我看这大殿就叫‘八方殿’吧!”
图鲁什带头拍手赞成,孩子似的跪到老汗王跟前,笑道:“汗王,只要您和后代不忘八方公用殿,管保满洲大业,万代不衰!”
老汗王笑道:“不过,要出个败家子,也很难保证百代!”
众人说说笑笑,一致赞成邓公池的设计。老汗王当时就命令镶白、镶蓝两旗,由皇太极、范文程、佟养性、邓公池等人主持监督,第二天就开始营造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