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走出家庭生活心理误区
18669800000008

第8章 巧贴标签“贴”出个好男人

心路迷障:丈夫怎么越来越没有责任感了?

心理咨询室里,预约来访的汪女士长吁短叹,倾诉着自己对丈夫的抱怨:

公司里一份不错的工作,家里一个可爱的儿子,按说我该感到幸福了,却偏偏摊上了一个越来越没出息的丈夫。他部队转业在一个机关上班。婚姻走过十来年,不知怎么搞的,我发现他身上毛病越来越多,事业稀里糊涂,生活懒散邋遢,而且吃没吃相,睡没睡相。最大的毛病是不顾家,没有责任感,经常很晚很晚才回来,不是饭局,就是牌局。我和他生气,差不多每次都是因为他不顾家。

“我父母认为我们夫妻的不和谐,是因为没有孩子,认为孩子能够唤起男人的责任感。为了挽救我的婚姻,我接受父母的建议,几年前怀孕生下了儿子。可丈夫依然故我,还是没有责任感。无论家里什么事,他都会扔在一边奔他的饭局,牌局。近来,丈夫越来越不像个男人了,越来越没有责任感,不思进取,不管家务,真的有点堕落了。我是不是该和他分手了?我真后悔当初自己瞎眼选择了他。唉……”

为了确切诊断,我接过汪女士的话头问道:“是啊,既然这个男人那么没出息,当初为什么要选择他?自己就那么没有眼力?要么是别人强迫的?”

“谁能强迫我?我是不顾家人反对和他自由恋爱的。最初相识的时候,他是个挺淳朴厚道的人。我去部队看他,看到他很勤奋,很好学,当时正在学英语,说要准备考试。让我感到他是一个有理想的青年。那时候他很细心,我们在一起许多生活上的事情他安排的都挺周到,特别是他知冷知热,问寒问暖,很知道关心人。这些让我感受到了恋爱的幸福。我们逐渐熟悉了之后,我感觉这是一个好男人。所以,我不顾家人的反对,辞掉了上海稳定的工作,离开了上海的亲人,毅然随他来到了广州。新婚的日子里,他对我是那样好,我也感觉此生离不开他了……”

“这就更奇怪了,当年让你那么倾慕的男人怎么现在让你如此不满了?当年有那么多优点的男人怎么现在让你感到如此没出息了?”我继续追问一步。

这回,汪女士不说话了。心理咨询室里沉静下来,久久地沉静。

我知道她正在反思。理性的思考是艰难的。于是,我给她加了一点推动:“是不是别光想丈夫让自己感到怎样没出息,也想想这么多年自己是怎样对丈夫的?”

心理透析:都是“标签效应”惹得祸

也许与我有关系。我从小就非常优秀,是学校里的‘校花’。长大了对婚姻期望很高。我也很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希望成为一个优秀的女人。那是婚后第二年,我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公司里当了部门经理。可丈夫还是一个机关职员。我就跟丈夫说,你到机关也有两三年了,怎么还没有进展?你要努力,要想想男人身上的责任啊!我说了几次,丈夫还是老样子,还是悠哉游哉,不着急不上火。不仅如此,还变得不顾家了,经常很晚才回家。

“我就抱怨说,作为一个丈夫,作为一个父亲,你想过没想过对家庭的责任?你怎么能这样没有责任感?就这样,我经常唠叨他。我这样提醒他,也是想激励他。可是,他起初就‘是’,‘对’,‘你说的对’,用这样的话对付我,过不了几天还是老样子,还是那样没有责任感。后来,他不但不改变自己,而且变本加厉,更严重地在外面吃啊,玩啊。我就更生气地唠叨,你怎么这样没有责任感?你怎么这样没出息?有一次,听我又这样说,丈夫突然大发脾气,我就这样没责任感,就这样没出息!后来我们的问题让他父母知道了,还说我管丈夫管得太多了。您说,他这样没有责任感,莫非真是我哪里出了问题?”

沟通至此,我虽然记不清汪女士究竟说了多少次“丈夫没有责任感”,却从中看清了他们夫妻婚姻问题的根源所在。

于是,我讲了心理学上的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决定组织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为此,政府特派了心理学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训练,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训练期间心理学家对他们没有过多地说教,而是要求他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叙述的是犯人在狱中的表现是如何地好。犯人们认真抄写后寄给自己最亲爱的人。三个月后,犯人们到了前线,心理学家又要犯人给亲人写信,规定的内容是如何地服从指挥,如何地勇敢等。结果,犯人们在战场上正如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故事讲到这里我问:“请说说看,为什么这些犯人表现得那样好?”

汪女士几乎脱口而出:“因为心理学家总让他们给亲人写信介绍自己表现怎样地好,他们就有了那样好的表现。”

“对,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标签效应’。”我解释说,“对一个人的某种评价,就像给这个人贴上的某种标签,给人贴的标签比给商品贴的标签可奇妙多了,它会产生心理暗示,使这个人的表现与所贴的标签内容趋向一致。这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对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就是说,他人的评价会逐渐内化为自我评价,认为自己是那样的人,于是,就会朝标签标定的方向发展。”

汪女士深有领悟:“丈夫变得没有责任感,都是我给他贴坏标签惹得祸,是吗?”

“这样领悟很好。”我说,“有句话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从人才使用上说这是不正之风,但从人际心理学角度说却有一定道理。如果妻子反反复复说丈夫没有责任感,这往往灵得很,丈夫往往不会让你的话落空,往往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责任感。坏标签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差。好标签会让人变得越来越好。男人,十有八九就是这样在妻子贴的标签作用下成长着,变化着。这可以说是一个普遍规律。正因此,我们才说好男人都是女人亲手培养出来的。当然在这点上是男女平等的,好女人也都是男人亲手培养出来的。”

心灵跨越:巧贴标签把丈夫“贴”成好男人

为什么好男人都成了别人丈夫?为什么自己丈夫是个没出息的男人?如此抱怨的女人别忘了,男人在婚姻里如何成长,都看女人如何“培养”了。

对此汪女士已有所领悟:“看来我的确要学会给丈夫贴一个好标签了。”

“对,巧贴标签的第一个策略,就是学会抓住丈夫的闪光点,多贴好标签。”我肯定说,“婚后总会发现对方一些婚前没有表现出来的特点。如果抓住不放,反复叙说,反复强调,就会产生标签效应,偶尔的表现就会成为经常的表现。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也有优点。区别在于,你是抓住对方的优点,还是抓住对方的缺点。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智慧的女人,女人的智慧,就在善于抓住丈夫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丈夫贴上个好标签。”

“可是,现在我丈夫身上好像真找不到优点,怎么给他贴上好标签?”汪女士提出新的问题。

“有了好标签,优点可以生长出来。”我说,“比如我喜欢休假打羽毛球。以前和孩子打。后来孩子没空了。那个假期我把妻子逼上梁山,鼓励她50多岁拿起了羽毛球拍。人家从没摸过羽毛球拍,咱自然不敢期望高。于是,开始好歹只要球能回来,我就叫好。慢慢地,居然能回来好几个,我更是连声叫好。这叫好是情不自禁的。因为,我不曾想过妻子能打羽毛球,而且还能几个回合。更意外的是,叫好声中,我们的合作居然不断刷新成绩,由几个回合,到十几个回合,到几十个回合,那次居然打到50多个回合,连一旁观战的小朋友都一个劲儿地叫好。她球技奇迹般的长进,还不都是叫好声产生了标签效应?”

“您的意思是说,要想给丈夫贴个好标签,就不能对他期望太高?”

“对,这是巧贴标签的第二个策略。”我肯定说,“妻子对丈夫要求太高,管得太严,就容易总对丈夫不满意。比如你提职了,就会为丈夫没有同步提职而不满。其实一个人在职场上是否提职原因很多,怎好归因于丈夫不求进取?相反,降低期望了,就会少些责怪,就会多些满意,就会在言语神态之间给他多传达积极的信息:你行,你真行。这就会发生积极的标签效应。”

“如果丈夫身上确有缺点错误也不能批评吗?”汪女士再次提出问题。

“如果是细节问题,最好忽略不计,如果不容忽略,也不做上纲上线的批评。这是巧贴标签的第三个对策。”我说,“所谓不做上纲上线的批评,就是只针对他的具体表现就事论事,不要上升到品质或能力问题。同时,注重用具体指导代替盲目指责,用提出希望代替盲目抱怨。比如丈夫回来晚了,就说回来晚了自己多多么不放心,希望早一点回来,而不去指责他没有责任感。”

汪女士解释说说“其实,有时候我生气了说他没有责任感,也是想用激将法来激励他。”

我说:“消极标签或许能够从反面产生激励作用,但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对方能够理解所贴标签是否客观公正,二是对方独立性要比较强。这样,才可能产生‘你说我不行,我偏要做出个样来给你看’的效果。如果不具备这两条,比如丈夫本来就缺少主见,妻子再反复说他不行,他会觉得自己就是不行了,弄得不好还会破罐子破摔,‘你说我不行,我还就不行了’。所以,对丈夫要慎用激将法。这是巧贴标签的又一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