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修养观
18669400000027

第27章 开创云南民族学院一代新风

2002年3月11日在云南民族学院校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春潮涌动、春意盎然的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广泛动员全院师生员工投入校风建设,这是民院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民院改革、建设、发展进入关键的历史阶段,院党委、院行政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校风建设,对继承光荣传统、发扬优良作风、弘扬时代精神、提高学院整体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开创民院发展新局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校风,是学校人格、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是学校素质和品位的具体反映,是师生员工思想上、工作上、学习上和生活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它既是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指向。良好的校风对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起着重要的指向作用;对师生员工的心理、情感、兴趣、思想、性格、品质、意志、审美等起着良好的陶冶作用,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潜在的激发、约束和规范作用;对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师生员工的团结、领导班子的团结及各民族的团结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学生勤奋学习、教师忠诚教业、服务管理人员勤政廉政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它不断注入师生员工追求自身发展,实现社会价值,促进学校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在精神动力和智力因素。可谓之:良好校风利国利校、终身受用。

总结50年校风建设的经验,反映当代大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指向民族学院未来发展的道路,我校决定致力培育建设“唯真、唯勤、唯和”的校风。“唯真”,就是追求真理,坚定信仰,崇尚科学,追求真知,与时俱进。“唯勤”,就是严谨治学,博学勤思,专志教业,勤政为公,务求实效。“唯和”,就是合众归一,团结友善,劳谦谨和,同心发展。“唯”体现着民院人坚定不移、励志自强、诚挚专一、奋发有为的品质;体现着民院人探索真理的求真精神、尊重事实的求实精神、自我扬弃的批判精神和超越现状的创造精神。

大学修养观开创云南民族学院一代新风培育和建设“唯真、唯勤、唯和”的“三唯”校风,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健全大学人格,熔铸大学精神,涵养大学文化,促进民院的不断发展;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的学风建设为基础,以教师的教风建设为核心,以管理服务工作者的服务作风建设为关键,构建三位一体的校风建设体系;必须在学生中树立“崇真笃实”的学风,在教师中树立“忠诚教业,传承真知”的教风,在机关和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者中树立“求是、务实、团结、高效、廉明”的服务作风;必须标本兼治,抓基本、抓基础、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紧紧围绕不断提高师生员工整体素质和办学质量效益这个目标,认真落实校风建设的各项措施办法;必须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学校运行、发展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加强每一位“民院人”的行为规范管理,不断提高管理综合效益;必须全面推进学校的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教学科研、后勤社会化、分配制度、办学体制改革,整合优化各种办学资源,为加强校风建设提供机制保障;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校风的陶冶、引导、凝聚功能,切实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营造校风建设的校园文化环境;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整治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建筑项目和设施设备的文化品位,创造校风建设的物质基础设施条件;必须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校风建设的良好舆论引导环境和教育激励环境,弘扬正气,鞭挞歪风,把校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必须加强各级党政组织对校风建设工作的领导,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教师要起表率作用,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

校风建设是民院生存发展的大事,是维系民院师生员工利益、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要事。院党委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全校师生员工紧急动员起来,全面行动起来,以真正的“民院人”的姿态自觉投入和参与校风建设活动,为开创民院一代新风、促进民院不断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