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人类宝藏之谜
18666000000050

第50章 “纳粹黄金中转站”之谜

第三帝国军队通过各种手段聚敛的巨额财富仅黄金就达三四百吨。除去法西斯党魁埋藏的部分黄金外,余下的巨额财富的流向仍然是个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40年后,这个历史之谜才为瑞士《二十四点钟报》等报刊所披露。据报道:1941年至1944年,总计有350吨纳粹黄金悄悄地流入瑞士国民银行,折合17亿瑞士法郎,其中70%的黄金(约12亿瑞士法郎)由瑞士国民银行买进。

这笔巨额黄金在战争期间为纳粹德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一是向葡萄牙购买战略贵重物资——钨,它是军火工业,尤其是飞机制造工业必不可少的材料。当时,出于国际舆论的压力,葡萄牙政府不愿接受纳粹德国这笔不义之财,除非通过瑞士银行转手成交。这是当时瑞士国民银行副董事长罗西在秘访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之后所拟的内部通知中承认的;二是纳粹用于支付从瑞士购买的工业设备。瑞士历史学家韦尔纳·兰斯在其著作中指出:“当时,80%的瑞士精密仪器工业,70%的电力工业,60%的军火工业都是为德国人工作的。”另一位历史学家克莱斯也揭露,由于当时瑞士向德国的设备、能源输出非常重要,以致纳粹曾计划为瑞士提供专门用于军事安全的保护措施。鉴于这些理由,有人把瑞士称为“第三帝国黄金的中转站”。

战争爆发前,1938年德国的黄金储备不超过1.22亿瑞士法郎。然而,在战争期间纳粹黄金却源源不断地流向瑞士,引起盟国的高度警惕。它们怀疑德国的黄金是从被占领国波兰、比利时等掠夺来的,有些黄金还可能是来自纳粹集中营的被害者遗物。于是,盟国向中立国瑞士、葡萄牙等发出警告,但当时盟国忙于战争无暇顾及此事,同时纳粹黄金的流动又非常保密,几乎无人知晓。战争结束后,盟国经过与瑞士的谈判,达成了华盛顿协议,瑞士同意拿出2.5亿法郎的黄金补偿盟国,美、英、法盟国则明确表示不再追究瑞士战时购买纳粹黄金一事。

目前还没有人能够做出令人满意的解答——为什么瑞士国民银行为首的金融界要购进这批沾满被占领国人民鲜血的“不义之财”?有人猜想这或许纯属业务交易,无政治动机;或许还有人认为瑞士银行对购进德国黄金有自己的辩解,他们轻易地相信了纳粹德国的“保证”,但这些看法难以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