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言必行,行必果
为了保证某件事能够顺利完成,处事双方往往会签订一些协议、合同等,以书面的形式保证合作的正常进行。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是凭借“朋友之情”或者是对对方的信任而相托要事的。战国时期,商鞅推行变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声称谁能将木桩扛到指定的地方,就能得到重赏,但是许多人都抱以怀疑的态度,觉得商鞅空口无凭。终于有一个人走出来,打算试一试,就将木桩按照要求扛到指定地点,果然得到了商鞅的重赏。经过这件事,民众增加了对商鞅的信任,对商鞅推行的新变法也就更信任,使得新变法得以顺利推行。“言必行,行必果”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所以要避免“言过其实”的承诺,或者是任何“言而无信”的行为。俄国作家班台莱耶夫写过一个叫《诺言》的小说,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群小孩在公园里玩战争游戏,一个大孩子对新来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说:“你是中士,而我是元帅,你就得听我的。这里是我们的‘军火库’,你留在这儿做哨兵,等我叫人来和你换班为止。”
“中士”很听话地一直坚守岗位,但是天黑的时候,其他的小孩都回去了,大家把这个“中士”遗忘了。公园快关门的时候,“中士”还坚守岗位,他又冷又饿,还很害怕,却不肯离开公园。一个路人看到这种情况,在街上找来一个真的少将,让少将帮忙。少将对孩子说:
“中士同志,我命令你可以离开岗位。”“中士”这才高兴地说:
“是,少将同志,遵命离开岗位。”
这是一个经典的“言必行,行必果”的故事,作为一个孩子,都能做到如此信守承诺,难道不是很了不起的行为吗?中国古代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后汉时期的范营卿和同窗张劭分手的时候,范营卿对张劭说,两年后的今天到张劭家拜访。两年很快就到了,张家的人都不相信范营卿会来,因为两家相隔千里,何况那时候的交通又极为不方便。但张劭相信范营卿,认为他一定会遵守承诺,果然范营卿在约定的时间内到了张家。在现代社会的社交中,如果能主动帮朋友办事,是一件好事,但一定要量力而为,承诺的时候更要谨慎,因为承诺能否兑现,关系到做人诚信的问题。
能否按承诺做到,不仅有自己努力的程度问题,还有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问题。有的时候原本能办成的事情,因为客观条件的变化,在实施上出现了问题,就可能难以落实。所以那些明知无法办到的事情就不要承诺能做到,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因为这样做不但会失信于人,还可能失去朋友。丁文常常向同事夸口自己的本事,说认识某某人之类的话。一次同事拜托丁文买黄金假期的飞机票,他答应没问题,可是几天后却告诉别人票拿不到。同事们都以为是因为假期的缘故,票不好买,就没有在意。几个月后,部门的经理让丁文去火车站托运行李,丁文说他不用花钱就可以托运,可是都快到开车的时间了,大家还是没等到丁文,经理只好自己掏钱办了托运手续。这件事情之后,大家终于明白丁文根本是个只说不做的人,他答应的事情其实都做不到。在公司里没有人愿意再相信丁文。不久以后,他被公司辞退了。
守信的人也是品德良好的人,他们能在约定好的条件下,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因为他们遵守承诺值得信赖,所以是人们信任和求助的对象。懂得守信的人,也是懂得尊重自己的人,别人可能被你“欺骗”一两次,但绝对不能永远被骗,迟早你会因为自己不守承诺而失去大家。
曾参的妻子带孩子去市场买菜,一路上孩子哭闹不停,曾参的妻子就对儿子说:
“你回去吧,等我回去杀猪给你吃。”儿子果然乖乖地回家了。等她回到家里,就看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就急忙阻止说:“我不过是想安抚儿子罢了,和孩子不用这么计较。”
但是曾参不同意:“怎么能和孩子开这样的玩笑呢?孩子现在还小,你这样说话不算数,他一定有样学样。你现在欺骗他,就是教他不守信用,而你不遵守约定,就会让孩子对你这个母亲失去信任,教育孩子可不能这样做。”说完之后,曾参就把猪杀了。
人与人交往需要的是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虽然人在交际过程中可以通过用相同的兴趣、情感和思想等互相吸引,但这样并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需要信用来维系。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能给人以信任感,让人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反之,总开“空头支票”的人,再三的失信,必然会引起别人的不满,让人失去对你的信任。交友忠告:成功的沟通和交流者,其最具优势的一点就是能做到诚信。一个人可以没有出色的外表、出色的谈吐,但绝对不能没有诚信。诚信,能让你成为一个最受欢迎的交流对象。哪怕一件小事,都要做到“答应了就要做到”,不要忽视了小事的作用。
第二节 让礼物传递心意
送礼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可算得上是人际交往的一个传统形式,是促进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送礼也是一种礼貌,一种友谊的表达方式,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赠送礼物,或者探望或拜访他人赠送礼物都是理所应当的。送礼虽然重要,但礼物的价值不应该建立在利益的磅秤上,只要做到“礼轻情义重”就可以了,所送的礼物不一定要价格不菲,因为礼物不是为了要讨好别人,而应该是一种内心情义的表达方式。一般来说,通常送礼物有几种类别:节日礼物、结婚礼物、生日礼物、见面礼物或分别礼物,不同的礼物类别所需要送的礼物也不尽相同。按中国传统,春节是比较隆重和正式的节日,这个日子送礼物是为了能更好地与人沟通,有孩子的家庭就以孩子的礼物为主,送大人的礼物则要根据对方的身份、喜好等来决定。结婚礼物最好以家居用品为主,餐具、床上用品、瓷器、饰品都是最好的选择。而生日礼物则需要根据对方的身份来决定礼物的内容。至于见面和送别的礼物,需要注意场合以及对象,不同的场合及对象决定了所送礼物的不同,比如是在正式场合送人的见面礼一定要有意义,尤其对方是你重要的合作伙伴之类的人物,但如果是去医院探望病人,礼物则要以适合病人为主。送别时候的礼物,如果对方是出门远行则要送简单的、不占空间的礼物。不论送礼的轻重,都要把握好时间,过于频繁或者延误时间都不合时宜。有时候送礼的次数过于频繁,只会给人带来压力,尤其是为了求助于人的送礼,如果太过频繁,其目的一目了然,就有可能适得其反。但是如果耽误了最佳的送礼时间,可能不仅达不到所想要表达的目的,而且失去最好的机会。送礼只能是一种心意,任何礼物无论大小轻重,都能代表送礼人特有的心意,所以选择的礼物应该与你的心意相符。除此以外,还应注意掌握尺度,尤其是对上级和需要求助的对象,送的太轻会显得你不重视对方,送的太重就有受贿的嫌疑。现在有不少人因为要求助于别人,让送礼变得满是铜臭味,变得庸俗,变成了一种最不堪的交际手段。要想使礼物具有合适的意义,就需要送礼的人费点心思,了解对方的身份、爱好、习惯,甚至宗教信仰,免得因为所送礼物的不恰当而破坏和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比如“钟”在中国人的发音中和“终”一样,送钟听起来和送终的感觉一样,对方如果是很传统的家庭,或者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千万不能送这样的礼物。有宗教信仰的人在中国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一定人群的,所以和这些人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物是否适合,以免触犯对方的忌讳。正确的送礼方式应该是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送有一定意义的、有一定价值但又不过分夸张的礼物。所以礼物应该是既能反映送礼者心意又符合收礼者身份的。对关系亲密的人,送的礼物要贴心;对关系一般或以巩固关系为目的的人,送的礼物就要适合。
所谓“礼尚往来”,是指你送出适合的礼物,才有可能得到相应的回礼。如果你送的礼物过轻或过重,都有可能给对方带来困扰。所以说,送礼能代表心意,也是一门学问。
在这个交流频繁的现代社会里,送礼是人际交往的手段之一,一份适合的礼物能成为沟通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桥梁,可以为你的人际交往多开拓一个选择。而掌握了送礼的学问,就能帮助你建立良好的社交形象,获得真挚的友谊和最好的合作伙伴。交友忠告:把你的朋友根据亲疏分类。
对较少联系的朋友,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发一封电子贺卡;对经常联系的朋友,要清楚对方的生日等信息,送上适合的礼物。在送礼前,先了解对方有无忌讳,如果实在没把握,干脆主动询问对方,以达到送最适合礼物的目的。礼物最好提前或当天送到对方手里,接受礼物的时候不要打听物品的价值,回礼要适中,不要过分高于或低于所接受的礼物。
第三节 把握分寸,恰到好处
人际交往应该是胸怀坦荡、真切诚恳的,只有推心置腹的交往,才可能消除戒备,以诚相待。但所谓的诚恳交往,是需要适度的,有所保留的。即使是“胸无缔结,无话不说”的朋友之间,也需要适当的保留,留有余地。
萧然端着盘子挤出拿饭的窗口,餐厅里满眼都是人,好不容易找了个空位坐定,这才发现对面坐着的居然是她们的部门经理。萧然才进公司没几天,跟经理又不熟悉,现在面对面聊什么呢。一时间,她只知冲着经理傻笑,餐桌上的气氛有点尴尬。幸好这样的僵局没持续很久,经理就开始发问了:房子住得如何,交通是否方便……尽管打破了刚才沉默的僵局,可这一问一答的也很别扭。后来,经理问起萧然有没有男朋友。于是接下来的谈话整个变成了萧然的爱情汇报,看到经理听得津津有味,萧然暗暗为能跟经理找到共同话题而庆幸。
之后,经理有事没事就问萧然跟男友的爱情进展,开始萧然还为经理对自己的特别关心而沾沾自喜。可是后来萧然却发现她和经理的相处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恋情汇报越多,经理对自己的业务能力也越忽视。久而久之,领导和同事都形成了一个共识:萧然是一个喜欢到处宣扬自己恋情的小姑娘,反而注意不到她的工作能力了。
交流需要透彻,这是应该的,但透底就大可不必了。适当保留一些秘密和一些必要的避讳,都是需要的。在人际交流中,过分谨慎拘泥,只能让对方觉得你不值得信任,无法托付要事。有的人在交往的时候过于拘泥,该说的不说,该做的不做,显得畏畏缩缩,让与其接触的人着急,这只能显出此人的怯懦。过于拘泥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以不安全感为主要感受的模式。有这种感受的人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处处怕被别人伤害。在人际交往中退缩的人,并不是不愿意与人交往,而是担心自己主动与人交往时,别人不理睬怎么办,或者别人不热情怎么办。当他们忐忑不安、鼓足勇气、小心翼翼地与人接触时,如果遇到对方大方,热情地回应,尚能鼓舞他的信心,如果对方是同样拘谨的人,回应得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热情,他就可能揣测别人是不是不喜欢自己,如果真如此,那就先封闭自己吧。于是,他会采取一种妥协的处理方式,在惴惴不安中更加退缩。这是一种幼稚的、不成熟的人际交往模式。
第四节 真实的谦逊
谦逊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品德之一。但谦逊必须要坦诚,不虚伪,不做作。表达不同意见的时候,如果为了表示“谦逊”而吞吞吐吐,只能让对方误会,认为你是在故作姿态。
适时的赞美,恰当的夸奖,才能显出一个人谦逊有礼。过分的、言不由衷的语言,只能让对方感觉你是在谄媚,令人厌恶。
第五节 适当的举止
举止活泼的人,能吸引很多朋友,但过分活泼,不注意场合的人,只能被人认为是轻浮的。
有的人说话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合时宜,用词夸张,毫不顾及对方的感受;或者在公共场合说话手舞足蹈,大呼小叫地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公然谈论对方的缺点;或者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自认为自己学识渊博,喜好炫耀。这种人迟早都会被众人所遗弃,排除在集体之外。千万不要把庸俗当幽默,把肉麻当好玩,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让活泼变成轻浮。
第六节 学会说“不”
这类人常以奉献者的角色与人交往。他们认为,别人必须得到我的帮助,在与人交往时我必须做出牺牲,以使别人满意。这类人自幼就是典型的“乖孩子”,从小到大没有向周围人说过“不”,别人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例如你要做事,那让你先做好了,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拒绝。
“乖孩子”在幼年时的心理需求虽然很容易获得满足,而且只要得到一声夸奖,什么付出都是值得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同样以这种幼稚的心理参与社会,就会很容易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他们往往会行善举而期望有所回报,当善举无回报时,就会感到十分委屈和不平衡。总之,人际交往中,无论什么样的态度都要有个度,尽量做到恰到好处,避免因为过度而影响人际交往。交友忠告:做事、说话前,一定要记得把握好尺度,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你做人处事也要有尺度,有分寸。
第七节 面对“嫉妒”心理
面对比自己占有优越地位,取得比自己更好的成绩,或者自己看重的东西被别人夺取等情况时,有人往往会产生一种感情,这就是嫉妒。嫉妒是所有人类情感中最难以控制和避免的,一旦产生了嫉妒的情绪,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在人际交往中免不了被人嫉妒,也免不了嫉妒别人。通常产生嫉妒心理的时候,大脑里一般会产生“怎么做才能让对方成为自己的手下败将”等想法。如果将这种想法付诸实践,就有可能造成无法避免的伤害和后果。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自己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取得比对方更好的成绩。如果嫉妒是针对对方的才能的,那么当自己拥有了能与对方竞争的资本时,不仅能从积极的角度消除嫉妒造成的阴影,对于恢复自己的信心也是有帮助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把精力集中在为与对方竞争而积累知识上,让自己忙碌起来,这样就不会有闲余时间去胡思乱想了,也就能避免产生嫉妒的心理。等出了成绩之后,你就会发现嫉妒心已经消除了。
小程的朋友小李学历不如小程高,外形也不如小程,可是就在小程被公司裁员的时候,小李却成了公司的主管。为了庆祝小李的高升,几个朋友坐在一起吃了顿饭。席间,看着得意的小李,小程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家之后的小程越想越不舒服,怎么都觉得不服气。“那个小李有什么本事,居然能当上主管!哼,我想他肯定做不长。看他得意的样子我就生气,他明知道我失业了还搞这样的聚会,他算什么朋友。”他的妻子见他这样,就劝他:“小李做的是推销,注重的是推销能力,可你和他不一样,你是会计,被裁员是因为你没有会计资格证。这次你不如趁此机会去考注册会计师,对你再找工作一定会有帮助。”妻子的话点醒了小程,于是他开始了复习,越来越忙的小程对小李高升的事情渐渐淡忘了。后来,小程终于通过了考试,也重新找到了工作。再次和小李见面时,小程庆幸自己没有因为嫉妒而毁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努力充实自己,也可以帮忙消除嫉妒心理。或者说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压制嫉妒心,避免因嫉妒造成的麻烦。可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不服输的心理一旦过头了,也会影响人际交往。事实上,嫉妒也分有价值和无价值的,有价值的嫉妒可以成为鼓励自己进步的动力,而无价值的嫉妒只能成为影响与人交往的障碍。所以一定要对自己有个清楚的认识,既然自己能达到一个标准,也就必然有人能达到比自己高的标准,或者连自己的标准都达不到,又何必嫉妒他人呢?解决嫉妒心理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让自己想开点,不过因为这种方法一般人很难做到,而且不少人都认为这样做是一种妥协。那么如果换一种说法,可能就比较容易解释通了,就是“转念一想。”当和你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升的比你快,成为你的上司时,嫉妒的心理就免不了会产生。
第八节 用诚恳打动人心
人在社会上生存,总有求助于他人的时候,但无论事情是大还是小,都需要有诚恳的态度。诚恳的态度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要有礼貌。在有人向你求助的时候,如果对方上来就称呼你“喂”,你一定觉得很不舒服,好像自己帮助对方是天经地义的。同理,当你求助别人的时候,一定先要注意称呼,好的称呼会给对方良好的印象,才有办成事情的希望。向人求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语,该尊称的,就一定不能忽略。不要因为对方是和你关系很好的朋友就忽视这一点。当你听到这样的话:
“哥们儿,听说你发奖金了,正好我缺钱,借给我一点吧。”你心里是什么感觉,能舒服吗?同样地,别人听到你这样说的时候,心里也必定很不舒服,这次可能帮你,但以后就不会再帮你了,所以一定要讲究语言礼貌的艺术。注意礼貌是前提条件,注意态度就是表示应有的诚信了。当你有求于人的时候,就坦白地完整地告诉对方,不要吞吞吐吐,或者言过其实,缺乏与人交往应有的诚恳。你希望对方帮助你,可是你不把事情的真相完整地告诉对方,让对方对你不放心,也难以出手帮助你。如果为了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故意夸张事实,以博取对方的同情,希望对方能伸出援手,一旦对方察觉到失实,就会对你失去信任。请人帮忙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机会,不能给对方造成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觉得不帮助你好像就是对不起你一样。试想一下,如果换成你自己,当有人以多年友谊或者你曾经所欠的人情而要求你去做某事的时候,你心里能愿意吗?尤其是当这个事你也很难做到的时候,对方的行为就给你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求助的对象也不是万能的,也有一些事情做不到。有的时候你希望解决、得到帮助的事情,对方也做不到,或者有什么其他原因。如果你以某种方式给对方压力,想让对方解决,只能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印象,觉得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完全是因为你的缘故。如果没有“触犯”到以上的原则,那么在求助于人的时候还要注意场合,不要不分场合地求助别人,给人带来麻烦。最好的方法就是登门拜访,直接和对方面谈,因为这样才能最好地表现出你的诚意。而且还应该注意对方的心情,在别人心情极度不好的时候找上门,即使你的态度再诚恳,也有可能被人回绝。不论朋友是否帮你解决了困难,或者帮助了多少,都应该记得感谢人家。千万不要因为朋友没帮上忙就抱怨,因为可能别人已尽了全力去帮你,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失败或者没完成,但毕竟人家是帮了你的,至少也是表达出了良好的心意,你那种没帮到忙就抱怨对方的方式,只能伤害彼此的感情。诚恳重在“诚”,而这个“诚”可以是真诚或者诚实等,都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不能欺骗,否则等于自欺欺人。
某家坐落在美国曼哈顿区的酒店,是一家颇具名气的酒店,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是这家酒店的来历。这家酒店的首任经理叫乔治·波特,曾经是一家旅馆最普通的服务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对年老的夫妇来旅馆要求订房。但是乔治所在的旅馆因为有会议,所有的房间都被人包下了,附近的旅馆也没有房间了。看出老夫妇的为难,乔治诚恳地说:“先生,夫人,在今天这样的夜晚我实在无法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后又投宿无门的境地,如果你们不嫌弃,请到我的休息室休息一晚吧,房间虽然不豪华,但很干净。”老夫妇很感激并有礼貌地接受了乔治的好意。第二天,这对老夫妇要离开的时候打算付钱给乔治,但被他婉拒了。“我的房间其实是免费提供给你们的,再说我昨夜值班已经挣到了额外的钟点费,就已经把这个房钱包括在里面了。”老先生感慨地说:“我想有你这样的老板是所有员工梦寐以求的,或许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的。”
当时乔治以为老先生只是说笑,所以在谢过老先生后,也没把事情往心里去。几年后,还在旅馆当服务生的乔治收到了当年那位老先生的信,邀请他去曼哈顿,还附上了机票。乔治按照地址来到位于曼哈顿最热闹的第五大道,在一栋豪华的建筑里,见到了当年那个接受他帮助的老先生。面对乔治的惊讶,老先生自我介绍:
“我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你现在看到的这家酒店就是当年我所承诺要送你的,我相信你能把它经营得很好。”乔治没有辜负老先生的厚望,把这家酒店经营得很出色,成为全美著名的酒店之一。
不要以为乔治不过是因为幸运才得到这些的,他是靠着自己诚恳的态度和真诚的心打动人的。只有抱着诚恳的态度,才能在与人交往中得到相应的回报或帮助,才有可能在人际关系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一架飞机起飞前,一位女乘客请空姐给她一杯水,她需要吃药。空姐很有礼貌地回答:
“小姐,飞机刚刚起飞,还在颠簸。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飞机进入了平稳飞行状态很久后,那位空姐猛然意识到:糟了,由于太忙,她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就在此时,有人按响了服务铃。当空姐来到客舱,看见按响服务铃的果然是刚才那位女乘客,知道自己错了,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面带微笑地说:“小姐,实在对不起,是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但是这位女乘客似乎并不领情,她指着手表怒气冲冲地说道:“医生要求我中午一定要吃药,但是现在已经三点了,你让我怎么吃这药?”空姐手里端着水,心里有些委屈,但是她的脸上依然带着歉意的微笑,可是无论她怎么解释,这位挑剔的女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每次去客舱给乘客服务时,空姐都会特意走到那位女乘客面前,微笑地询问她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然而,那位女乘客明显余怒未消,并不理会空姐。临到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意见本给她送过去,空姐知道她要投诉自己。此时空姐心里虽然依然委屈,但是仍然不失职业道德,显得非常有礼貌,面带微笑地说:“小姐,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无论你提出什么批评意见,我都将欣然接受您的批评!”那位女乘客没有开口,接过留言本,在本子上写了几行字。等到飞机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打开意见本,却惊奇地发现,那位女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信,而是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这位空姐用诚恳的态度向对方表示了歉意,面对这样的态度,即使是要求再苛刻的人,都会被打动。由此可见,诚恳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是多么的重要。
交友忠告:对需要帮助的朋友,要表现得热情有度,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努力地去完成;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委婉而礼貌地拒绝。对需要求助的朋友,要用真心的微笑、诚恳的态度打动对方;如果是对方实在无法做到的事情,就要学会理智的谅解。
第九节 思考成功学
拿破仑·希尔出生在阿巴拉契亚山中,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他的后母给了他爱心和成长的勇气。在20岁时,见到著名的钢铁大王卡内基。
卡内基交给年轻的拿破仑·希尔一项他想完成、却已力不从心的任务——采访、研究众多成功人士,总结他们的成功规律,给他人和后来的人以永恒的精神指导。
但是,卡内基不提供一分钱费用,这项工作也可能要耗尽拿破仑·希尔一生的精力。
拿破仑·希尔接受了这项挑战。在卡内基的帮助下,拿破仑·希尔采访了500多位成功人士,包括爱迪生、贝尔、亨利·福特、塔夫特、威尔逊总统、罗斯福总统等世界级大师,拿破仑·希尔还成为他们的朋友和助手。
在研究和思考他们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凭着个人坚忍不拔的毅力,拿破仑·希尔终于找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人生真谛——如何才能成功,其代表作就是这本《思考与致富》。这花费了他整整20年时间。
爱迪生这样评价拿破仑·希尔的工作:“我感谢您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完成‘成功学’……这是一个很健全的哲学,追随您学习的人,将会得到很大的益处。”
另一位闻名遐迩的人际学大师卡耐基说:“我一生的最大成就之一,是帮助拿破仑·希尔完成他的‘成功学’。这比我的财富更重要。他的成功学,是一个‘经济的哲学’。”
当他去世时。成功学已传遍美国,并影响到五大洲,人们不分国界、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肤色、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学历、不分贫富,都在读他的书,都在从他的书中汲取信心和力量的养分。
克菜门特·斯通用他的秘诀鼓舞员工,在最短的时间里建成美国当时效益最好的保险公司。西方商界最畅销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中最鼓舞人心的思想,就来自拿破仑·希尔的17项成功原则。
受到他的影响,重新站起来,从一贫如洗成为百万富翁,从穷困潦倒走向社会名流,这样的人则不计其数了。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成功学的先驱者,把卡内基推为成功学的第一代宗师,拿破仑·希尔为第二代宗师,是他把成功学创建成完整体系,并发扬光大的。
当你开始将《一生的财富》中的理念付诸于实际行动时,要准备好所要面对的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着的世界。但是只要你认真去做,你就会发现你不仅减少了很多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而且即将获得丰厚的财富。
相信我,这种回报,值得你去努力!
不朽的先哲爱默生说:“假如有缘,我们就会相遇。”最后,我想说得是:“假如有缘,通过这本书,我们已经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