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资本与演讲技能
18668400000112

第112章 巧辩七法

1.诱其说“是”

日本明治时期的军事家大村益次郎是一位很善辩的人,甚至因此而养成了一种习惯。

有一次,邻人跟他寒暄:“您好,今天天气很热,是不是?”他不说“是”,而是答道:“夏天本来就是热的。”假若他顺着问题答道“是的,的确很热”,他就失去了自我防卫的态势,这已成为他惯常的思维模式。

在辩论中诱使对方说“是”,即指在论辩的开头切勿涉及有争议的观点,而应顺应对方的思路,强调彼此有共同语言的一面,从对方的角度提出问题,诱使对方承认你的立场,让对方连连说“是”,与此同时,一定要避免让对方说“不”,慢慢就能将对方引入“陷阱”。

2.预设埋伏

商人威尔斯向皮箱行订购3000只皮箱,取货时却说,皮箱内层有木材,不能算是皮箱,并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15%的损失。在威尔斯强词夺理、法官偏袒威尔斯的情况下,律师罗尔出庭为被告辩护。

罗尔取出一只金怀表问法官:“法官先生,这是什么表?”

法官说:“这是伦敦名牌金表。可是,这与本案没有关系。”

罗尔坚持说与本案有关,并继续问:

“这是金表,事实上没有人怀疑。但是,请问内部机件都是‘黄’金制的吗?”

法官知道中了“埋伏”,只好哑口无言。

预设埋伏,既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又简洁明了,使对方无话可说,无辞可辩。

3.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指的是在论辩中受到攻击时,可以不直接从正面答辩,而借助论敌提供的话题进行还击,从而改变论辩的局势。

1959年尼克松访苏,此前,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被奴役国家的决议。在尼克松与赫鲁晓夫会晤时,赫鲁晓夫对尼克松说:“这个决议臭极了,臭得像刚拉下的马粪,没有比马粪更臭的东西了。”赫鲁晓夫出言粗俗,欲使尼克松难堪。谁知尼克松回敬道:“我想主席先生大概搞错了,比马粪还要臭的东西是有的,那就是猪粪。”

4.釜底抽薪

锅里的水沸腾,是靠火的力量,而柴草则是产生火的原料。因此,止沸的办法有两种:一是扬汤止沸,二是釜底抽薪。论辩时,论辩双方所持的论题,都是由一定的论据支持的,如果将论题的根据——论据抽掉,那么,论题这座大厦就会像釜底抽薪,其论点必然不攻自破。

5.以退为进

在论辩中,有时不急于以眼还眼、针锋相对地直言对抗,而是先承认对方的分析和指责是对的,让对方认为自己似乎同意了他论据的合理性,然后出其不意,或指出对方的矛盾,或说出事实的真相,或作出另外的分析,最终达到证明自己论点正确性的目的。

6.顺水推舟

顺水推舟即顺着对方的思维逻辑推下去,最后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以证明对方的观点站不住脚。

加拿大的前外交官切斯特·郎宁,1893年生于中国,当时他父亲是美国在中国的传教士。小郎宁出生后喝的是中国奶妈的乳汁。后来他30岁时参加了议员竞选,遭到了反对派的攻击。反对派的逻辑是:“郎宁曾喝中国人的奶长大,身上一定有中国人的血统,因而不能参加加拿大竞选。”郎宁反击道:“你们中有没有人喝过加拿大牛奶呢?如果有,你们身上不是也有着加拿大牛的血统了吗?当然,你们可能喝过加拿大的人乳,又难免喝过一些加拿大的牛乳,你们岂不成了人牛血统的混血儿了?也许你们长大了,不仅靠喝,自然还得吃,吃鸡脯、吃牛排、吃羊腿……这样一来,你们的血统一定是很难认定了。”

7.逼其亮底

在论辩中,你可想办法逼对方把你想了解的东西尽快说出来,以便早点对付之。其办法之一是把话说到一半就故意停下来,然后让对方接下去说,如:“这么说,你的意思是……”“照您的说法,它的意思是……”。当你用这些半截子话去诱发对方时,对方十有八九会不假思索地把这句话按意思说完,这时,你就轻而易举地又多了一张“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