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科学四季养生保健细节
18662400000009

第9章 心理调节

1 春天为何情绪不稳

春季,很多人觉得情绪会出现莫名的波动,有时候激情满怀,有时又郁郁寡欢。前者是因为强烈的阳光提升了人体内血清素的浓度;后者则是光和热刺激人产生神经递质多巴胺。

春天日照延长,气温回升,使人感觉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人脑中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所以在春天情绪更容易波动。此外,从营养学的观点来说,不喜欢吃蔬菜也对情绪不利。蔬菜中的钾有助于镇静神经,安定情绪;相反,动物性食物,或食盐、味精、小苏打之中的钠会使神经兴奋。另外,体内过剩的钠能否顺利排泄出去,钾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蔬菜摄取不足者,通常无法摄取足够的钾,因此,多余的钠无法全数排出,残留在体内,成为焦虑、情绪不稳定的主因。

细节提醒

22.2度是好心情的一个最佳的温度,过低过高都会影响心情。日照时间过长,体温不断升高,会使人产生昏昏沉沉的感觉。另外,春天的新鲜事物刺激人体大量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如果分泌过多,引起组织缺氧,也会导致人脑产生倦意。

2 春季当心隐匿性精神病

春天是精神分裂症等重症精神病的多发季节,而近年来隐匿性精神病患者却在呈逐年上升趋势。

精神病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兴奋躁动、行为紊乱、胡言乱语,行为异常。隐匿性精神病人虽然没有上述症状,但突出表现为两大类别六种症状。

第一类是人际关系不好,总是觉得被人欺骗、背叛,或是无意识地不停做某一件事,或者不能良好地适应社会。此类患者需要使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才能有效缓解病情。如果一个平时和善的人突然性情大变、“恶向胆边生”,他可能早已患有隐匿性精神病,只是在特定的时机突然爆发。

第二类是个性异常、神经衰弱、情绪异常等,患者容易性情大变,如爱动者变静,勤奋者变懒惰。有的患者感觉疲乏、头疼、记性变差、心慌、失眠、肠胃不好,有的则容易发怒、具有挑衅性。

细节提醒

隐匿性精神病或与童年经历有关。患者只要及时进行治疗,大多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早期患者病情较轻,只需进行情绪调节就能缓解病情,不一定要服药治疗。

3 柳絮容易引发抑郁症

每到三四月份,杨柳开始开花的时候,絮状花蕊便成为人体过敏反应的罪魁祸首。

但是,并非每一个人的过敏都反应在皮肤上。柳絮中所含的细小纤维被人吸入后,变成人体产生抗体的原因,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时候即可增加对副交感神经的刺激,形成迅速致敏。在这一过敏时期,对自身抗敏性强的人来说,很可能只是引起非常轻微甚至没有过敏现象出现,可神经刺激却依然存在,而且容易转变为反映在精神状态上的躁动、抑郁、紧张和情绪消沉,进而引发抑郁症。

细节提醒

如果在柳絮飘扬的季节,感觉莫名的心情失落,那么,检查一下身上有没有如红斑、瘙痒、划痕反应等病理症状,如果有,先接受抗过敏治疗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缓抑郁症的发作。即使没有过敏病变出现,建议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做一个过敏原检验,以防万一。

4 心情不好去春游

春游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称之为“踏青”、“寻春”或“探春”等。自唐代以来,文人雅士对此就多有描述。大诗人杜甫《丽人行》一诗中就描述了唐天宝十二年杨贵妃在都城踏青的盛况:“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把当时皇宫贵族们踏青的盛况,描写得淋漓尽致。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正是春游的大好时光。此时,或合家出游,或恋人相约,或友人相邀,到郊外田野阡陌,去寻芳觅胜,呼吸新鲜空气,荡涤肺腑污浊,可以使抑郁的人释放压力,放飞心情。置身山水之间,从心理上远离城市的喧嚣,工作的压力,自然让人的紧张和焦虑得以释放,心灵得以休复。

细节提醒

春游饮食宜清淡、新鲜、易消化,同时注意勿过饥过饱。有人因水土不合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感,为了保证营养,可随身携带一些自己爱吃的食品,如面包、蛋糕、水果等。地点宜在田野、湖畔、公园、林区、山区等场所,以摄取较多的“空气维生素”——负离子,起到健脑驱劳、振奋精神的作用。

5 郁闷、易怒者在春季需要调节

中医养生谚语虽有“冬季进补,开春打虎”一说,但如果能在万物复苏的春季进补得当,其效果一点儿也不亚于冬季进补。

“郁闷压抑”和“暴躁易怒”的人,也是春季进补的重要对象。郁闷压抑的人通常表现为腹胀、脾胃不好、情绪压抑、食欲不振、舌淡苔白等症状,属中医范畴的“肝气郁结”型。而暴躁易怒的人,通常表现为体形过胖、心烦易怒、舌红苔黄等症状,属于中医范畴的“肝火上炎”型。针对这两种人群,中药汤剂分别给予“舒肝理气”和“柔肝清热”法调补。

除此,在春季的食疗上,郁闷压抑的人应有选择地多食芳香通气的茴香、萝卜和橘子等,同时可取黄芪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煎汤代茶饮。而暴躁易怒的人则应多选食苦味、酸味的苦瓜及山楂等,同时可取菊花10克、决明子10克、甘草3克,煎汤代茶饮。

细节提醒

香蕉。香蕉含有一种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以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葡萄柚。葡萄柚不但香味浓郁,更可以净化繁杂思绪、提神醒脑。大蒜。吃了大蒜之后,人感觉不易疲倦、焦虑减轻、不容易发怒。低脂牛奶。有经前症候群的妇女服用了1000毫克的低脂牛奶3个月之后,3/4的人都变得不太紧张、暴躁或焦虑。

6 清明是生命教育的好时节

每到清明,很多人去陵园扫墓,但也有不少人因为担心“孩子害怕”而不敢带孩子去。其实清明节为亲人扫墓,回忆祖辈的往事,这种亲情中包含着对生命的珍爱、对死亡的坦然,同时也能减轻孩子对死亡的恐惧。

很多孩子害怕“死亡”这个话题,实际上是对未来生活的恐惧,害怕面对未来的陌生环境。害怕父母比自己先离开人世,自己就会非常孤单,无法接受这种“被抛弃”的感觉。所以,面对哀悼,家长首先要引导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绘画或黏土等媒介,让孩子“说出”心中的悲痛。但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显示出过度的悲伤,以免感染孩子的情绪。

如果死去的生命也让父母伤心,那么不要介意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悲伤情绪,和孩子一起哭一下也没关系。因为,死亡常常让孩子觉得自己特别渺小和无助。父母对死亡的反应,可以让孩子感到,别人和他有一样的感受,他不再孤零零地面对“死亡”。同时,父母可以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孩子,怎么度过这个阶段。

细节提醒

父母不要对死亡做不适当的解释,比如“死掉就像睡着一样”。有时孩子会害怕自己也在睡梦中死去。对孩子的解释应避免引起另一种恐惧。

7 三月跳槽高峰期

新年刚过,三四月跳槽高峰就已经来临,然而通过研究发现,一些渴望突破职业瓶颈的职业白领却遭遇了职场冷遇,导致过年的喜庆被一扫而光,心态越跑越坏,烦躁不安、焦虑着急。

跳槽并不意味着就能够取得职业的成功,一般公司在招聘时都会考虑员工的稳定度,因为频频跳槽的人一般来说心态都比较浮躁,公司有理由认为他在别的公司呆不下去在这里也不会呆久。所以,跳槽要三思而行,尤其是同一行业内部的人才流动更要谨慎,毕竟在同一个从业圈内,口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频繁跳槽的人是难以让企业放心使用的。

跳槽的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是提升身价和拿到高薪。提升身价主要表现为由小企业跳向大企业,在大企业中各方面福利待遇较好,同时能接受到正规和系统的培训,对以后发展有好处。还有一部分人则为了拿到高薪,他们从大企业跳到中小型企业,而跳槽的前提则是承诺高薪。几乎所有人都羡慕高薪酬、高福利、高待遇的职位,却忽略了高压力、高负荷带来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虽然说跳槽的目的各有各的不同,但一定不要只用薪水和奖金来衡量跳槽的好坏。首先要看这个企业是不是正处于发展期,而且是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次要弄明白这份工作是不是自己希望做的工作。最后要衡量一下,接受这份工作后,会不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细节提醒

走出求职误区,调整正确心态非常重要。一旦有了一个心仪公司,就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在公司里能够不断成长不断学到新东西,有计划地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自己人生的未来景象,寻找好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发展平台,这就是最重要的了。有了资本之后再考虑跳出来,一定会找到一个比现在好很多的工作。

8 “暖冬”导致精神疾病高发期提前到来

由于受“暖冬”的影响,原本在4至5月才高发的精神类疾病,初春就已明显增多。这是因为,人是由生物节律调节的,春季万物复苏,精神不够健康的人脑子内部分生物机制受到影响,神经介质会出问题,引发精神疾患。

因此,有精神病史的患者在春季,特别是“暖冬”过后,要加强保健和治疗,以预防为主;避免过度疲劳,保证病人有充足的睡眠;家属要给予多方面的关怀和支持,尤其是在心理方面,尽量避免各种刺激因素;一旦发现自身及家人有精神方面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细节提醒

保持良好的睡眠,才能精神充沛,不容易焦躁。另外,高效率地完成该做的事情,腾出时间让自己的身心放松,比如春游、垂钓,对改善情绪益处多多。随着气候的变化,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肉类、蛋类、豆类食物,以满足身体的生理需要。

9 春季女性更易抑郁

根据调查显示,春季里女性抑郁症患者是男性的两倍。因为妇女必须面对月经、怀孕、生育、绝经和避孕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体内激素的变化对情绪会造成影响。而且女性比男性更细致、敏感、依赖性强。春季里也更易患抑郁症。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正常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呢?抑郁症主要有以下表现:没有明显原因的持续疲乏感,休息后也难以复原;活动缓慢,很容易为小事发脾气;经常自责,或有自卑感,自我评价过低;思考速度减慢;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睡眠浅而不稳;食欲不振,进食减少,体重也可能明显减轻;性欲减退,对异性不感兴趣;反复出现自杀念头。

细节提醒

宣泄可以缓解女性的抑郁。哭应该算是一种可取的宣泄方式。倾诉也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可以选择自己的挚爱、亲朋或者是信任的人去倾诉自己的苦恼,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