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人类宝藏之谜
18666000000040

第40章 世界园林的典范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部海淀区北部,是清朝皇帝的一座别宫。1709年,清康熙帝把明朝贵族的废园赐给当时的是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着手修建并赐名圆明园。之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诸帝用了150余年,耗费大量精力对其不断进行修缮、扩充,把它精心营建成为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各帝每到夏秋,多在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国政务。

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同治朝前称绮春园)三园组成,所以又称圆明三园。此外在它的周围又有许多属园,如畅春园、清漪园、静宜园及熙春园等。这些以圆明三园为中心的园林建筑,东起近春园,西到香山一带,连绵20华里。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山水园林。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风格,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占三园总面积十分之四,大中小水面由环流的溪水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大小土山、假石山250余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使整个园林比烟水迷离的江南更加迷人,被人们誉之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

圆明三园中的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共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10000平方米。园内的建筑既吸取了历代宫廷式建筑的优点,又在平面配置、外观造型、群体组合等诸多方面突破了宫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形式多样,创造出许多在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极为罕见的建筑形式。加之在园林布局上,因景随势,千姿百态;园中各景又环环相扣,层层进深,形成了丰富多彩、自然和谐的整体美。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珍世文物。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美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壁画,以及我国其他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

园内珍藏有极为罕见、丰富的历史典籍。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仿照于波范氏天一阁而建。园内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荟要》共抄两部,一部贮在故宫,另一部收藏于长春园含经堂的东厢“味腴书室”。另外,著名文轩——淳化轩是专为收藏著名法帖《淳化阁帖》摹版而建的。

圆明园为中华民族赢得过殊荣,曾经是我们的骄傲。然而,就是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竟遭到外国侵略者极其野蛮的摧毁和破坏。他们不仅将整座宝库洗劫一空,而且还兽性大发,将其纵火焚烧,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