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资本与演讲技能
18668400000070

第70章 学会选择话题

在人际交往中,开始话题的选择对谈话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谈话前要考虑气氛好坏、关系深浅和自己的谈话目的,即在心里解决了“为什么谈”,再来选择适当的谈话主题,开始进入“谈什么”的阶段。

一般而言,开场白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1.提出问题;

2.陈述事实;

3.说出意见。

此外,比较保险的做法是谈论对方或自己的专长、目前进行的工作或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考虑到哪些话题适合用来刺激沉默寡言的人,让他们发表意见,不妨引入以下几方面的话题:感恩、尊敬、宽宏大量、仇恨、道德等。为了掌握谈话气氛,要善于从对方的开场白中判断他的心理状况。例如当你问候别人“你好吗”时,对方的回答是:“哎!别提了。”这时候你几乎可以断定他会向你大吐苦水。相反地,如果对方用兴奋的语调回答说:“好极了,你怎么样?”你可以断定他的心情很好。要注意的是,即使对方说:“好极了,你怎么样?”如果他的声调很平,这显示他的心情一般,并且不想与你深谈下去。如果你是唯一的谈话圈子以外的人,不了解他们谈论的事情及其目的,那你最好的话题是提问题:这个城市的特征、历史、设施、未来的计划等,人们喜欢谈论自己,而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所居住的城市都是自我的延伸。

当然,不要对这些话题发表负面意见。如果在场的有领导,你想得到权势人物的重视,或想让主管知道你这个月的业绩是如何突出,通过第三者进行推介比自我介绍效果要好得多。当然,这个“第三者”应该是你比较熟知的人。谈话时你要把握由闲聊切入正题的时机,培养这样的本能当然很重要,但也有些技术性的规律,比如应仔细观察哪些人加入或退出了谈话圈子,别人对闲聊是否表现出厌烦(这也许正是切入正题的时机),以及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准备,等等。如果对方资历很浅,你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使对方感到轻松,再转入较深的话题。如果对方是经验丰富者,你可以多请教意见,少要求信息。如果你问的是信息方面的问题,他可能说得上来,也可能说不上来,前者让他觉得他知道的事情你也知道,后者则会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傻瓜。请教别人意见就没有这样的风险,被请教的人通常觉得非常受用。不管他对问题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多少都能发表一些看法。你越是重视他的意见,他就越觉得受用。在谈话中,要注意提出新的资料与看法,不要甘于做个应声虫。特别是当别人提出他的看法的时候,即使你完全同意他的见解也不要只是点头或是说“再对不过”这样的话。

相反地,你应该提出新的资料或看法。这就像打网球一样要有来有往,即使你球技并不怎么高明,也不能只是静静地站在场上看独角戏。

要注意每个话题的时间该有多长,话题的长短完全要视不同话题的价值及谈话人的兴趣而定。一般而言,节奏关系到谈话有趣与否。如果一个话题“熄火”了,别试着再去“发动机器”,而应转移到新话题上。除非你们所谈论的事情对某人特别重要,否则每五分钟转移一下话题比较合适。有的时候我们必须给人惊喜或提起别人的好奇心。在这方面,我们有三种方式调整谈话的节奏,这包括升高或降低音调,加快或减慢说话的速度以及增加或减少情感的成分。通常任何细微的改变都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就看每个人的临场发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