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人类发明之谜
18666100000046

第46章 航天到航宇的跨跃——人造星体

茫茫宇宙中,有许多卫星是我们人类制造的,它们与日月同争辉。

若以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为标志,航天事业在短短2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由航空到航天,由航天到航宇的跨越。这项成就,便是1972年美国先驱者10号行星探测器飞出太阳系,成为太阳系外的一颗星体。

平时我们所谓的航空,一般是指人们能离开地面升至空中,并在空中由地球的一地飞到另一地,但它并没有脱离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大气层范围,作为航行的工具便是各种飞机或飞艇类装备。所谓航天,它与航空相比,不仅活动范围扩大,而且能脱离地球的引力范围,超越到大气层以外的空间。但仍在太阳系的引力范围内,只是研究的对象是太阳,以及除地球外的其他八大行星,还包括相关行星的卫星。它的活动空间是在行星际飞行,它的工具便是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船或能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进一步的发展便是航宇(亦称宇航)。所谓航宇便是指能脱离太阳系的引力作用,跳出太阳系范围,到更为广阔的星际空间去活动。例如到银河系以至更大恒星际空间去活动,作恒星际飞行。它的工具则是空间站或外星探测器。

1972年,美国成功发射先驱者10号外星探测器,标志着人类已能够飞离太阳,脱离太阳系引力。它作为太阳系外的第一颗人造天体,与20年前第一颗人造卫星相比,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异常迅速。发射这一不载人行星探测器,目的是为了去了解外星体的气象、地质和生命活动情况。因此这一探测器有两部分组成:一是轨道器,一是着陆器。整个探测器由运载火箭或航天飞机送至地球轨道上,经过轨道校准,再由火箭发动机将轨道器送入飞向外星的轨道。当轨道器到达外星体附近时,着陆器就离开轨道器在外星体上着陆。着陆器实际上是一个智能机器人,它所携带的电视摄像机犹如一双人眼,它将拍摄到的一张张全息图像,通过轨道器传回地球。它的钻探装置犹如人的一双手,它可以自动插进土层,获取土质标本,并将样品经过分析仪分析的结果,经轨道器自动传回地球。

根据1987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纪念阿波罗登月20周年时提出的人类重返月球到火星旅行的人类探索计划,要求在2019年庆祝阿波罗登月50周年时,把美国国旗插上火星。这个总耗资高达4000亿美元的探索计划正在稳步推进,到那时人类的愿望有可能实现。人类的活动空间将扩至整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