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经典思维50法
18665600000036

第36章 增值思维

增值思维是这么一种思路:有时,在做某件事时,不妨打开思路,设想一下如何把它做得更漂亮,更有价值。

有时,在做某件事时,不妨打开思路,设想一下如何把它做得更漂亮,更有价值。

沈阳市有个以拾破烂为生的人,名叫王洪怀。

有一天,王洪怀暗中问自己:收一个易拉罐,才赚几分钱,如果将它熔化了,作金属材料卖,是否可以多卖些钱?于是,他把一个空罐剪碎,装进自行车的铃盖里,熔化成一块指甲大小的银灰色金属,然后花了600元在市有色金属研究所做了化验,人家告诉他,这是一种很贵重的铝镁合金。他算了一笔账:当时市场上的铝锭价格,每吨在14000元至18000元之间,每个空易拉罐重18.5克,54000个就是一吨——卖材料比卖易拉罐要多赚六七倍钱。

他决定回收易拉罐熔炼。为了吸引人们交售空罐,他把回收价格从每个几分钱提高到每个一角四分,又将回收价格以及指定收购地点印在卡片上,向所有收破烂的同行散发。

一次小小的思维转换,财富就滚滚而来。

过了一周,王洪怀骑着自行车到指定地点一看,令他大吃一惊:只见一大货车在等待他,车中装的全是空易拉罐。这一天,他回收13万多个,足足两吨半。

王洪怀立即办了一个金属再生加工厂。就这样,他在一年之内,用空易拉罐炼出了240多吨铝锭,在3年内,赚了270万元。他从一个“拾荒者”一跃而为百万富翁。

鄂西北某山区有座狮子山,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质地松软。当地农民用钢钎、锤子开凿下来,送到城里去卖得6元钱一吨的“好价钱”,一年每人可收入15000元。后来农民们发现,城里人用这种石头垒成假山,一吨可得工艺费七八十元,于是他们也学着垒假山,一吨石头从6元提高到80元。他们又去北京考察,发现山上产的沙积石,1公斤竟能卖出好几元钱。眼界打开了,这些农民更加珍惜乡土资源,他们研制的“电子电声喷雾盆景”,每盆卖2600元。后来,这个山区的农民都富了起来。

许多年以前,美国某城市的大街上,有个人卖一块铜,喊价28万美元。好奇的记者一打听,方知此人是个艺术家。不过,对于一块只值9美元的铜来说,他叫的价格简直不可思议。于是那位艺术家被请进电视台,讲述他的道理:一块铜价值9美元,如果制成门柄,价值就增为21美元;如果制成工艺品,价值就变成300美元;如果制成纪念碑,就应该值28万美元。他的创新说法打动了华尔街一位金融家,结果那块铜最终制成一尊优美的胸像——也就是一位成功人士的纪念碑,价值为28万美元。一块铜的价值从9美元增到28万美元,其间的差额就是智慧,或者说是人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