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人类宝藏之谜
18666000000031

第31章 神奇琥珀屋失踪之谜

珍宝奇观——琥珀屋

俄国的琥珀屋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波斯王子访问圣彼得堡时,为琥珀屋的气派所慑,慌忙脱下鞋子,不忍心玷污了琥珀屋的地板。这样一个富丽堂皇、穷奢极侈的琥珀屋,自从1944年3月最后一次与世人见面后便销声匿迹,不复辉煌,它到底到哪里去了呢?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究这个秘密。

1997年5月13日下午,德国一支刑警部队突然包围了不莱梅郊区施瓦赫豪森的一幢别墅,房子的主人名叫曼哈特·凯泽,是一位公证人。在警犬的协助下,警方很快在别墅内找到了失踪50多年的琥珀屋的一部分——4块墙板中的1块。警方立即用专车,把这件失而复得的稀世珍宝运至东部的波茨坦,并组织专家进行了鉴定。来自德国和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专家初步验证后一致认为,找到的这块墙板正是两个半世纪前的原物。

琥珀是远古时代植物树脂经过石化形成的产物,它的纹理交错,图案清晰,十分美丽,是种贵似黄金的装饰品。

18世纪初,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一时心血来潮,竟突发奇想,要建造世界上最美的珍宝奇观——琥珀屋。

为了建造琥珀屋,腓特烈一世颁发命令,调集各地的能工巧匠,汇聚于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并让各地进贡琥珀石、琥珀板。不能直接进贡琥珀的,必须交纳相应的税金。腓特烈一世还亲自到各地去查看琥珀的质量。进贡来的琥珀瑰丽夺目,有的似红色的火焰,有的似秋日的树林。

琥珀屋在腓特烈一世的亲自监督下,由建筑师安·休鲁达和戈·达恩着手建造,用了近6年的时间,于1709年建成。琥珀屋约55平方米(长11米,宽5米),全部采用活动镶板。为了增加内部的亮度,室内的镶板全部用带银箔的琥珀板,有些地方饰以黄金。它银光闪闪,金碧辉煌,美丽的花纹像栩栩如生的蝴蝶,堪称世界一绝。

就在琥珀屋建成的这一年,俄国的彼得大帝在波尔塔瓦之战中大败号称“常胜将军”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为普鲁士除去了一害,免去了普鲁士的北方之忧。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为了能得到俄国的庇护,忍痛割爱,把这稀世珍宝琥珀屋,作为礼物送给了彼得大帝,意欲与俄罗斯结成同盟。彼得大帝毫不客气地接受了。就这样,琥珀屋于1717年从普鲁士运到圣彼得堡。

彼得大帝不久病逝,继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用了1个月时间对琥珀屋进行了改造,把它放置在宫廷中。安装时把天花板抬高了一些,把1个门变成了3个,还增加了几个窗户。这样,原有的琥珀板便不够用了,于是设计师拉斯托里在房间里安了一些特制的镜子,镜子置于银白色与金黄色的镜台上,镜台又用精美的玉柱装饰起来。这样,琥珀屋里的琥珀图案就更加精美绝伦。琥珀屋实在太美了,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雄伟的叶卡捷琳娜女皇宫殿中。

几经周折,琥珀屋又为俄国女皇伊丽莎白所有。1755年,女皇将琥珀屋的部件运往郊外夏宫,并对它进行新的改造。新的琥珀屋历时8年落成。它高达10米,比以前的5.3米高出近1倍。四壁高大的玻璃镜托着琥珀镶板,佛罗伦萨式的彩石镶嵌画呼之欲出,镀金花饰的白色门晶莹剔透,地板亮得可以找到每一根毛发。清晨,当缕缕阳光透过乳白色的窗纱射进室内时,四壁的琥珀放出五颜六色的奇光异彩,画中的仙女、天使、雄鹰似乎都在飞舞;夜晚,壁灯,吊灯齐亮,满室流光溢彩,入室者无不为之倾倒。这座琥珀屋价值连城,惹得无数贪客垂涎,费尽心思去攫取它,但都未能成功。在200多年的时间中,它一直被精心地保护在宫殿中,无人能染指。

十月革命之后,叶卡捷琳娜的皇宫改为了博物馆,琥珀屋一直完整地保存在馆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成立了一个专门掠夺外国财宝和文物的组织。这个组织跟随大军行进,所到之处,凡有价值的文物,都被他们掠夺并运回德国。

1941年8月,纳粹德国军队逼近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博物馆人员措手不及,来不及卸下镶板,惟一能做的就是在琥珀屋的墙面上蒙上硬纸板,便匆匆撤离了。

1941年底,德军占领了叶卡捷琳娜皇宫,他们把宫里所有的金银珠宝和各种文物洗劫一空,连墙上和天花板上的名画都未放过。他们找到琥珀屋后,立即惊喜地向希特勒发电报。希特勒即刻回电,要他们把琥珀屋拆卸装箱,用火车运回德国柯尼斯堡。希特勒还恬不知耻地说,这是德国人的财富,理应归还。就这样,琥珀屋又到了德国。

1944年3月,琥珀屋连同纳粹德国掠夺的前苏联其他文物,曾在柯尼斯堡进行了一次公开展览。这是世人最后一次目睹琥珀屋的绚丽风采。

1944年8月,英军两次空袭柯尼斯堡,老城区40%被夷为平地。人们猜测,琥珀屋已经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