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资本与演讲技能
18668400000017

第17章 做一个会听话的人

在哈佛大学一项关于友情的调查中,调查的结果让调查者感到十分意外。调查结果显示,拥有最多朋友的是那些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能言善辩、引人注目的演说者。对此有关专家给出的唯一合理解释是:“愿意讲话的人远远多于愿意听话的人。”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渴望表达自己。聪明的聆听者能够让说话者有充分的表达的机会,自然就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

有这样一位经理,他心存好意,请公司一位职员一同用餐,目的是想劝这名职员继续留在公司工作,可是却没有收到效果。因为在用餐过程中,他为表达自己对这位员工的重视和对他长远前景的规划,嘴里的话一开讲便停不下来,连给这名职员插嘴的机会都没有,而这名职员之所以要离开这家公司,就是因为经理从来都不关心员工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自己一个劲说,一个劲讲。

每一个人都喜欢叙述有关自己的事,都想美化自己,也都想让对方相信自己的叙述;同时,每一个人又想探知别人的秘密,并且都想及早转告别人。这种现象,也许可以说是人的本性。

所以,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与人交谈,会听话比会说话更为重要。聆听越多,你就会变得越聪明,就会被更多的人喜爱,就会拥有更好的谈话伙伴。一个好听众总能比一个擅讲者赢得更多的好感。

当然,成为一名好的听众,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注视说话人。对方如果值得你聆听,便应值得你注视。其次,靠近说话者,专心致志地听,让人感觉到你不愿漏掉任何一个字。再次,要学会提问,使说话者知道你在认真地听。

可以说,提问题是一种较高形式的奉承。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吧:上学的时候,如果老师在上面做完演讲,听众没有一个问题,场面是多么的尴尬。另外,记住不可打断说话者的话题。无论你多么渴望一个新的话题,也不要打断说话者的话题,直到他自己结束为止。最后,还要做到“忘我”。你始终要明白,你是个“倾听者”,不要使用诸如“我”、“我的”等字眼。你这么说了,就意味着你不得不放弃聆听的机会,注意力已经从谈话者那里转移到了你这里,至少,你要开始“交谈”了。

语言和行为是神力的截然相反的表现,语言是一种行动,行动也是一种语言。

——爱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