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地理秘境之谜
18665200000003

第3章 航海者的墓地

百慕大三角究竟是一片什么样的海域呢?我们从最早扬帆驶过这片海域的哥伦布的见闻中,也许能窥见300年前这片海域的若干情况。

1502年,哥伦布第4次渡过美洲时,曾途经百慕大三角。

这天,哥伦布伫立船头,只见晴空万里,海面平静。突然间,狂风骤起,天昏地暗,几十米高的巨浪像墙一样向船队扑来。水手们齐心协力试图调转航向,但船上所有的导航仪器全部失灵,磁罗盘上的指针不是指着正北方向,而是指向西北方向,偏离6°。船失控了,任随风浪推打。

哥伦布是幸运的,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船总算没有沉没。令他奇怪的是,这场从天而降的风暴的结束竟是嘎然而止的,风浪说结束就结束,一切迅速地归于平静,那些生命悬于一线的日子好像是一场噩梦。哥伦布把这一切详细地写在他的航海日记里。他在给西班牙国王的信中,也谈到这次难忘的经历:“当时,浪涛翻滚,一连八九天时间,我们看不到太阳和星辰……我这辈子见过各种风暴,可是从来没遇到过时间这么长、这么狂烈的风暴。”

问题在于哥伦布活过来了,他的经历至少说是属于那些尚可解释的遭遇。那么,那些没能活过来的人,他们的遭遇呢?当然,那是一种不可解释的、谁也没看到的经历……

1840年8月,一艘法国帆船“洛查理”号正在百慕大海面航行。这艘船扯着帆,而且风帆饱满,说明它在平静地行进着。令人感到迷惑的是,它好像没有目标似地随风漂移。人们感到奇怪,便划船靠上前去,他们发现船上静悄悄的。上船后才知道,船上空无一人,但货舱里装着的绸缎等货物完整无损,水果仍很新鲜,也没人碰过。然而,为什么船上的水手都跑光了呢?没有人能够解答,船上惟一健在的生物,就是一只饿得半死的金丝鸟,可惜它不能说话。到底船上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但谁都能肯定船上肯定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1872年,这一带海面又发生了一件怪事。一艘双桅船“玛丽亚·采列斯特”号,在亚速尔群岛以西100海里的地方漂浮。当它被人们发现时,船上又是空无一人,而且船舱的餐桌上还摆着美味佳肴,茶杯里还盛着没喝完的咖啡和水。壁上的挂钟正常地走动,缝纫机台板上还放着装着机油的小瓶子。这一切除了说明这艘船没有遇到风浪之外,丝毫不能解释它的主人为何弃船而去。

1918年3月,一艘长达542英尺、拥有309名水手的美国籍巨型货轮“独眼”号在巴西装满锰矿砂,在返回弗吉尼亚的诺福克途中失踪了。当时天气很好,不存在风浪掀翻船只的可能。当时有人推测说正值战争期间,“独眼”号很可能遭到德军潜艇的袭击。可是战后人们查阅了德国海军的战时航海记录,发现当时没有一艘德国潜艇在“独眼”号航线上出现过。如此庞大的一条巨轮,又有无线电通讯设备,它怎么连个“SOS”的信号都没发出就失踪了呢?

1935年8月,意大利籍货轮“莱克斯”号的水手们,亲眼看到美国籍纵帆船“拉达荷马”号被海浪渐渐吞没,他们奋不顾身地从海中救起了“拉达荷马”号溺水的水手。但5天之后,“莱克斯”号的水手却惊讶地发现,“拉达荷马”号竟然又漂浮在海上。这并不是幻觉,因为“莱克斯”号上的水手,连同被他们救起的“拉达荷马”号上的水手,一同登上了“拉达荷马”号纵帆船。一艘已经沉没了的船,怎么可能又重新漂浮在海上呢?人们无从解释。

1944年,古巴籍的货船“鲁比康”号在同一海域又一次出现人去船空的奇案。当人们登上这艘漂浮不定的船时,只有一只狗孤独地躺在甲板上。

1963年,美国籍油轮“玛林·凯思”号穿过这片海域,航行的第2天,船上的报务员还向岸上通报说:“航行正常,位置北纬26°4′,西经73°。”但这是“玛林·凯思”号传给世界的最后讯息,它从此失踪了。谁也无法想像这样一艘装有现代化导航和通讯设备的油轮,竟然连一点儿油花都没留下,就从此在这片海域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