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资本与演讲技能
18668400000134

第134章 冲破恐惧的屏障

引用《名单大全》一书的说法,世界上人们首先恐惧的是公开讲话,而不是病菌、身高、深水甚至死亡。

到底是什么使我们如此之恐惧?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的人们(据理推测他们应该手无寸铁)能够对讲话的人造成什么危害呢?了解为什么面对听众会激发起内心深处的恐惧是控制恐惧的第一步。

1.聚光灯底下的形单影只

作为讲话者,你恰恰就是那个独立于人群之外的人。处于团队之中比领导团队更令人舒适;就这种意义上而言,没有人会对你负责,一旦你绞尽脑汁、榨干了所有的创意和灵感,自然会有其他人接过你的话头来。讲台使得你孤立;它把你从同僚中一把拽出,并在你额头上标下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烙印——你就是那个有事必须开口向大家宣召的人。有些人分外享受众人目光齐集在身上的感觉,但还有一些人会突然觉得灯光刺眼到令人畏缩的地步,对于后者的这种感受我们不难理解。诀窍就在于接受这种孤立;它只是暂时的,而且也许能够称之为一种荣誉。是的,努力把它当成荣耀吧,因为你如何看待该事件将会对你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将头顶的聚光灯视之为心理障碍也将对你有所助益。许多新手会在脑海里把这一孤立状态过分夸大,直至造成重大影响时局面已经无法控制了。少考虑自己的情绪,多关注你的听众。只要你不再把自己看成孤立的个体,而是当成置身于团体之中,并且这个团体渴望听到你的讲演内容,部分恐惧情绪便会悄悄隐退。

2.我没有天赋

每当和人说起他或者她能够学会如何成为一位雄辩滔滔的讲话高手时,通常我会马上得到一个标准回答:“我没法学会演讲;好口才是一门天赋,强求不来的。”事实并非全然如此。当众演讲不是一项天生的技能;出色的演说家并非天生,而是通过艰苦的工作和训练造就出来的。当然,正如其他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的技能一样,有些人在这一点上会表现得比其他人出色,但基本上每个人都能成功地达到目标。

发表一场演说并不是件平平常常的普通事件。如果谁指望能够感觉轻松自在,这些人不过是在自欺欺人。也许令人难以置信,即使最老练的、遣词造句无可挑剔的演说家也会有紧张不安的时候,但遗憾的是他们确实不是全能的神。所以别期盼或渴望放轻松;你应该全心全意地利用因即将到来的时刻而激起的源源不绝的活力,保持亢奋状态。换句话说,让恐惧为你所用;要知道,超凡的魅力和肾上腺激素可是紧密相关的。

3.担心表现不佳

担忧自己在讲台上的表现的大有人在。它困扰的不仅仅是“菜鸟”级人物,更包括了许多舞台经验丰富的老手。即使在舞台上活跃了50余年,海伦·赫斯依然担心自己临上场的那一刹会忘记开场白的台词。瑞德·斯凯顿上台前则总要歇斯底里地大大发作一通。芭芭拉·史翠珊的舞台恐惧症在圈子里早已是闻名,因此她多年来不敢在音乐会上一展歌喉。

即使是最富实践经验的语言高手也要和紧张的情绪作战;它实际上恰恰标志着你是一位真正的口才大师。在一场晚上召开的会议上,一位女士开门进入一间屋子后,惊讶地看到当晚要在会上作关键性发言的演讲者正在屋子里发了疯似地来回踱步,她便问他为什么会这么紧张。“你这是什么意思?谁紧张了?”他不解地问道。“如果你不紧张的话,”她回答道,“你在女士洗手间里做什么?”

记住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在深夜走过一片墓地时是怎样被惊吓的。刚开始他大大咧咧地走着,还随口吹着口哨,什么事也没发生。不过后来他决定走快点儿,可是加快了速度之后他就忍不住开始跑了;等到他真的撒开腿往前跑的时候,他已经觉得非常害怕了。

和这个故事相比,公众讲演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要加快步子。不要屈服,不要显示内心的恐惧,并且请对此缄口不言。

4.担心听众的反应

听众们并非单独撇开你,将你弃置于不顾。事实上,你的听众们也许正在瑟瑟发抖,暗自庆幸站在台上的是你而不是他们。他们希望将控制权交到你手上,专心倾听和学习。只有你表现得自信、大权在握时他们的倾听才是最有效的。无论内心有多么紧张,伟大的演说家总能够向听众证明他们的完全控制能力。如果讲演者看上去局促不安,听众也会难以放松;只要充分展现出自信的一面,你就已经赢得了观众的欣赏。

5.担心材料准备不够充分

这是最容易克服的恐惧,因为你完全可以通过充分的准备将其打败。如果你已经彻底地将讲演主题研究透彻,那么你自然就不会对此感到害怕。

(1)仔细组织讲演。做好功课、研究、准备。你的准备越充分,就越对材料的详细和精当有信心。一遍一遍地起草和重新加工讲话稿以确保讲演既有趣,又能够有意义。然后对稿子进行编辑。所有的优秀作家都会告诉你,除了反复修改,好作品就没有什么诀窍了。

(2)熟能生巧。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亚瑟·鲁宾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我一天不练,只有我自己知道;如果我两天不练,我的批评家们知道;可是如果我错过了三天的练习,那么观众就全都知道了。”

(3)练习练习再练习,直至你已经有了百分之百的信心。依据一般经验,讲演中的每一分钟你都需要付出一小时的练习时间。在不同的环境下和不同的时段训练,同时运用不同的演示技巧。出演了两千场《奥赛罗》之后,劳伦斯·奥利弗爵士忘掉了台词,他觉得这简直是来自上帝的指引,提醒他应时刻保持警醒。无论你已经演练了多少遍,每一次讲演都应闪现出某种新鲜的东西。

当然,最好的训练方式莫过于当众说话本身;说话的次数越多,你就能表现得越来越好。但是别让不现实的过高期望误导了你。口才是一门只能通过时间而获得提升的艺术。坚持练习,虽然也许仍然会感到紧张,但你也会越来越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