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
18663800000051

第51章 艾雯

艾雯(1923—),女,本名熊昆珍,江苏苏州人。著有散文集《青春篇》、《渔港鱼简》、(生活小品》、(昙花开的晚上》,小说集《生死盟》、《小楼春迟》、《魔鬼的契约》、《夫妇们》、《雾之谷》等。

又见天香第一枝

今年春早,除夕也是立春。一年的最后一天,竟又是春季开始的第一天。多么奇妙的巧合!尽管生活在尖锐化的科技时代,尽管以公历计算着时光的脚步,但对古老悠久的中国传统,我依然有许多偏爱和尊崇。就像我国的历法,自伏羲氏(又说比这更早几万年的太古。)制订甲历至今,六千四百五十九年来,配合四时节气,岁序不乱,真是宇宙大学问中奇迹!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不仅时令准确,字面和含义更是亲切,蕴藉无限。像“立春”、“立秋,”以“立”字表示开始和来临,多么坚定有力。像“惊蛰”,春雷初震、地气上升。惊醒冬眠的昆虫、万物复苏。又多么生动而具震撼性。像“小满”梅雨季节,溪流涨升,池塘和稻田中积水满溢。——噢,挚友,看我只顾在这里歌颂节令,让你好笑。而原来是趁着开春,要告诉你一个小小喜讯:属于早春,也属于所有爱花人的。终于我得到了梅花的消息。

我不仅得到了梅花的消息,也寻着了梅花的踪迹。不在诗里,不在画上,不在梦中,而是真真实实,生长在泥土里,绽放在枝干上,玉骨冰姿,清雅幽馨的花朵。

我不仅寻到了梅花的踪迹,更欣赏到了梅花的高洁标格,傲岸丰神,不在梅山,不在梨山,不在苏州邓尉,却在一幢庄严巍峨、轩敞宏伟的殿堂内。

这许多年来,渴望梅花,魂牵梦萦。思念更凝聚在浓浓乡愁里。尤其是腊月寒冬,岁暮年节,阖家团聚,笑语顿落之际,环顾四壁,灯影灿明,映着烫金斗方,红艳剪春,独不见梅花清供。心头总不禁泛起阵阵落寞的涟漪,怀乡的轻愁。暗地里,只默念着: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毕竟,我们生长在到处遍植梅花的家园,童年清平的岁月,便无忧无虑地浸润在芬芳里,生命的根芽从那萌茁,焉能不思,焉能不念!因此,梅花的消息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个好预兆,不只是花的消息,也是故乡的音讯。去叩访花踪、去瞻仰花容,乃是七十年新春第一道召唤。我去了,带着满心感恩。

那天,闻讯而去国父纪念馆访梅的人汇成一股潮流,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怀中的婴儿。我们是三滴小水珠,溶入大潮中。转瞬却不见了我那两位随从,原来独自留在门外,正一字一句研读那一大张有关梅花的介绍。说也是,不知多少像他们一样生长在亚热带宝岛的年轻人,这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真正的梅花哩!

花株沿壁排成两列绕场一周,人挤、光线暗。只能随着潮流缓缓移动,点数着小盆小盆的红梅。高不盈尺,却也根株蟠虬,点缀着点点纤柔的深红花朵,真是具体而微的袖珍品种。人潮涌到大厅中间忽然分流四溢,这才豁然露出一片璀璨的白,绵绵不尽围绕在国父座前。全是一人高的白梅。花光莹洁耀眼,幽香暗暗浮动。庄严的殿堂内漾溢着早春的氤氲。玉蝶梅清癯疏瘦,娇小的花朵白里泛着浅浅的粉,仿佛羞晕轻染。更间杂几朵深红,相映成趣。时梅丰腴雍容、晶莹圆润的花朵繁密地攒集在秀挺的枝梢,俯偃生姿,翘扬独秀,在人的浊气熏染下,依然开得灼灼有神。枝干纵横峭削,疏瘦苍劲。虽然是年轻的新生代,已颇具坚忍卓绝的精神,猖介傲岸的风骨,和高洁超凡的标格。最难得的是习惯于严寒酷冷、料峭风雪中凌霜傲雪之姿,竟也能在潮湿的亚热带深植成长,真是,有土地就有我们的国花!

巡逡徘徊在梅丛间,也不怕冒渎仙姿,我忍不住三番两次凑近最高枝的花朵,深深地、深深地吸着气,那清清幽幽、淡淡约约、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芳馨,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唤醒了我最早最早的记忆,也唤回了往日情怀……

若有若无的幽香中,我是那个短发覆额的小女孩,老棉鞋踏过皑皑白雪,仰头望着那株老梅桩,光秃秃的枝桠上,沾雪开着碧光盈盈的绿梅,比母亲发髻上的碧玉还晶莹。父亲双手笼在狐皮袍子的袖口里痴痴地欣赏,雪又悄悄地飘下来,沾在他帽沿上,触我脸颊,凉凉的像掺了冰片(中药)的爽身粉。

若即若离的清香中,我跪在书桌横端呵着手指磨墨,一面看父亲深一笔浅一笔的画一峻赠的岩石,画一株峭耸的古梅,墨汁淋漓地题上:“仙姿不带一尘氛,写照还求冰雪文。疏瘦自来性本色,孤高妙在有清芬。”不过幽香不是透自纸上,而来自胆瓶中一种黄澄澄的腊梅。

淡淡约约、清清幽幽,也是梅展。在天寒地冻的日子,在水榭亭阁的林园,叠架支座,展示一盆盆轻红凝脂的红梅、淡雅俊逸的萼绿梅、古雅名贵的檀香梅、晶莹如玉的宫城梅、瘦瘦疏疏的十二江梅、花瓣重重叠叠的重叶梅、明灿鲜黄的百叶湘梅、色泽如杏的杏梅、结实成双的鸳鸯梅、清癯高洁的古梅。枝干高不过数尺,却都长得鳞苔斑驳,根节蟠虬。有的苍劲古朴,有的奇倔突兀,有的峭削陡险,有的狂放豪迈,有的仙风道骨。那些爱梅成癖的梅痴、梅迷、梅叟围着梅花仔细品题,喃喃吟诵,柱上壁际挂着些咏梅的对联诗词,有一幅松青篆刻的竹屏似乎最具代表性,诗题:“江南素垂一枝春,艳好国花自有真;万紫千红齐仰止,冰肌铁骨见精神。”那是苏州人一年一次的盛会,我跟父亲去过好几次,留下好深好深的印象。想必你小时候也曾参与。

还有一株闻名的梅花,你一定比我更熟悉,那就是沧浪亭——你们的苏州艺专对面,图书馆里那株铁板红梅。历史悠久,树龄古稀,根节潜虬盘错地蟠踞在地面,枝干朴拙遒劲,耸峭之气凛然,真个是铁骨嶙峋!花开时,枝桠间、树梢上,却繁花密蕊,盛开着胭脂般的红梅。树是如此古朴苍劲,花是如此妩媚温润。正是千年老干屈如铁,一夜东风都作花。

自然,看梅花最好的去处还是邓尉:“邓尉山上梅花林,玉雪为骨冰为魂”。二十里地方圆的梅林,千万株一齐怒放,蔚成一片香雪海!远远望去,仿佛天际垂云,山巅积雪,待走进梅林,就像投身在白云掩映间。花气氤氲,香雾迷蒙,那种“琶来香雾都成雪,寻人梅花不见人”的美妙境界,只要亲身经历过一次,这一生都不会忘记。

——的嗒一响,镁光闪闪,将我拉回现实。孩子们让我和梅花留下了依偎的情景,留下了美好的时光,从前虽然没有人替我和梅花摄下可贵的镜头,而在我们内心,却保留着最隽永的一份。不是吗?那孤傲幽雅的仙姿,高洁坚贞的丰神,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心版上,稍一敛神凝注,便又清晰地呈现在脑中,永不磨灭、永不褪色!

挚友!可还记得许多年前,我也曾给你看过一篇怀念梅花的小文,开头摘录了四句引子——年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又是天寒时节,何处可看梅花。很高兴如今再也不必为“无处可看梅花”而惆怅。羁居宝岛数十载,从未上阳明山专门看樱花。不是对花有所歧视,却是耿耿于它所代表的不祥事物。期盼着来年,我们可以相偕去阳明山赏梅,也可以结伴返家园重访故居梅花。

访梅归来急着告诉你这个好消息、好预兆,也请你分享我的喜悦。最后且让我抄下我最喜欢的梅花颂,作为明日梅花之约的见证,效法梅花精神的期许!

万花敢向雪中开,

一树独先天下春;

唯渠不变霜节操,

千古风标只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