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资本与演讲技能
18668400000139

第139章 演讲题目的选择

1.选择论题

即“讲什么”,是选择演讲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要把论题选好,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1)需要性原则,就是要选择现实需要亟待回答的论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篇生动的当众演讲,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听众弄清社会现实中的复杂现象,并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这是演讲艺术的本质特征。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演讲者,总是能从提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出发,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来阐述,从而解决人们普遍关心、急于得到回答的问题。这样的论题才有价值,才能为听众所欢迎。那种不痛不痒的、毫无现实意义的空对空的说教,是永远得不到听众欢迎的。

因此,每准备一次演讲,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认真考虑一下自己所选择的论题是否符合现实需要,是否属于听众所亟待得到解答而又有意义的问题。如果论题本身毫无价值,客观上又不需要,那就不要选它。有的论题虽有一定价值,但客观现实并不迫切需要,也不要选它。

(2)适合性原则,就是要选择那些适合演讲听众、演讲时间、演讲场合和演讲者实际的论题。论题为客观现实需要,但如果不考虑听众的文化水平、思想修养、职业特点、阅历、心理和愿望,不考虑规定演讲的时间,不考虑演讲的场合和环境,不考虑演讲者的年龄、身份、气质、能力等,其论题再好,也无法搞好演讲。只有同时符合需要性和适合性这两个原则,才能把论题选好、选准。

演讲中的感情激发离不开生活基础,生活本身即是最合适的题材。因此寻找演讲的题目,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深入到自己的生活里,从自己的记忆中去搜寻生命里那些有意义并给你鲜明印象的事情。因为演讲中最为听众欣赏的题目,都富有极强的个人色彩。

①成长的经历。特别是与家庭、童年回忆、学校生活有关的题目,一定会获得注意。因为别人在成长的环境里是如何成功并克服障碍的,最能引起我们的兴趣。确定别人是否会对自己小时候所发生的事情感兴趣,有个测验方法:多年之后,如果某件事情依旧鲜明地印在脑海中,呼之即出,那几乎便可保证会令听众感兴趣。

②奋斗的历程。这是洋溢着人情味的经历。例如,重叙自己早期为理想奋斗所做的努力,如何从事某种特别的工作或行业,是什么样错综复杂的各种情况造就了你的事业。告诉听众,在这竞争激烈的世界中,为了创建事业,会有成功,也会遭遇挫折。活生生地描绘一个人的生活?如果说得谦诚,多半是最保险的题材。

③不寻常的经历。见过大人物吗?曾在战争的炮火下走过吗?一生中可曾经历过精神颓丧的危机?这些经验都可以成为最佳的演说资料。

④嗜好及娱乐。这方面的题目依各人嗜好而定,因此,也是容易出新的题材。说一件因自己喜欢才去做的事,是不可能会出差错的,你对某一特别的嗜好发自内心的热忱,能使你把这个题目清楚地交代给听众。

⑤特殊的知识领域。多年在相同的领域里工作,已使你成为这行的专家。如果依多年的经验或研究来讨论有关自己工作或职业方面的事情,也可以保证获得听众的注意与尊敬。

⑥信仰与信念。或许你曾经花费许多时间和努力,去思考自己对今日世界所面临的重大情势应持的态度。倘使你曾花上许多时间,倾力研究一些重大问题,自然很有理由可以谈论它们。只是这样做时,一定要举例说明自己的信念。听众可不爱陈词滥调的讲演。千万不可以为随意读些报章杂志,便足以准备谈论这些题目。对某项题材,如果自己所知不比听众多多少,还是避免为妙。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曾投注多年的时间研究某项题材,那毫无疑问,这是注定该你说的题目,绝对要用它。

2.明确主题

主题是演讲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体现着演讲者对所阐述问题的总体性看法,是整个演讲的“灵魂”和“统帅”。

一位作家说:“一场演说,必须是一件独立的东西……用口说也好,用笔写文章也好,总得对准中心下工夫,总得说成功写成功一件独立的东西。不然,大家就会弄不清楚你在说什么,写什么,因而你的目的就难以达到。”为了使演讲真正起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要求演讲的主题必须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1)正确

要使演讲的主题正确,演讲者必须具有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住演讲的正确主题。

(2)鲜明

无论什么内容的演讲,其主题都必须旗帜鲜明,即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颂什么,贬斥什么,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决不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主题的鲜明性基本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积极的、进步的、革命的;一种是消极的、落后的、反动的。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就要鲜明地肯定和扶植那些积极的、进步的、革命的事物,促其发展成长;否定和鞭挞那些消极的、落后的、反动的事物,加速它们的灭亡。

(3)集中

一般说来,一篇演讲只能有一个主题,一个中心,不能多主题,多中心,这就要求演讲的主题必须凝练和集中。如果贪多求全,这儿也想讲,那儿也想说,势必使主题分散,造成演讲的头绪纷繁,缺少一根贯穿整个演讲的主线,结构松散,话说得不少,听众却不知道到底要讲什么。

因此,演讲的主题一定要集中。人们常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调动演讲的一切手段,紧紧地围绕一个主题,把问题讲清楚讲深透,使演讲重点突出,会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更好的教益。

(4)深刻

演讲中,无论是讲人、叙事、论理,都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应该挖掘出事物的本质,把握住事物的个性。这是演讲者对事物认识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想“飞跃”的过程。就一般情况而言,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主题就具有强烈的共性,就会深刻;同样,抓住了事物的“特征”,主题就会鲜明、新颖,具有“个性”。

而我们有的演讲者不是从事物的内部规律完整地去认识,也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只是在演讲中喊几句空洞的口号,就以为主题深刻了。这其实是一种极其幼稚可笑的想法,就像给一个稻草人戴顶帽子一样滑稽可笑。所以,只有不停留于表面现象,挖掘出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来,才能发挥出演讲作用和力量。

3.确定题目

演讲的题目也是演讲的关键。确定好演讲的题目,就像给全篇演讲树起了一面旗帜,这不仅与演讲的形式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演讲的内容、风格、情调有直接关系。内容决定题目,而题目则鲜明地显露出内容的特点。

一个新颖、生动、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题目,不仅能在演讲前给人急欲一听的强烈愿望,而且在演讲结束之后,同其内容一样,给人留下永久的记忆,甚至成为一个警句而广为流传。

因此,训练有素的演讲者,都很重视演讲题目的确定。当代著名演讲家根据自己演讲的体验,给题目的选择定了四条原则。

(1)文题相符。这是确定演讲题目最基本的一条。

(2)大小适度。大则显空,小则不到位。

(3)遣词得体。不哗众取宠,亦不平淡无力。

(4)合乎身份。说自己能说的事,讲自己能讲的话。

所以,只有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才有为自己的演讲找到一个美好、生动、有力而又适度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