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人类发明之谜
18666100000025

第25章 复制声音的机器——留声机

留声机的出现,把人们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那么,它是如何发明的呢?它的发明者是大名鼎鼎的爱迪生1877年的一天,爱迪生在试验电话机的时候,看到送话器里的膜板随着说话声在震动,他想了解膜板振动的幅度,便找了一根又短又细的钢针,一头固定在膜板上,另一头用手轻轻按着。当他对着送话器说话的时候,手指便感到钢针尖在相应地振动。说话声调高,振动就快;声调低,振动就慢;声音大,振动就强;声音小,振动就弱。

这一偶然的发现,使他高兴起来,他想:说话的声音能使钢针颤动,那么,把这个过程反转过来。也一定能发出原先的说话声音。

爱迪生老早就想发明一种能够复制声音的机器,这一回总算找到了门路,于是,他就动手设计这种机器,并且多次进行试验。1877年11月29日,爱迪生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制成一架原始的留声机。一个裹着锡箔的圆筒,架在一根长轴上,摇动轴上的手柄可以使它转动。爱迪生一面慢慢地摇动手柄,一面对准一根金属小管子,唱了起来:

“玛丽有只小羊羔,

雪球儿似一身毛,

不管玛丽到哪去,

它总跟在后头跑。”

这根金属小管子的一端装有膜板,膜板上有一根针,当圆筒旋转的时候,针就在锡箔上刻出凹槽——这就是声音留下的痕迹。

爱迪生唱完这支歌,把圆筒转回原位,把刚才对着它唱歌的那根小管子拨开,又用另一根小管子对着圆筒,这根小管子里也有膜板和钢针。爱迪生慢慢转动手柄,圆筒又开始旋转,这时,管子里传出了歌声,跟他刚才唱出来的一模一样。他高兴得跳了起来,能复制声音的机器——留声机终于造出来了!

8月20日,爱迪生的试验室里挤满了前来看稀奇的人。爱迪生仔细检查了库耶西制作的机器模型,然后从抽屉里取出一张锡箔轻轻安在滚筒上,摇了摇转柄,机械便均匀地旋转起来。这时,他对准圆筒前的那根小管子,放声歌唱:“玛丽有只小羊羔,雪球儿似一身毛。不管玛丽往哪里去,它总跟在后头跑。”唱完了歌儿,爱迪生轻轻拔出机械上的一个小弹簧,接触的针离开了滚筒,反向摇动转柄,让滚筒回到原来的位置上,然后再轻悠悠地摇动曲柄。这时,随着滚筒的转动,喇叭里轻轻地传出了歌声:“玛丽有只小羊羔……”这竟跟刚才爱迪生唱的一点不差,人们都惊呆了。好半晌,库耶西才说出一句话;“我的老天爷!真是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呀!”这次全屋子里的人都哗地笑出声来,那欢乐的声浪冲出了窗门外,在夜空回荡。他们有的敲打手里的工具,有的把帽子扔上了天花板……

但爱迪生对此并不满意,嫌机器太简陋和笨重。为了改进这台会讲话的机器,他跟几个助手一起,找缺点,挑毛病,扎扎实实地连着干了好些天。后来,爱迪生亲自带着留声机来到纽约,兴冲冲地走进全国最大的科学杂志《科学的美国人》主编的办公室,作了精彩的表演:录放说话、唱歌、吹口哨、咳嗽、打喷嚏的声音,整个杂志社为之轰动了。不久,这一杂志在显著的位置上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

“当代最伟大的发明——会讲话的机器!”

留声机的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广泛使用它,不过它的模样已经和当年大不相同:用来记录声音的工具不再是裹着锡箔的圆筒,而是用胶木或塑料制成的唱片:转动唱片不用人力或弹簧发条,而用微型的电动机;音量也可以根据用者的需要通过扩音机随意扩大。就连它自身的名字也和过去不同了,现在流行的名字叫做“电唱机”。

这台留声机的问世是电声学史上继贝尔发明电话后又一伟大创举。那时,爱迪生才30岁。他的发明震动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