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自然遗产之谜
18666900000027

第27章 武陵源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风景名胜区的范围为东经110°20′30″~110°41′15″、北纬29°16′25″~29°24′25″,总面积390.8平方公里,其中,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6.8平方公里。地处中亚热带北部气候区,属山原型湿润气候。区内石英砂岩柱峰有3103座,千米以上峰柱243座,最高峰为兔儿望月峰,海拔1264.5米;境内长2000米以上的沟谷32条,总长达84.6公里,其中,以金鞭溪最为著名。峰顶多为三面悬崖深谷的台地,常为山民安居扎寨之处,最为有名的有黄石寨、鹰窝寨、锣鼓寨、躲官寨等。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和天子山等三大景区组成。主要景观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境内共有3103座奇峰,姿态万千,蔚为壮观。加之沟壑纵横,溪涧密布,森林茂密,人迹罕至,森林覆盖率85%,植被覆盖率99%,中、高等植物3000余种,乔木树种700余种,可供观赏园林花卉多达450种。陆生脊椎动物50科116种。区内地下溶洞串珠贯玉,已开发的黄龙洞初探长度达11公里。武陵源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五绝”而闻名于世。

武陵源是生物宝库,区内植物垂直带谱明显,群落结构完整,生态系统平衡,属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华中植物区,是该植物区的核心地带,蕴藏着众多的古老珍贵植物和中国特有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达88%。高等植物有3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有107科、250属、700余种。首批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重点保护植物有35种。陆生脊椎动物有50科、11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三级保护动物17种。

1988年国务院审定武陵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批准设立省辖张家界市,建立武陵源区人民政府,以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1992年12月,武陵源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