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星球宇宙之谜
18666700000105

第105章 胚种论起源和演变

宇宙中到处都存在着生命的种子的说法,是希腊的哲学家阿那萨格拉斯最早提出来的。

在19世纪初,法国的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认为,地球上根本不可能自发地产生生命。英国物理学家凯文勋爵和其他人也马上加入了巴斯德支持者的行列,并且提出,生命有可能来自于宇宙空间。

但是在现代科学界,胚种论却举步维艰。实际上,只有两位研究者一直奋力高举着胚种论的大旗。其中一位是著名的弗雷德·霍伊尔爵士,他曾经以其恒星结构的研究和恒星中化学元素的来源而闻名于世。过去30多年来,他一直与钱德拉·维克拉玛辛格共同开展研究工作。他们两人成了现代胚种起源论当然的先驱。

19世纪的70年代,维克拉玛辛格和霍伊尔在遥远的恒星周围的尘粒中发现了据他们认为是生命痕迹的东西。这两人随之将胚种论扩展开来,并提出,正是从宇宙空间不断落下的改变生命的物质——其中包括随着太阳活动而周期性到来的微生物——影响了生命进化的过程。这些生命活动的种子仍然在不断降临在人间。

“这种细菌,或者至少是他们的孢子,能够存活的时间是长得惊人的,这也就使它们借助着陨星在行星之间进行传送成为可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位陨星研究员马修·根格说,“细菌孢子在处于它们独特的生命悬停状态时,或许可以在宇宙中从一颗行星飞往另一颗行星的几百万年之中保持存活。”但是,根格也和其他的科学家一样提醒人们,在新墨西哥州的盐晶体中发现的2.5万年前的细菌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不管怎样,早期的研究者们已经在3000万年前的琥珀里发现了能够繁殖的细菌孢子。而2000年在南极深处发现的活着的微生物使人们对于生命能够生存的极端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在学术界,几乎无人怀疑生命是极其顽强的,而且能够存活非常非常漫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