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星球宇宙之谜
18666700000001

第1章 地球成因之谜

赖以生存的地球之谜

每一个关心并热爱我们的地球的人都难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具有了一定科学知识的当代人,当然不会相信上帝“创世说”这样的答案。实际上,早在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就以“彗星碰撞说”打破了神学的禁锢。然而,人们也许还不知道,随着科学的进步,关于地球成因的学说已多达十多种,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彗星碰撞说。认为很久很久以前,一颗彗星进入太阳内,从太阳上面打下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几个不同的行星。

2陨星说。认为由于陨星积聚而形成了太阳和行星。这是在1755年,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提出的。

3宇宙星云说。1796年,法国拉普拉斯在《宇宙体系论》中提出。认为星云(尘埃)积聚,产生太阳,太阳排出气体物质而形成行星。

4双星说。认为除太阳之外,曾经有第二颗恒星,行星都是由这颗恒星产生的。

5行星平面说。认为所有的行星都在一个平面上绕太阳转,因而太阳系才能由原始的星云盘而产生。

6卫星说。认为海王星、地球和土星的卫星大小大体上相等,也可能存在过数百个同月球一样大的天体,它们构成了太阳系,而我们已知的卫星则是被遗留下来的“未被利用的”材料。

在以上众多的学说当中,康德的陨星假说与拉普拉斯的宇宙星云说,虽然在具体说法上有所不同,但二者都认为太阳系起源于弥漫物质(星云)。因此,后来把这个假说统称为康德-拉普拉斯假说,继而被相当多的科学家所认可。

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星云说”也暴露了不少不能自圆其说的新问题。如逆行卫星和角动量分布异常问题。根据天文学家观察到的事实:在太阳系的系统内,太阳本身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角动量只占073%;而其他九大行星及所有的卫星、彗星、流星群等总共占太阳系总质量的013%,但它们的角动量却占9927%。这个奇特现象,天文学上称为太阳系角动量分布异常问题。星云说对产生这种分布异常的原因“束手无策”。

另外,现代宇航科学发现越来越多的太空星体互相碰撞的现象。1979年8月30日,美国的一颗卫星P78-1拍摄到了一个罕见的现象:一颗彗星以每秒560千米的高速,一头栽入了太阳的烈焰中。照片清晰地记录了彗星冲向太阳被吞噬的情景,12小时以后,彗星就无影无踪了。

既然宇宙间存在天体相撞的事实,那么,“彗星碰撞说”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于是新的“灾变说”应运而生。

今天,地球起源的学说层出不穷,但地球是怎样形成的,仍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